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上出現白色的小點,凹凸不平,請問是什麼原因?

近日一位大理白族自治州用戶在農管家提問:芒果上出現白色的小點,凹凸不平。請問是什麼原因!


芒果上出現白色的小點,凹凸不平,請問是什麼原因?


農管家專家解答

馮濤 (安徽省六安市,農技站 )

薊馬危害 建議使用聯苯菊酯+烯啶蟲胺或噻蟲嗪噴施防治

夏英三 (山東省臨沭縣青雲鎮農技站)

薊馬為害,用乙基多殺黴素,螺蟲乙酯,啶蟲脒,烯啶蟲胺,噻蟲嗪噴霧防治。

劉風花(中國棉花協會會員 第四屆金草帽專家)

薊馬飛蝨危害噴施功夫,聯苯菊酯,烯啶蟲胺噻蟲嗪防治

毛維山(雲南,賓川,擅長植保技術)

您好,注意薊馬危害用吡蟲啉,吡蚜蚨蟲胺,螺蟲乙酯,烯啶蟲胺,啶蟲脒,噻蟲嗪,防治

郭欣華(山東省聊城市,農藝師,技術站站長)

薊馬危害引起的,可以使用啶蟲脒、吡蟲啉、甲維鹽、呋蟲胺、蟲蟎腈、乙基多殺菌素、吡丙·吡蟲啉、噻蟲嗪等藥劑防治

農管家大課堂——芒果薊馬

習性症狀

幼果受害處產生銀白色或灰白色的大疤痕,疤痕上的覆蓋物可用手指甲刮掉。該蟲尤喜在幼果的萼片或果蒂周圍取食,但也有少部分發生在果腰等部位。幼果受害後其外觀受到較大損害,但內質影響不大。蟲口密度高時,較大的果實也可受害,但其症狀會在短期內消失。嫩葉受害後,葉片變薄,中脈兩側出現灰白色或灰褐色條斑,表皮呈灰褐色,受害嚴重時葉片扭曲變形,生長勢衰弱。

發生規律

在氣溫較高的地區1年可發生7~8代,以卵在秋梢新葉組織內越冬。次年3~4月越冬卵孵化為幼蟲,在嫩葉和幼果上取食。田間4~10月均可見,但以謝花後至幼果直徑4釐米期間為害最烈。第一、二代發生較整齊,也是主要的為害世代,以後各代世代重疊明顯。一齡幼蟲死亡率較高,二齡幼蟲是主要的取食蟲態。幼蟲老熟後在地面或樹皮縫隙中化蛹。成蟲較活躍,尤以晴天中午活動最盛。成蟲將卵產於嫩葉、嫩枝和幼果組織內,產卵處呈淡黃色,每雌一生可產卵25~75粒。秋季當氣溫降到17℃以下時便停止發育。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一、早春清除田間雜草和枯枝殘葉,集中燒燬或深埋,消滅越冬成蟲和若蟲。加強肥水管理,促使植株生長健壯,減輕為害。

二、保護利用天敵,如鈍綏蟎、蜘蛛和捕食性椿象等。

藥劑防治

5% 阿維·啶蟲脒 微乳劑(低毒) 使用15-20毫升/畝 噴霧

25克/升 溴氰菊酯 乳油(中等毒) 使用20-40毫升/畝 噴霧

26% 氯氟·啶蟲脒 水分散粒劑(低毒) 使用5-7克/畝 噴霧

40% 稻豐·仲丁威 乳油(中等毒) 使用1125-2250克/公頃 噴霧

60克/升 乙基多殺菌素 懸浮劑(低毒) 使用10-20毫升/畝 噴霧

26% 噻蟲·高氯 懸浮劑(低毒) 使用10-15毫升/畝 噴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