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區塊鏈技術應用研究報告

2019年區塊鏈技術應用研究報告


Axonomy簡介

Axonomy是一個區塊鏈投資平臺,創立於2018年,致力於為全球數字資產愛好者提供專業、安全、可信賴的優質金融服務。

Axonomy主要專注於開放金融產品的加速和創新,聚合幣本位量化基金、挖礦理財、質押借貸、比特幣定投等金融服務,旨在構建具有更多真實應用場景、更高透明度、更低門檻的一站式DeFi(開放金融)生態,理財就來愛糯米。


目前,Axonomy平臺上主要有數字貨幣量化基金和儲蓄產品。


數字貨幣量化基金,在幣種方面,包括BTC量化基金和USDT量化基金;在收益類型方面,包括幣本位保本型和增長型;在投資期限方面,目前都是90天期產品。


儲蓄產品,在幣種方面,包括BTC和USDT,其中USDT相當於美元儲蓄;在投資期限方面,分為活期、30天定期、90天定期;在收益方面,所有儲蓄產品都是固定收益,類似支付寶的餘額寶。


前言

區塊鏈行業發展至今,已經十年多了。在以前寫的報告中,我們常將2016年列為區塊鏈元年,2017年列為區塊鏈合規元年,2018年為區塊鏈應用元年。毫無疑問,這三年是區塊鏈行業發展最快速的三年。

區塊鏈激盪十年,主要經歷了三個時代:

區塊鏈1.0,可以稱之為“數字貨幣時代”,主要做支付功能,以比特幣、萊特幣等為代表,爆發於2013年;

區塊鏈2.0,可以稱之為“智能合約時代”,主要做融資功能,包括大家熟知的ICO、IEO等,爆發於2017年;

區塊鏈3.0,可稱之為“應用落地時代”,在這個時代區塊鏈將服務於實體經濟,主要體現在“區塊鏈+應用場景”的紛紛落地,這將是一個十萬億級別以上的市場。

在區塊鏈的發展史上,2019年註定是要被載入史冊的一年,是永遠不會被忘記的一年。因為2019年,是區塊鏈行業走出谷底、浴火重生的一年,是區塊鏈獲得全球廣泛認可的一年,是區塊鏈技術從江湖進入廟堂視野的一年,是區塊鏈從概念走向商業應用的關鍵一年。

以前我們常說,區塊鏈是繼大型機、個人電腦、互聯網、移動/社交網絡之後計算範式的第5次顛覆式創新,是人類信用進化史上繼血親信用、貴金屬信用、央行紙幣信用之後的第4個里程碑,是從信息互聯網時代過渡到價值互聯網時代的引擎。以前,信的人不多。

今年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將區塊鏈送上超級風口。全中國人都在學習、瞭解、探索、發展區塊鏈。越來越多人相信,區塊鏈技術的集成作用將在新的技術革新和產業變革中承擔起重要作用。中央號召我們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確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

有了政策的引領,未來的區塊鏈應用將更大程度的脫虛向實,更多的行業、企業將使用區塊鏈技術來降低成本、提升協作效率。區塊鏈將加快進入“應用落地時代”的步伐。


2019年區塊鏈行業發展概述

1.1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


區塊鏈技術專利:申請積極,但通過率不高


根據零壹智庫發佈的“2019年區塊鏈技術專利申請排行榜”,2019年全球區塊鏈專利申請數量猛增,但專利授權率較低。


2019年區塊鏈技術應用研究報告

圖表1:2019年全球區塊鏈企業專利申請Top15

在申請區塊鏈專利方面,互聯網巨頭授權專利數量不及科創企業。其中,江蘇通付盾科技是獲得授權最多的中國公司,數量達到17條,授權率56%。除此之外,眾享比特、布比、八度陽光的授權率也超過20%。

2019年區塊鏈技術應用研究報告

圖表2:2019年中國區塊鏈獲得授權專利公司Top10


區塊鏈技術成熟度:期望值即將回升


如果以Gartner新興技術成熟度曲線來看,經歷過2016、2017年的膨脹期,2017、2018年的幻滅期後,區塊鏈技術在2019年已經邁入復甦期。

2016年7月,區塊鏈技術位列Gartner新興技術成熟度曲線的期望上升階段末期,並且已經進入期望膨脹期,Gartner公司認為區塊鏈技術的成熟時間需要5-10年。

2019年區塊鏈技術應用研究報告

圖表3:2016年Gartner曲線之區塊鏈

2017年9月,區塊鏈技術再次位列Gartner新興技術成熟度曲線,但此時區塊鏈技術已經處於期望膨脹期末期,並且已經處於期望下降階段初期即將進入幻滅期,Gartner公司依舊認為區塊鏈技術的成熟時間需要5-10年。

