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足壇迎來"B2B時代",門將除了力保球門不失,還要客串後衛

這幾年,B2B的全覆蓋型中場流行,特別是針對傳控型球隊,現在流行把第一道防線延伸到對方30米區域,用B2B中場和前鋒絞殺後場指揮塔。這種時候,如果後場再多一個出球點,退可給己方後腰提供縱深保護,進可長傳直接繞過對方中場絞殺線,是十分具有戰略意義的。解圍撲球是及格項,傳控能力是評優項。哈特現在八十幾分的能力瓜迪奧拉認為不夠,他要九十幾分的門將。

歐洲足壇迎來

打個比方:小豌豆是個進球機器,但不是現代化的前鋒,現代化的前鋒,尤其是單箭頭,需要懂得什麼時候回撤拿球,小豌豆大多時候都和對方後衛平行站著,少有的對回撤對進攻組織的貢獻也不大。同樣的還有馬里奧戈麥斯,雖然是個鋒霸,是個進球機器,但不是個現代前鋒。這兩人把握能力出色,但遠不如蘇亞雷斯和萊萬這些現代前鋒。

歐洲足壇迎來

小豌豆在勒沃庫森的職能就是進球,不用管回撤拿球的事,於是如魚得水,但在曼聯,在皇馬都不如意。戈麥斯進球近十年德甲第一,最終也離開了拜仁。並不是說瓜迪奧拉是足球界唯一的標杆,而是說整個足球發展有這麼一個趨勢。諾伊爾那樣的門衛是否會成為現代門將的標準,過幾年便知。巴薩門將就是進攻的第一發起人,有時是中後衛,這就是tikitaka的哲學。瓜迪奧拉如今又是最深諳這種哲學的教練,對於瓜禿來說門將出球能力弱會影響進攻的流暢性。瓜並沒有不要求解圍撲救,而是在這個基礎上要會控球,傳球成功率高。這就是為何瓜從巴薩挖布拉沃,早知道布拉沃可是五大聯賽傳球成功率最高的門將。

歐洲足壇迎來

我覺得門將的站位取決於後衛線的位置,這並不是什麼新發明,諾伊爾的站位靠前完全是因為拜仁的後衛線向前壓得多,所以與其說是布馮向諾伊爾學習,不如說是尤文在進攻的時候後衛線更靠前了。防線更前壓的趨勢這幾年越發明顯,布馮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地位就驕傲自滿躺在功勞簿上反而更加改變和完善自己的技術細節以適應新的趨勢,哈特才29歲,還有未來,他應該補全自己的短板了。英超門將在傳球方面的表現都不好,哈特更差,但是哈特和布拉沃,諾伊爾的差距遠遠大於他與德赫亞,切赫等英超門將的水平。考慮到切赫,德赫亞等人都是在英超成名已久的球員,也許並不是切赫,德赫亞,哈特等人的問題,而是英超的風格並不適合門將像諾伊爾那樣去踢球。

歐洲足壇迎來

諾伊爾在拜仁和德國隊同樣有因為冒失險些導致失球的經歷,仁迷和德迷得感謝諾伊爾超強的爆發力和身體素質能最大程度上為失誤提供補救,而諾伊爾的門衛屬性也是建築在他突出的身體素質上的,哈特除了腦子裡沒漲諾伊爾出球那根弦之外,他的身體條件也不允許他這麼幹。在享受控制型門將為球隊進攻帶來幫助的同時,別忘了還得忍受他們因為過於追求控制導致失誤給防守造成的隱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