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焦慮要棄考!你要怎麼做,才能重新找到努力的方向?

昨天是山西高三學生正式上課的第一天。


按照最新政策安排,4月份畢業班應該也會開學,所以大三學生可以有個心理準備。


大三焦慮要棄考!你要怎麼做,才能重新找到努力的方向?


最近不時有大三同學私聊小航,說十分焦慮,覺得時間迫近,複習卻一籌莫展。


很多對自己要求很高的同學,常常陷入一種困境:當你想做一件事的時候,你希望自己爭分奪秒、不遺餘力地完成。


如果一個月後考試,你會在心裡要求自己接下來的每天,都能從早6點學到晚10點。


吃飯超過半小時,你覺得浪費時間;和朋友多聊會兒天,你自責得要命······


小航見過很多人,包括我自己,總在說著“成為更好的人”。


什麼是“更好”呢?定義模糊,沒有止境。“更好”意味著“work harder”,harder之外呢,還可以harder,我們永遠達不到hardest。


努力沒有上限,上進心並無盡頭。


大三焦慮要棄考!你要怎麼做,才能重新找到努力的方向?


你要求自己每時每刻,都做有意義的事情。刷了會兒綜藝,打了會兒遊戲,就開始自責。是啊,既然要成為“更好”的自己,哪怕一點兒消遣娛樂,也是罪惡。


所以你發現了嗎?努力成為了目標本身。


可是,我們本來只是想順利考上本科啊。我們的目標,並不是學習時間的短長,更不是努力程度的高低。


沒有上限的目標讓我們焦慮不已,一旦停止努力,就陷入焦慮之中。


永遠都會有人比你快一步,也總有人比你慢一步,借用一句話“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10年前,其次是現在”。


其實你要知道,你之所以有無力感,恰恰說明你還不死心,你覺得升本似乎還是有戲的,是你內心非常渴望的,因此你達不到階段性目標就會失落會無力。


所以你要告訴自己,我會無力,完全是因為我不想放棄啊!


那,就堅持!到底應該怎麼做?


大三焦慮要棄考!你要怎麼做,才能重新找到努力的方向?


換個角度,樹立自信


學會欣賞自己,樹立起自信心。沒有任何事物是一成不變的。長時間的努力不是無效,而是“尚未見效”。


量變引起質變,誰能打包票你兩個月後不會突飛猛進?如果你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就會在行動和精神上積極起來,學習效率也會隨之提高,成績自然提高得快。


因此,“相信自己”絕非阿Q精神,而是實打實的良性循環的第一環。


做好時間管理,提高學習效率


學習枯竭很多是源自一種“能力恐慌”,你就需要制定個升本時間表,提高效率。


當你看見每天的計劃都能如期完成,掌握的知識越來越多,你頓時會感覺壓力減輕,動力更強。


大三焦慮要棄考!你要怎麼做,才能重新找到努力的方向?


大聲說出你的焦慮


升本註定是一段艱辛的旅程,學習、生活中方方面面都可能遇到困難,影響到你的心情。


這時候你要將內心的焦慮說出來,不需要傾聽者一定能幫你解決,因為說出來本身就是解決問題、釋放情緒的一種方式。


所以,當你面對壓力和坎坷的時候,可以找父母、師長或者同學、朋友傾訴,沒有過不去的事,只有過不去的人。當你跨過升本這道坎,便會頓時覺得雲淡風輕。


你可能會經歷這樣一個過程


最開始是:承認自己做不到,承認自己很渣,直視自己。


勇敢承認自己不太行,不是全盤否認自己,反而是一種面對,對自己的坦然。


然後是:反正沒什麼可輸了的,再差也差不到那去了,豁出去了。


想中彩票,你起碼也得去買彩票才行吧。


想得到必須要先付出。勇氣這玩意,被逼出來的。


最後是:我只希望今天的我能比昨天的我進步一點點。我們慢點來嘛,一些小的奇蹟都做不到,怎麼能去期待大奇蹟呢?


總之說到底,誰也代替不了你來消解這無力感,就像沒有人能代替你吃飯。


謀定而後動,知止而有得。只有踏實的付出,才是改變現狀的唯一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