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旅人駐足 讓後人回味

古橋,似乎有著讓悠悠歲月凝固的魔力,也有著讓匆匆旅人駐足的魅力。中山的古橋,凝聚著這片鄉土的歷史人文氣脈,刻錄了許多不為人知的過往。


雙美橋:年代最久遠的古橋

位於小欖的雙美橋,是中山市現存年代最久遠,橋形最優美的一座古橋,由明朝洪武初年駐欖都首任巡檢陳忠所建,明嘉慶四十年(1561年)重建,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出身小欖的進士何聖強重修,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合鄉重修。雙美橋是單孔石橋,長18.5米,寬3.16米,高4.5米,保持著明代風格,已經走過了600多年的風風雨雨,至今仍在使用。

中山古橋 | 令旅人駐足 讓後人回味

雙美橋(圖源:何啟和先生供圖)


躍龍橋:唯一有橋亭的古橋

小欖還有一座古橋,那就是位於新市社區躍龍街與東區社區西凌大街之間的“躍龍橋”。躍龍橋始建於清乾隆十三年( 1748 年),鄉人何紹宇倡修,清道光七年(1827 年),鄉人李翰書等重修。躍龍橋是一座石樑橋,橋面以巨型條石組成。這座橋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是中山市唯一一座有橋亭的古橋。該橋亭是民國期間村民為防範盜賊、抵抗土匪在橋北面加建的一座碉樓,俗稱“鎮東樓”。躍龍橋也可以說是中山市唯一一座兼具防衛功能的橋樑。

中山古橋 | 令旅人駐足 讓後人回味

躍龍橋(圖源:何啟和先生供圖)


泮水橋:舊日學宮的遺蹟

在中山市人民醫院內,有一座建於明代的泮水橋,屬於舊時學宮的一部分。《香山縣誌》記載,香山學宮始建於宋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也就是香山設縣第4年,為第一任縣長陳天覺始建,1949年以前保存還很完好,後來學宮被毀,只留下這座明代的古橋。

中山古橋 | 令旅人駐足 讓後人回味

人民醫院內的泮水橋,攝於2004年(中山市檔案館藏)


杜婆橋:一位姓杜的婆婆建的橋

在沙溪鎮湧邊村湧邊街有一座杜婆橋,顧名思義,這座橋最初確實由一位姓杜的婆婆修的。《香山縣誌》記載:“婆石橋在婆石村,宋時杜氏媼建。明崇禎間鄉人高光謨、劉巽乾、湯斯漢修,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署縣舒均再修。同治五年(1866年)湧頭、水塘頭、崗背、婆石、湧邊、後山六鄉重修。”現存的杜婆橋是清代石橋,至今仍在使用。

中山古橋 | 令旅人駐足 讓後人回味

杜婆橋(圖源:網絡)


張四石橋:巨石鋪就的古橋

火炬開發區的張家邊四村尾下街湧四村河段上也有一座清代的石樑橋,叫做“張四石橋”,又稱仁安橋、雙鳳橋。張四石橋始建於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原為坤甸木橋,清道光二年(1822年)改建為大石橋。如今橋面5條巨石依然堅固如初,上百年的行走,石頭面中間已經有些光滑。

中山古橋 | 令旅人駐足 讓後人回味

張四石橋(圖源:網絡)


青雲橋:造型最為獨特的一座古橋

在開發區聯富社區濠頭文閣大街27號對面,還有中山唯一一座石樑加石拱的橋樑,橋兩頭是平梁,中間是拱橋,這座古橋叫做“青雲橋”。青雲橋建於清宣統元年(1909年),現在橋面的花崗岩石條依舊。這是中山造型最為獨特的一座古橋。

中山古橋 | 令旅人駐足 讓後人回味

青雲橋(圖源:網絡)


青龍橋:有百年曆史的木板橋

在橫欄鎮六沙村六沙幼兒園對面的榕樹下有一座不起眼的小橋,這是一座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建的木樑橋,橋名叫做“廻瀾橋”,當地人稱為“青龍橋”。這座橋的木橋面非常難得,是由三塊六、七米長的坤甸木板組成,至今已有120多年曆史了。橋邊有座小小的土地廟,十分古樸,充滿鄉土氣息。