2019年區塊鏈技術應用研究報告

圖表4:2017年Gartner曲線之區塊鏈

2018年8月,Gartner公司再度將區塊鏈技術納入新興技術成熟度曲線,並放在了期望下降階段的幻滅期。區塊鏈技術的侷限性和缺點確實在去年被暴露,人們對區塊鏈技術的興趣也有所減弱,二級市場也較為低迷。

2019年區塊鏈技術應用研究報告

圖表5:2018年Gartner曲線之區塊鏈

2019年10月,Gartner發佈最新的Gartner新興技術成熟度曲線,並且將區塊鏈的相關技術單獨做了一個成熟度曲線圖,其中包括Blockchain、Smart Contracts、Blockchain Platforms、Cryptocurrency Mining等共計24個細分領域。

其中,區塊鏈技術本身(Blockchain)位於幻滅期中段,期望下降已經基本見底。

2019年區塊鏈技術應用研究報告

圖表6:2019年Gartner曲線之區塊鏈

Gartner認為,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以及由區塊鏈獨特支持的實踐用例不斷落地,區塊鏈技術期望值有望於2021年從谷底爬升。同時,Gartner高級分析師兼研究副總裁Avivah Litan表示,區塊鏈技術還未達到巔峰值,大多數企業的區塊鏈項目都處於試驗階段。他認為至少要等到2028年才有望看到區塊鏈技術在整個業務生態系統中引發數字業務變革。

2019年區塊鏈技術已經從江湖進入廟堂視野,政府高層對區塊鏈技術的重視有望加快區塊鏈技術應用落地的實現。


區塊鏈技術研究熱度:持續上升

針對區塊鏈專業技術人才供不應求的現狀,全球諸多知名高校紛紛設立區塊鏈專業課程,構建良好的區塊鏈人才培養體系。

據Axonomy不完全統計,全球共有45所知名高校明確開設區塊鏈課程或區塊鏈培訓班,其中中國最多為16所,美國以11所次之。

2019年區塊鏈技術應用研究報告

圖表7:國內各高校的區塊鏈課程

區塊鏈項目投融資:熱度不減,頭部企業吸金強勢


據Axonomy基於公開披露信息不完全統計,截止2019年12月,全球區塊鏈項目合計獲得1460次風險投資,公開披露的融資總額約為804.4億人民幣。其中,融資總額Top20的企業,合計融資337億人民幣,佔所有公司已披露融資總額的41.89%。

2019年區塊鏈技術應用研究報告

圖表8:區塊鏈歷年股權融資額

據Axonomy基於公開披露信息不完全統計,截止2019年12月,比特大陸是目前全球最吸金的區塊鏈項目,自成立以來累計融資14.5億美元。融資總額Top20的項目中,美國有12個,中國4個,分別為比特大陸、眾安科技、趣鏈科技、嘉楠耘智。

2019年區塊鏈技術應用研究報告

圖表9:全球區塊鏈項目融資總額Top20

1.2區塊鏈應用落地現狀


各國政府區塊鏈應用佈局


據Axonomy不完全統計,截至2019年12月,有14+國家的25+部門在相關領域使用了區塊鏈技術。

2019年區塊鏈技術應用研究報告

圖表10:各國政府區塊鏈應用佈局

互聯網公司的區塊鏈佈局


據Axonomy不完全統計,截至2019年12月,中美兩國的12家知名互聯網公司,均在區塊鏈領域有重要佈局,多數佈局都是基於公司原有業務的區塊鏈化。

2019年區塊鏈技術應用研究報告

圖表11:互聯網巨頭區塊鏈佈局

耦合度較高的應用案例


(一)區塊鏈+跨境匯款


區塊鏈具有賬本不可篡改和智能合約等特技術特點,使得跨境匯款的參與方有了實時、可信的信息驗證渠道,匯款有跡可循,更加安全。採用隱私保護模型,用戶的信息能得到更全面的保障。

2019年區塊鏈技術應用研究報告

圖表12:區塊鏈+跨境匯款

2018年6月,螞蟻金服的AlipayHK推出全球首個基於區塊鏈的電子錢包跨境匯款服務。截至目前,螞蟻金服以或收購或投資或合作的形式,將支付寶的全球化戰略覆蓋到了70多個國家和地區,“區塊鏈+跨境匯款”的聯盟鏈解決方案可能是螞蟻金服做支付寶全球化的重要一環。


(二)區塊鏈+電子發票


區塊鏈電子發票藉助區塊鏈底層技術,結合移動支付及新型報銷模式,不僅具備與增值稅普通發票同樣的效力,還具備“資金流、發票流合一”的特點,實現“交易即開票,開票即報銷”。

