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跌至1.9分,是國人憤怒極點?還是黑粉的惡意誹謗?

《花木蘭》跌至1.9分,是國人憤怒極點?還是黑粉的惡意誹謗?

《花木蘭》跌至1.9分,是國人憤怒極點?還是黑粉的惡意誹謗?

電影《花木蘭》從2018年8月14日開始開拍,到11月26日結束歷時4個月之久,從製作成本上來講這一部花費近2億美元的迪士尼大片,無論是在宣傳、選角,還是最後舉辦的巨大首映禮,都在無時無刻告訴人們它的奢華與獨特。當然,這部電影也成功在國內積攢了極旺人氣,同時,由李連杰、甄子丹、鞏俐、劉亦菲領銜主演的豪華陣營更是它宣傳的最大資本。

《花木蘭》跌至1.9分,是國人憤怒極點?還是黑粉的惡意誹謗?

只是,這一部因全球疫情影響而尚未上映的經典大作在近日卻慘遭史上最大的滑鐵盧,國際知名影迷打分網站IMDb上,《花木蘭》的評分被打至1.9分,並且令人感到十分反常的是尚不到千人的評分記錄,卻有超過八成的網友打出極端的1分差評。這與之前曾提前看片的專業影評人士、圈內人給予高評價的情況是截然相反的,同時,國內大部分影迷在觀看過該預告片後也都曾給予過極高的讚譽。

《花木蘭》跌至1.9分,是國人憤怒極點?還是黑粉的惡意誹謗?

因此,排除電影本身質量問題來看,這場惡意評分事件顯然是某一群人的精心策劃,充滿極端的個人偏見色彩。

《花木蘭》跌至1.9分,是國人憤怒極點?還是黑粉的惡意誹謗?

究其緣由,想必也就是近期網上餘熱未退的“限籍令”話題。在限籍令風波尚未波及到這部電影時,首映禮上四位主演在國際上的盛裝亮相一度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驕傲談資,只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當“外籍明星”成為輿論抨擊的重點對象時,並在網友們得知《花木蘭》的四位主演中有三位是持有外國國籍時,網友們的評風瞬間就調轉了方向。

《花木蘭》跌至1.9分,是國人憤怒極點?還是黑粉的惡意誹謗?

可能讓很多網友極度抵制的是,一位中國人民英雄——花木蘭竟由一個美國人來扮演,這或許在很大程度上讓每一位國人自身的民族驕傲受到莫大沖擊。而對這部電影的惡意評分從一開始的2.1分再直線下滑,跌至1.9分,

這是國人憤怒極點?還是限籍令下黑粉的惡意誹謗?

《花木蘭》跌至1.9分,是國人憤怒極點?還是黑粉的惡意誹謗?

在現今網上的輿論導向都是對“國籍的抵制”,很多網友都怒斥著對本是中國人卻拿外國國籍,又回國撈金的明星藝人,更有網友羅列出一大批我們熟悉的外籍明星,如張鐵林、謝霆鋒、劉亦菲、金城武等。

《花木蘭》跌至1.9分,是國人憤怒極點?還是黑粉的惡意誹謗?

因此,也不難發現電影《花木蘭》觸及到的也恰恰是當下國人的痛點。在很多黑粉們對劉亦菲進行國籍攻擊,翻出劉亦菲乾爹陳金飛;唱衰劉亦菲以及對她近期的優秀作品的蓄意中傷等各種惡意行為後,雖有不少粉絲現身為偶像發聲,怒斥黑粉惡意誹謗,並表明劉亦菲在首映禮也曾向武漢喊話加油,更在不久前發表過愛國言論,只是這一切就像石沉大海,並沒有得到多少理解。

《花木蘭》跌至1.9分,是國人憤怒極點?還是黑粉的惡意誹謗?

或許,這也只能說國人們的憤怒由來已久。早在80、90年代,海外學子、外籍人士的優越身份在國內確實曾有一段時間是備受國人優待的,在教育與就業上也有各種特殊待遇,只是,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逐步上升,加之一些海外學子歸國後的不當行為讓國內網友產生抵制心理。

《花木蘭》跌至1.9分,是國人憤怒極點?還是黑粉的惡意誹謗?

就如之前,持有瑞典國籍的趙立新事件就從未得到網友們的原諒。

《花木蘭》跌至1.9分,是國人憤怒極點?還是黑粉的惡意誹謗?

2019年4月2日,演員趙立新就曾在個人社交平臺上發文稱:“日本人佔領北京八年,並沒有什麼報復心理”的不當言論便引起網友們的極度不滿,國內多家官媒也是紛紛點名怒斥,各大娛樂平臺更是解除與他之前的各種合作關係,

至此演員趙立新也由此淡出大眾視野,也由此網友們對從海外回來的外籍人士產生了不一樣的看法。

《花木蘭》跌至1.9分,是國人憤怒極點?還是黑粉的惡意誹謗?

但從客觀上來講,那些加入外國國籍的明星藝人並不是網上那些黑粉們所強調的“已背叛祖國”,事實上,加入外國國籍只是明星藝人的個人選擇,就如網友所言,“無論加入什麼樣的國籍,身上流著的都是中國人的血

”。猶如曾在頒獎禮上,當“金馬獎”獲獎者傅榆在臺上發表不當言論時,怒火中燒的鞏俐便臉色一沉,直接拒絕上臺為她頒獎,這樣的愛國行為難道不應該值得稱讚嗎?

《花木蘭》跌至1.9分,是國人憤怒極點?還是黑粉的惡意誹謗?

為此,如何看待國籍問題,小編認為應該理性對待,不應該被網上帶有針對性的言論帶亂節奏,以及被網上那些故意針對明星藝人的黑粉們所誤導,對此,大家有什麼樣的看法和建議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意見和評論。

《花木蘭》跌至1.9分,是國人憤怒極點?還是黑粉的惡意誹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