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在2003年非典期間抄底中石油的幾個細節,在疫情中同樣適用

近期股神巴菲特在美股熔斷以後大肆加倉,買入紐約梅隆銀行約3.59億,敢於去抄市場的底部,在別人恐懼的時候選擇了貪婪。但是這一次,巴菲特卻抄在了半山腰,很多股友都說巴菲特這一次失算了,說到原來股神也有套牢的時候,但是真正是他失算了嘛?

咱們看一下巴菲特抄底中石油的這個事例,在2003年巴菲特在非典期間敢於抄底中石油,利用自己4年的時間,將自己的資產翻了七倍不止。而且巴菲特也曾經說過,別人貪婪的我恐懼,別人恐懼我貪婪。下跌才是我買入的機會,上漲是我高拋的機會,我喜歡下跌,只有下跌才能讓我低價買入股票以獲得高收益。

巴菲特在2003年非典期間抄底中石油的幾個細節,在疫情中同樣適用

在2003的4月,巴菲特用15天時間連續七次增持了中石油。最終持股23.4億股,成為了中石油的第二大股東。而在2007年的時候分批止盈。用5億美元獲利近40億美元,資產翻了不止7倍。這個被稱為神話的中石油是如何讓巴菲特的抓住的?到底有什麼細節沒有被發現?以下4點需要牢記。

1:細微的觀察能力

在2003年的1月到4月之間,中石油走勢幾乎平穩,一直徘徊在0.8港元附近,並沒有隨非典的影響而大肆下跌,這個時候可以肯定有一部分主力是在鎖倉,沒有賣出股票。因為價格沒有受到疫情的影響,這個時候可以近似地看成是一個小小的底部,敏感的巴菲特感覺到了機會的來臨。

2:年報的準確評估

巴菲特是個常年看年報的人,巴菲特曾研究了中石油的年報,認為其股價在2002年到2003年之間,被嚴重的低估。中石油的利潤曾高達120多個億美元,但是估值卻370個億,市盈率區區的三倍,而巴菲特認為中石油具有很強的市場效應。他預計,中石油的價格應該在一千億美元左右,但目前看市值才300多億,他認為中石油將會有很大的上漲空間,所以決定買入。

巴菲特在2003年非典期間抄底中石油的幾個細節,在疫情中同樣適用

3:堅定不移的持有

巴菲特曾說過:“如果你沒有決定2-3或者長期持有股票,那麼我建議你不要買入股票。”市場中,買入很簡單,持有卻很難,在重倉中石油4年期間,巴菲特一直堅持持有,與自己估值相差甚遠,選擇持股不動。

4:理性的賣出

分析買入後,賣出也是非常關鍵。在股票市場中: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才是師傅。那麼理性的賣出是非常關健的。在2007年油價顯著攀升的時候,中石油和天然氣儲備都非常的充分,市值也上升了2700億美元。巴菲特已經預知到自己這個價格已經比自己理想的價格高很多了,所以他理智的在12塊左右賣出了,精準獲利。

巴菲特在2003年非典期間抄底中石油的幾個細節,在疫情中同樣適用

那麼接著分析,巴菲特在近期選擇了抄底,在3月3日增持了紐約梅隆銀行923.49萬股,隨後持有紐約梅隆銀行8900萬股,佔總股本超過了10%,而當時也是斥資了3.59億美元。買入股票後的巴菲特一直堅定在疫情過後,會有高的收益,就像當初買入中石油那樣。

此時被稱為股神的巴菲特已經出手了,使得大部分人都想去抄底,其實底部誰都沒有辦法真正把握,只不過是在分批買入時等待機會,像巴菲特在15天之間分批增持中石油,等待疫情以後,別人再度進場的時候自己就該獲利出場了。

巴菲特在2003年非典期間抄底中石油的幾個細節,在疫情中同樣適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