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大道和德州同一個生日

每一座城市都有一條路,記錄著城市的變遷;每一座城市都有文脈,凝塑著一方水土的精氣神。在德州,解放大道就是這樣一條路,就是這樣一條文脈。它不但歷史悠久,而且文化根基深厚。在歷史上,這裡文廟、書院、大寺、戲院、牌坊等文化地標眾多;現如今,這裡仍然是學校、書店等場所的集聚之地。

解放大道和德州同一個生日

明洪武三十年(1397)德州建城,到今年622年,解放大道,也是那時候出現的。乾隆《德州志》記載:學宮前築堤而路,名學前大街。這條路最終定名“解放大道”,是到了1981年9月7日。之所以叫“解放大道”,是因為1946年解放德州戰役首先是在位於這條路上的德州城南門打開的突破口。

解放大道和德州同一個生日

當年的學前大街位於老城的中軸線上,為德州的文脈之路,集文廟、牌坊、學校、衙署、商貿文化於一身。它北起學宮東側的魁星樓,出德州南門,穿過玉皇閣,進入通濟南府的大道。這段距離有李家角、王家角、二郎廟角、喧譁角、柴世角、四牌樓角6個主要路口,每個路口都書香滿滿。

解放大道和德州同一個生日

學前大街隨城市發展幾經變遷,到1935年,逐步演變為南關街、南門裡大街、當鋪街等22條街巷。1951年,德州拆除南城門,1958年、1969年、1974年,這條路分段進行了拓寬,初步形成了北起長莊,南至向陽路,全長6500米的主幹道,跨當時的豐華、建設、馬市、東地四個街道辦事處,併為四個轄區的分界線。1967年,這條路被命名為“紅衛路”。

解放大道和德州同一個生日

如今的解放大道,北起萱蕙路,南至於官屯大橋南,接105國道,以大學路、東風路為界,分為解放南大道、解放中大道、解放北大道三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