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後“戴不戴”口罩? ——正在熱議!

​優 學 優 教

助 力 成 長


開學後“戴不戴”口罩? ——正在熱議!


前段時間大家在討論“開學時間”的問題,隨著各種消息的放出,時間問題似乎逐漸淡出視線。

近日,很多人又在討論“開學戴不戴口罩”的問題。

消息並非空穴來風,今天老薑帶你探探究竟。


1

焦點源頭

3月17日,在一次視頻會議上,雲南省教育廳廳長周榮說道:“緊急情況和必須佩戴口罩的工種外,原則上不要求師生在校園內戴口罩。”

這句話,立刻成了各大媒體的議論標題,也成了當地家長們熱議的話題。

開學後“戴不戴”口罩? ——正在熱議!

3月11日,雲南省教育廳下發了《關於做好2020年春季學期開學準備工作的通知》,明確了各階段的開學時間。

該《通知》中顯示,他們根據各個風險指標將師生員工劃分為三類風險人群。

其中,曾經的確診及相關密切接觸、去過高發地區旅居或出境史等者定為高風險人群。

有發熱和乾咳、氣促等呼吸道症狀等師生員工為中風險人群。

除此之外,是低風險人群。

《通知》明確規定,只有低風險的人群方可返校。

有專家稱:隔絕感染源比戴口罩來得更為有效!

因此雲南省教育廳認為,孩子們如果接觸的都是低風險人群,那麼佩戴口罩的意義就並不是很大了。


2

一石激起千層浪

3月17日,雲南省教育廳廳長周榮的話一出,一石激起千層浪。

很多家長或社會人士提出諸多質疑,比如:

若不戴口罩,那體溫監測還有什麼意義?

中午集中用餐時,怎麼控制密切接觸?

誰能保證所有人有過14天有效自我隔離?

誰能保證有個別隱瞞旅居史實情?

... ...

諸多問題,彙總成一條就是:

怎麼保證進入校園的都是低風險人員?萬一有謊報呢?

也有些家長,認為原則上不戴口罩,並不是強制不讓戴,自家的孩子也可以戴。

但是小孩子喜歡模仿,看到別人不戴,自己也會摘掉,因此也非常擔心。

開學後“戴不戴”口罩? ——正在熱議!

看到家長及社會上的各種質疑後,雲南教育廳相關人士隨後也做出了回應,大致如下:

目前教育部也沒有發文要求開學後師生必須佩戴口罩,雲南的決策是根據疫情的形勢變化,在會議上反覆研究決定的結果。此前,部分新聞媒體沒有完整地報道,學校跟家長也可能沒有有效溝通,此項決策是基於疫情形勢持續向好、穩定的前提,進入校園的人員無論是何身份一律都必須是低風險等級的健康人員,在此情況下可以不戴口罩,戴也不反對。

回應似乎並沒有消除原有的疑慮。


3

困難還有很多

當然,拋開這些不說,開學戴口罩的確會帶來一些問題。

比如:口罩需要量大,家長和學校要承擔額外壓力。

如果學校開學後,學生和老師全天佩戴口罩,那麼一個省份所需要的口罩數量是驚人。

現在已經開學的省份僅僅是安排了部分學校入學,如果全國所有的初高中和大學全部開學,每個學生每天至少需要3個左右的口罩,這對於家長和學校的壓力都是巨大的。

開學後“戴不戴”口罩? ——正在熱議!

另外,在學校整天戴口罩實施難度大,很難全程佩戴我們日常出門戴口罩還比較好堅持,但是對於學生們來說,課間喝水就餐和課後寢室休息很難在保證佩戴口罩的前提下進行。

對於學生們而言,戴口罩只能在較短時間內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長時間實施肯定是有難度。

開學後“戴不戴”口罩? ——正在熱議!

好了,今天咱們先討論到這裡,後期繼續關注動態。

對於“開學後,學生要不要戴口罩?”

各位怎麼看?


-END-

開學後“戴不戴”口罩? ——正在熱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