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底哪兒錯了,我改還不行嗎?”“不必了。”

愛情是需要兩個人同時付出的,一方如果長時間付出很多,對方卻一點都不給予回應的話,兩個人的關係終究是會走向末路的,沒有誰的情感會接受無處安放的命運。

不對等的相處關係,處著處著,兩個人之間的隔閡就越來越深,說到底不過是一方毫無原則的縱容,另一方不懂一點做人做事的底線,最終結果只能是一方忍無可忍,另一方卻不知道錯在何處。

“我到底哪兒錯了,我改還不行嗎?”“不必了。”

01餐廳老闆愛上女大學生

那年,小穎是一名大三學生,想要勤工儉學便到一家餐廳去做兼職,也是做兼職的緣故和餐廳老闆小張漸漸心生曖昧,剛好都是單身,沒多久,兩人便順理成章的在一起了。

沒像偶像劇中的那女主角一樣,即便是老闆深愛員工,也依舊是在自己工作崗位上偶爾給予的小浪漫,小穎直接辭職和小張談起了戀愛。

小穎經常帶自己的同學、舍友去小張的餐廳吃飯,早已經習慣讓小張免單。剛開始小張還覺得自己倍感榮幸,初中畢業的他竟然能有一個長相還不錯的大學生女朋友,所以,他們吃過飯後,小張會請他們去隔壁的KTV唱歌。

“我到底哪兒錯了,我改還不行嗎?”“不必了。”

久而久之,小穎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而且她覺得和小張這樣的男人在一起她很有安全感,只要小穎無意間說個喜歡什麼,過不了幾天小張自然會送到她的手中。

漸漸地,小穎拿著小張的錢到處請朋友吃飯,請舍友到KTV唱歌,全然不和小張商量一下,小張也慢慢變得鬱悶了。每次出去甚至不帶著小張,也不和他說一聲,小張漸漸覺得自己的存在不過是個提款機。

直到有一次小張當著小穎的朋友問她:“你到底喜不喜歡我?”小穎覺也沒有覺察出什麼意味,依舊是自己玩得十分開心,全然沒有回應小張。

小張覺得小穎並不愛他,她除了不斷地花他的錢之外,沒有做過什麼女朋友應該做的事情。

而此時,小穎已經大學畢業,她一心想著嫁給小張,所以工作也沒有找,在她眼中小張是深愛她的,而且和這樣的人在一起超級有安全感。

“我到底哪兒錯了,我改還不行嗎?”“不必了。”

而那一邊小張覺得小穎對他的人沒有感覺,於是向小穎提出分手,此時的小穎也沒有當回事,她只覺得是小張越來越婆婆媽媽了。

第二天,小穎像以前一樣帶著朋友去餐廳吃飯的時候,小張沒有免單,小穎生氣的大吼:“你怎麼不給我的朋友免單?這樣子還怎麼結婚?”小張神情疲憊:“我們分手吧,你喜歡的從來不是我這個人,而是在我的餐廳吃飯可以免單的感覺。”

“我到底哪兒錯了,我改還不行嗎?”“不必了。”

小穎像是從夢中走出來一樣,完全不知道小張是什麼意思,為什麼突然和她提出分手,而小穎不知道的是,小張早就忍不了了,在她看來不值一提的事情,對小張來說便是不在意,沒有那麼愛。

小穎哭著去找小張的時候,她才知道小張的心早已隨風遠去再也不會回來,小張一直以為小穎不愛他,所以只會各種花他的錢,而小穎在整個過程中毫無察覺,從未體會過小張的不易。

02 說

兩個人在一起最重要的便是溝通,包容,關心彼此,懂得去愛對方。可是他們兩個的愛情卻出現了種種不和諧。

首先,在這場戀愛中,小張和小穎都目的不純,小張未必愛小穎,只是他覺得小穎這樣的女孩學歷顏值都在線,和自己身邊的那些朋友比起來簡直是很有面子,這樣的女孩站在自己身邊就能讓他倍感榮耀;而小穎也未必是真正喜歡這個餐廳老闆,她享受的是和朋友一起吃飯的時候被免單的驕傲,是自己想要什麼,他便會送給自己的虛榮,是自己從此不用工作依舊能過得體面的人生。

“我到底哪兒錯了,我改還不行嗎?”“不必了。”

其次,這場戀愛一開始時候的方式就是錯的,小張一開始就通過不斷給予的方式獲得小穎的開心,可以說小張在這場戀愛中是自卑的,他內心覺得自己是配不上這個大學生女孩的,所以他想通過不斷給予的方式博得小穎對她的喜歡;而小穎全然不知道小張的

小心翼翼,她沒有細心體會,嘗試自己也相應的回應小張,而是一味的覺得這樣的愛情能給她足夠的安全感。

愛情中最好的狀態應該是相處的時候倍感舒服而不是小心翼翼,提心吊膽的生活終有一天我們會變得很累,力不從心,不想再去維繫,兩個人一開始決定在一起的時候,是想認認真真的,好好地和對方在一起的,但是處著處著就忘掉了初心。

即便在一段關係中,一方毫無底線地給予,另一方也要有節制的收取,並在一定程度上做出回應,我們是在談戀愛,而不是一方的一廂情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