疫情期間,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沒有規律。家長朋友,你這樣做就好了

目前,網課已經上了一月有餘(2月中下旬開學的地區),有些地方已經兩月有餘(比如原來1月10開學的地方)。廣大中小學生們對網課已經由剛開始的“熱情洋溢”到現在的“熟視無睹”,上網課已經讓孩子們真正實現了“人手一機”的夢想,上網課成了他們上網遊戲的最佳藉口,家長朋友為此傷透了腦筋。


疫情期間,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沒有規律。家長朋友,你這樣做就好了

老師上網課


更讓家長頭疼的是,這些“神獸”們是你不提“學習”二字,我們“母慈子孝”,和諧相處,你一提“學習”,馬上“笑容消失”,關係緊張。要麼把門一關,靜坐“示威”,要麼把嘴一撇,滿不在乎,讓家長“恨鐵不成鋼”,但也沒有辦法。


疫情期間,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沒有規律。家長朋友,你這樣做就好了


於是乎,每天關注省市縣新聞,眼巴巴瞅著開學的時間通知。其實大家心裡也都明白,雖然國內的疫情趨於好轉,但是全球卻是亂成一鍋粥。尤其是李蘭娟院士提醒大家:不要忽視疫情的第二次爆發。所以,這種期盼誰也說不上。


疫情期間,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沒有規律。家長朋友,你這樣做就好了

背書包上學


大家回想一下春節期間,我們每天的生活就是吃飯、睡覺,有些網友把活動範圍稱為“旅遊”,路線是“臥室-衛生間-客廳-廚房”,著實生動形象。以至於,現在的家長朋友讓孩子離開書房休息時都戲稱:閨女(兒子),到客廳“旅遊”卡行麼?

所以,現在的孩子,學習和生活沒有了規律。本來往常上學七點就起床了,要洗漱、早餐、還要趕路去上學。現在好了,八點上課,家長七點半叫都不起來,千呼萬喚“始醒來”,一起來就拿手機。要麼到了七點五十,鬧鈴響了,一下子從床上蹦起來,也不洗臉、刷牙,蓬頭垢面,打開手機就開始“上課”。


疫情期間,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沒有規律。家長朋友,你這樣做就好了

學生上網課


在這種情況下,除了部分自律性較強的孩子,我想大多數孩子的情況都大同小異。接下來米蘭就自己經歷的“神獸”改造過程和效果和諸位家長朋友們分享交流。

當然,因為家長朋友的個性和職業不同,對孩子的“管理”和“改造”方法也不同。再者,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之間也存在著個體差異性,對你的引導也有不同的反應。我在這裡給大家幾點建議,僅供參考,對你或許有點用。


疫情期間,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沒有規律。家長朋友,你這樣做就好了

堅持


  • 你每天帶孩子堅持做一件事,比如,早起跑步、打球、下棋等,一則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二則培養他們堅持做事的毅力。當然,我們都是凡夫俗子,都有懈怠偷懶的念頭,但是你只要想到這是為了孩子,你都得起來,因為你是楷模呀,只有你起來了,孩子才能起來。只要你能堅持過十天,這習慣就養成了,不用你督促,孩子自己就起來了。
  • 上完課之後,不要急於督促孩子做作業,先和他(她)交流一下上課的感受。今天老師講得聽懂了沒有,有沒有被老師叫到回答問題,喜歡不喜歡這樣上課。孩子的回答肯定是‘不喜歡’,你藉機告訴他為什麼要這樣上課,就是因為發生了疫情,為了顧全大局,我們只能這樣上課。同時,你的交流語氣一定要委婉、親和,不可帶有教訓的味道,否則,適得其反。


疫情期間,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沒有規律。家長朋友,你這樣做就好了

交流溝通


  • 休息時,不妨和孩子下下棋,交流一下最近的疫情情況,談談各自的觀點,這樣可以拓寬孩子的思維廣度,同時,培養孩子的交流能力,關鍵是規範生活習慣。
  • 上網課也有周末,雙休日,你不妨帶孩子做做家務,做做菜,培養一下他的動手實踐能力。前幾天我看有網友在網上曬自己孩子的 廚藝,我個人認為這種做法蠻值得推廣的。


疫情期間,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沒有規律。家長朋友,你這樣做就好了

和睦家庭


當然,或許有些朋友會說:你是老師,現在不到學校上課,每天也就是上上網課,有的是時間和孩子交流,我們還要上班。但是,朋友,話說回來,即使你上班,也有休息的時間,這些事情也可以做呀?

至於早上的跑步,我看最近天氣漸漸熱了,亮的也比較早了,你可以早起半小時陪孩子出去跑步,然後再去上班,還是能跟上的。你說呢?

好了,諸位家長朋友,今天就疫情期間,如何管理孩子的生活和學習談了幾點建議,希望能夠幫到你。如果你還有更好的方法,我們共同交流,分享。

我是米蘭,一線語文教師兼班主任。喜歡讀書,喜歡談論教育現象,歡迎關注、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