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大教堂:餘中先教授談《巴黎聖母院》

直播預告 | 永遠的大教堂:餘中先教授談《巴黎聖母院》

講座主題

永遠的大教堂

——餘中先教授談《巴黎聖母院》

講座時間

2020年03月29日(週日)14:30-16:00

直播鏈接屆時掃上方二維碼,即為人文讀書聲直播鏈接

屆時掃上方二維碼,即為噹噹直播鏈接屆時掃上方二維碼,即為京東直播鏈接

主講人簡介

直播预告 | 永远的大教堂:余中先教授谈《巴黎圣母院》

餘中先,浙江寧波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世界文學》前主編,傅雷翻譯獎評委,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翻譯工作者協會理事。譯有奈瓦爾、克洛岱爾、阿波利奈爾、貝克特、西蒙、羅伯-格里耶、格拉克、薩岡、昆德拉、費爾南德茲、勒克萊齊奧、圖森、埃什諾茲等作者的作品。著有《巴黎四季風》《左岸書香》《是禁果,才誘人》《左岸的巴黎》等。被法國政府授予文學藝術騎士勳章。2018年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翻譯獎。

講座概要

直播预告 | 永远的大教堂:余中先教授谈《巴黎圣母院》

維克多·雨果 (1802—1885),法國詩人、劇作家、小說家、政論家、散文家,十九世紀前期法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領袖,法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一生幾乎跨越整個十九世紀,文學生涯達六十年之久,創作力經久不衰。貫穿他一生活動和創作的主導思想是人道主義。他的浪漫主義小說精彩動人,雄渾有力。代表作有《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等。

直播预告 | 永远的大教堂:余中先教授谈《巴黎圣母院》

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是雨果的第一部引起轟動效應的浪漫派小說,於1831年出版問世。作品藝術地再現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統治時期的歷史真實。作為浪漫派小說的代表作品之一,作品運用了對比的寫作手法,處處體現了雨果所倡導的“美醜對照”原則。作者將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生動豐富的戲劇性場面有機地連綴起來,使這部小說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直播预告 | 永远的大教堂:余中先教授谈《巴黎圣母院》

更多活動詳情,請留意後續推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