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愛"咬指甲"的娃,長大後會怎樣?背後的2種原因引人深思!

很多人可能覺得"啃指甲"不過是孩子的一個壞習慣而已,等長大了就好了。但真的是這樣嗎?蓓康僖小純猜這樣想的人,可能真的沒見過一個把指甲咬禿的孩子……

小時候愛

鄰居家的寶寶,從小就有"啃指甲"的毛病,小手上因為經常啃指甲變得"皸裂",鄰居每次提及兒子"啃指甲"的臭毛病,就氣不打一處來。

強調無數遍,甚至好幾次都採取了"威脅恐嚇",可孩子還是改不掉,鄰居也只能放棄約束,隨他去了,反正皸裂後疼得是寶寶自己……

小時候愛

就這樣,孩子啃指甲的"臭毛病"十多年裡一直沒改掉,周圍不少人還因此笑話過:"這麼大的娃了還和小孩似的成天吃手。"可沒想到前段時間,鄰居家孩子被確診為:輕度抑鬱。醫生說,孩子啃指甲的行為是一種心理困惑疑慮多的表現,不排除是一定的生理習慣所致,但一般常年習慣"啃指甲"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焦慮、抑鬱、社交恐懼等負面心理隱患。

小時候愛

同時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啃咬指甲"時,若家長表現強烈的反對制止和提醒"啃咬指甲"的情緒,反倒會使得這種行為保留下來,甚至越演越厲害。

那怎麼才能更好地緩解孩子"啃指甲"的行為呢?

據研究表明:人體血液中,當某種有益微量元素缺乏,或有害微量元素超標時,可能會伴隨出現"啃咬指甲"的行為。

所以爸媽要記得帶寶寶定期去兒童門診進行體檢,早期發現孩子缺鐵、缺鋅、血鉛超標等,按醫囑早期食療或藥物治療。

小時候愛

但同時,孩子"啃咬指甲"這種行為大多數的原因與精神緊張有關,是一種心理行為表現。蓓康僖小純認為爸媽們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陪孩子一起克服並改正。

1. 多花時間陪孩子玩耍交流

據相關數據統計,出現啃指甲等行為的孩子,在早期育兒中,家長的陪伴都比較少。所以就算工作再忙,爸媽也要多和孩子交流玩耍,及早發現並瞭解孩子"啃指甲"的緣由。

小時候愛

2. 告訴孩子"啃咬指甲"的危害

明確告訴孩子病從口入,指甲是病毒和細菌等窩藏的"聖地",啃手指甲會讓病菌進入寶寶體內,引發病痛,例如腹瀉、腹痛、腸炎等。

還可能損傷指甲,導致指甲痛、出血,甚至感染,長期啃咬指甲還有可能影響牙齒髮育。

小時候愛

3. 不吼罵體罰,多鼓勵

生活中,發現孩子啃指甲時,不要大聲訓斥,也儘量不要大篇幅說教,這很容易讓孩子無所適從。最好的辦法是通過玩具、做遊戲等其它事情,巧妙地引開孩子的注意力。

或經常帶孩子參加一些社區、幼兒園的活動,多鼓勵他們走出去,與同齡小朋友玩耍,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陽光的性格,若半天、一天、一週……沒有"啃咬指甲"的行為記得獎勵。

小時候愛

蓓康僖小純提醒:面對孩子"啃咬指甲"的行為,爸媽千萬不要抱著速戰速決的想法,要克服自身的焦慮,做好長期的心理準備,陪著孩子一點點去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