中山古橋 | 令旅人駐足 讓後人回味

青龍橋(圖源:網絡)


康帥橋:見證了英雄村光輝歲月的橋

南區渡頭村渡頭公園內有一座“康帥橋”,始建於清代,1999年重修,名字由來大概與村中同樣始建於清代的康真君廟有關。渡頭村如今已是一座已被工廠包圍的村莊,但在歷史上這座小村卻有光輝的一頁。鴉片戰爭至抗日戰爭期間,渡頭村民奮起抗擊英、葡、日等侵入者,為渡頭贏得了“英雄村”的稱號,村中古橋見證了那些風起雲湧的光輝歲月。

中山古橋 | 令旅人駐足 讓後人回味

康帥橋(圖源:網絡)


步月橋:形似新月的橋

南區恆美村有一座建於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的單孔石拱橋,因形如新月得名“步月橋”。步月橋橫跨馬恆河,連接村東村西,是舊時居民出入村莊的主要通道,經歷了170多年的風雨。橋頭原有一閘門,門頂上書有“恆美”二字,因日久年深,現僅留閘門殘強。一橋之隔的河對岸佇立一座六角亭,名“步月亭”,上書對聯“橋古豈無人步月,亭幽自有客登臺”。

中山古橋 | 令旅人駐足 讓後人回味

步月橋(圖源:網絡)


太和橋:位於山區的古橋

位於五桂山腹地的旗溪村,一座古樸的石橋坐落於沙爺河上,名為“太和橋”。這是一座建於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的石樑橋,構築非常穩固,至今保存完好,不過因為橋的一頭已經無路可走,所以失去了現實的功用。但這座位於山區的古橋,卻與周邊的自然環境非常協調,是當地不可或缺的一道風景。

中山古橋 | 令旅人駐足 讓後人回味

太和橋(圖源:網絡)


五渡橋:曾用作碼頭的橋

南朗鎮欖邊茶東村的茶東公園,有一座建於清代的古橋,名為“五渡橋”。該橋為五孔樑架橋,五渡的名字的由來,大概是因為有四個橋墩把橋分成了五段。此橋曾被用作碼頭。

中山古橋 | 令旅人駐足 讓後人回味

五渡橋(圖源:網絡)


九渡橋:也曾用作碼頭的橋

離茶東村不遠的茶西村九渡橋農莊內,有一座和五渡橋結構一模一樣的“九渡橋”,不同的是它有八個橋墩。九渡橋也是始建於清代,曾為九渡河的碼頭所在地,因河已不通行,故只作橋樑使用。

中山古橋 | 令旅人駐足 讓後人回味

九渡橋(圖源:網絡)


墟石橋:鬧市中的古橋

在神灣鎮的神溪村衝口舊市場旁,有一座“墟石橋”,連接著湧口村和石灣新村。墟石橋也是一座三孔石橋,大概始建於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因臨近市場,周邊環境較為雜亂,大概今日不同往昔,但墟石橋似乎依然故我,保留著昔日的風貌。

中山古橋 | 令旅人駐足 讓後人回味

墟石橋(圖源:網絡)


柚埔石橋:與亭廟坊為伴的橋

神灣墟的柚柑埔新村,有一座名為“柚埔石橋”的五孔石樑橋,始建於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1978年、1991年兩次重修,有四個比較大型的橋墩。橋旁有柚埔亭和神灣祖廟,以及“柚埔通衢”牌坊,可以想象,這座橋自古以來就是交通要道,鄉人在亭中休憩,在祖廟中拜神。

中山古橋 | 令旅人駐足 讓後人回味

柚埔石橋(圖源:網絡)


無言的古橋,仿似一本厚重的書籍,掩卷沉思,令人回味無窮。


複審:王 健

終審:高小兵

本文資料來源:《中山村情》、網絡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