2019年區塊鏈技術應用研究報告

圖表13:區塊鏈+電子發票

2018年12月,國家稅務總局深圳市電子稅務局開通微信支付平臺,推出“微信支付區塊鏈電子發票”服務。開通了微信支付功能的商戶可以申請開通該服務,消費者在微信付款,商戶可直接開具區塊鏈電子發票,發票對接報銷系統可以實現鏈上報銷。



在版權確權、授權、維權等版權服務的三個環節中,區塊鏈主要在版權確權環節發揮作用。一方面區塊鏈能為作品提供權屬證明,一方面可以緩解現行機制下版權或專利申請流程耗時長、效率低下的問題。

2019年區塊鏈技術應用研究報告

2018年4月,百度推出原創圖片服務平臺——百度圖騰,採用百度自主研發的區塊鏈版權登記網絡,配合可信時間戳、鏈戳雙重認證,為每張原創圖片生成版權DNA,實現原創作品可溯源、可轉載、可監控。


(四)區塊鏈+醫療數據


區塊鏈作為綜合了信息存儲和傳輸、信任機制和底層算法的新型技術,與醫療行業有較高契合度,能為醫療行業提供多環節安全解決方案,同時也能助推醫療行業智能化發展。

2019年區塊鏈技術應用研究報告

圖表15:區塊鏈+醫療數據

2016年4月,美國區塊鏈技術公司Gem推出Gem Health Network項目,飛利浦作為合作伙伴幫助Gem構建一種能夠用來開發企業級醫療應用程序的聯盟鏈,主要應用於醫療數據、理賠過程、藥物供應鏈、身份認證以及基因數據管理等方面。


(五)區塊鏈+保險科技


區塊鏈技術與保險業務有較高的契合度,能夠助力保險業突破發展瓶頸,實現持續快速擴張。2016年以來,至少有陽光保險、眾安科技、中國人壽、安盛保險等保險公司嘗試利用區塊鏈技術增強用戶粘性、為承保業務提供數據支持、精準扶貧、自動理賠等嘗試。

2019年區塊鏈技術應用研究報告

圖表16:區塊鏈+保險科技

2017年10月,法國保險巨頭安盛保險(AXA)推出名為“Fizzy”的區塊鏈技術航空保險產品,在航班延誤時可為航空旅客提供自動延遲賠償。如果航班延遲超過2小時,該區塊鏈保險產品將會向乘客進行直接的自動賠付。


(六)區塊鏈+供應鏈金融


供應鏈金融是銀行圍繞核心企業,面向其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提供的系統性融資服務。供應鏈金融降低了中小企業融資門檻,拓展了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空間,能夠實現銀行與企業之間的互利共贏,有利於促進市場經濟活躍高效發展。

2019年區塊鏈技術應用研究報告

圖表17:區塊鏈+供應鏈金融

區塊鏈特有的技術屬性能為供應鏈金融業務賦能,解決實施過程中遇到的痛點和難題,助力相關方跨越障礙。


(七)區塊鏈+人力資源


人力資源行業在應對社會發展過程中的滯後性和被動性,是一直存在的矛盾。

2019年區塊鏈技術應用研究報告

圖表18:區塊鏈+人力資源

很多地方政府為了吸引某些領域的高級人才,會給出保險戶籍政策、購房補貼、人才基金支持等在內的多方面優惠政策,但往往地區間的人才競爭並不是解決人才缺口的根本辦法。從根本上講,可能是人力資源方面的資源配置問題。

(八)開放金融DeFi


DeFi興起於2018年,由於在充分利用、結合中心化技術和去中心化技術方面仍存在很大困難,DeFi實際上還沒有真正爆發。這一年來,Axonomy一直致力於提供以去中心化技術保障的開放透明安全的底層資產、同時兼具中心化技術易用性的金融產品。

2019年區塊鏈技術應用研究報告

圖表19:開放金融DeFi

通俗地說,DeFi相對於傳統金融有以下幾點優勢:

1、DeFi是人類第一次使用技術手段保證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2、DeFi是“主體信用”轉變為“算法信用”的第一步,是重塑人類信任體系的開始;

3、交易和清結算等核心邏輯都將由智能合約實時完成,將極大提升融通效率。

除了以上八個領域外,還有包括證券、債券、物聯網等應用場景也特別適合使用區塊鏈技術。


2020年區塊鏈行業前瞻


2.1國家隊佈局,將以區塊鏈治理區塊鏈


以往國際上對區塊鏈的監管模式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經濟體量巨大的金融業發達國家,以加快完善區塊鏈領域的立法為主,具有穿透式監管和功能監管的傾向;第二類是經濟體量較小的金融發達國家,以積極擁抱扶持的態度力爭分享區塊鏈的發展紅利;第三類是監管機構維穩壓力較大的國家,在局部地區會設立監管沙盒,但在特定時期可能會採取一刀切的監管態度。

區塊鏈技術之所以需要強調監管,主要是由於最早期區塊鏈技術往往被用於違禁行為,比如洗錢、毒品交易等。正因為這些因素,導致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世界各國政府對待區塊鏈技術的態度都比較嚴肅。

區塊鏈的科學監管之道,在於通過區塊鏈技術本身實現對技術的監管。讓監管機構本身也參與到技術中去、參與到鏈中去成為區塊鏈的一個節點,通過技術本身實現對技術的監管,將是最終化解區塊鏈與監管衝突的解決方案。

區塊鏈的早期應用主要體現在數字貨幣領域,數字貨幣在現實情況中主要有三種用途——資金轉移、結算和融資。其中,資金跨境轉移和融資功能發展得相對較好,但這兩個功能都存在潛在違法的可能。

資金跨境轉移,往往有洗錢嫌疑,針對此類問題,以往主要由各國央行主導,以反洗錢和反恐怖主義融資的監管行動居多。

融資功能,主要由各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導,將代幣融資列為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的監管行為居多,輔以教育和保護投資者等防範方案。

但從結果來看,單純的防範和禁止並不能有效地實現對這些問題的監管和治理。也許,最好的監管,是將監管機構加入區塊鏈中,作為區塊鏈的一個節點,以區塊鏈治理區塊鏈。

區塊鏈不僅可以用於治理區塊鏈本身,還可以賦能社會治理。比如:

在司法領域,運用區塊鏈電子存證,解決電子數據“取證難、示證難、認證難、存證難”等問題;甚至在執法過程中,也可以把區塊鏈智能合約潛入裁判文書,後臺自動生成未履行報告、執行申請書、提取當事人信息、自動執行立案、生成執行通知書等。

在跨境監管方面,運用區塊鏈,可以打造一個透明可信任、高效低成本的監管聯盟鏈,構建一個跨地區、跨層級、跨部門的監管網絡和監管機制,有助於降低監管成本、打通不同地域監管機構間的信息壁壘。


2.2.領頭羊效應,將有更多央行發行數字貨幣


據Axonomy不完全統計,厄瓜多爾、烏拉圭的央行數字貨幣已經宣告失敗;另外,還有突尼斯、塞內加爾、馬紹爾群島、委內瑞拉等4國已發行央行數字貨幣;有包括中國在內的7個國家正在推進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有3個國家正在研究;但也有包括美國、俄羅斯、德國、日本、歐盟在內的幾個發達國家暫時對推出央行數字貨幣態度冷淡。

2019年區塊鏈技術應用研究報告

圖表20:各國央行數字貨幣現狀

2.3 “區塊鏈+”將加速落地,DeFi迎來戴維斯雙擊


2020年將會有更多“區塊鏈+應用場景”的案例實現落地,尤其是諸如“金融壹賬通”等BaaS平臺上市,“區塊鏈即服務”、“區塊鏈+應用場景的解決方案”獲得主流B端企業認可後,將會加速“區塊鏈+應用場景”的產業化落地。其中,DeFi作為目前領先的應用落地場景,將迎來戴維斯雙擊。

DeFi是一種去中心化託管的無需准入的金融協議和開源產品。就像最初我們認識區塊鏈一樣,認識DeFi這個概念可能會需要挺長一段時間,因為在一定程度上,DeFi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借貸產品、去中心化交易所、去中心化支付產品等等很多產品都可以稱為DeFi,所以在最初的一段時間,很容易搞不清楚DeFi到底是什麼。

2019年多數DeFi產品是在研發底層金融基礎設施協議,在探索完基礎協議後,必然迴歸到推廣DeFi的應用場景中,比如借貸、支付、保險、基金、DEX等。由於DeFi的認知門檻、使用門檻都比較高,所以Axonomy正試圖做DeFi產品的普及與推廣,Axonomy希望將DeFi的認知和使用門檻降下來,讓普通用戶也能非常方便的使用DeFi產品,同時促進整個DeFi的發展。

一方面是技術在逐步成熟、應用場景在不斷完善、使用門檻在不斷降低,一方面是用戶對DeFi優勢的認知在逐步提高,DeFi有望於2020年迎來“戴維斯雙擊”週期,技術有望獲得飛速發展,應用獲得廣泛關注。

By:表哥Cousi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