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先解決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

優先解決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

重慶市紀委監委第八監督檢查室討論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反饋意見整改方案。黃仁剛 攝

全面從嚴治黨既要抓全面、抓整體,也要抓重點、抓關鍵,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如何理解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日常監督中,如何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一起來看各地的落實舉措。

1 緊盯“關鍵少數” 開展日常監督

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全覆蓋,不意味著紀檢監察機關就要直接盯住每一名黨員幹部、公職人員。紀檢監察機關強化日常監督,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通過盯住“關鍵少數”,督促各級領導幹部自覺接受監督、帶頭開展監督,帶動和促進整個監督體系不斷健全、更好運轉。

“率軍者披堅執銳,執戈者方能戰不旋踵。”河南省許昌市紀委監委準確把握全覆蓋與抓重點的關係,圍繞如何加強“關鍵少數”監督探索出一系列實招,既聚焦“關鍵少數”強化監督執紀,以重點突破帶動工作整體推進,又壓緊壓實“關鍵少數”主體責任,促使其盡責擔當。

健全履責相關制度,推動“關鍵少數”監督制度化。許昌出臺了《關於加強各級紀委對同級黨委監督工作的實施辦法(試行)》,並配套建立健全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加強“關鍵少數”日常監督的一系列工作機制:建立完善主體責任明責、記實、示範、保障四項機制,做到工作職責和手中權力延伸到哪裡,考核監督就跟到哪裡;建立領導幹部重大事項審核機制,及時出具廉潔從政提示函,督促黨員守好紀律底線;建立黨員幹部廉潔檔案報備機制,重點對1000多名市管幹部進行廉潔檔案報備審核;建立健全問題線索“雙報告”機制……一系列規定的制定完善,直指“關鍵少數”監督難點,為加強黨對反腐敗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時也促使市區兩級黨委(黨組)特別是一把手切實擔負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

對準“關鍵少數”精準問責,讓監督真正“長牙帶電”。“嶽高偉作為古城財稅所所長,對王振峰公車私用等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履行主體責任不力,負有主要領導責任……”許昌市紀委監委落實1+3責任追究機制,在追究當事人責任的同時,同步追究黨委負責人、紀委負責人和分管領導的責任。把“板子”打準,把責任壓實,聚焦“關鍵少數”問責,堅決傳導責任壓力。

突出“關鍵少數”執紀審查,做好查辦案件“後半篇文章”。“我有問題想向組織坦白……”2019年12月10日,許昌市紀委監委審查調查組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許昌市公安局原黨委委員、副局長彭傑。此時,關於許昌市公安局原黨委委員、副局長李寅秋違紀違法案件的以案促改正在進行中。沒有重點就沒有政策,把領導幹部等“關鍵少數”作為懲治腐敗的重點,有利於放大懲治腐敗的震懾效應。同時,市紀委監委堅持做好查辦案件“後半篇文章”,讓“關鍵少數”警示教育“絕大多數”,從而達到查處一案、警示一片、規範一方的綜合效果。2019年,許昌各級黨組織通過以案促改排查風險點5397個,查糾問題1.09萬個,健全完善各類制度1968項。

構建述責述廉工作體系,對“關鍵少數”監督常態化。9個縣(市、區)黨委(黨工委)書記和市直工委書記依次上臺圍繞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落實以及廉潔履職等情況作現場述職,全市市直正縣級單位黨組(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基層黨員群眾代表在臺下聆聽、現場評議,評議結果載入個人廉潔檔案……2020年1月3日,在許昌市2019年度黨建工作責任制述職評議會議上,一個個“辣味十足”的問題直指一把手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的關鍵環節。近年來,許昌在市縣兩級構建起規範有序、務實有效的述責述廉工作體系,此外,還在全市鋪開“廉政大約談”活動,從市級層面一直延伸到村一級,談在日常,盯緊重點人、重點事,壓力層層傳導到“神經末梢”,使“一時嚴”變為“一直嚴”,壓緊壓實了“關鍵少數”的主體責任。

2 精準“嵌入” 盯住重點領域關鍵環節

日常監督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體現在管好關鍵人、管到關鍵處、管住關鍵事、管在關鍵時。日常監督要緊盯重點領域,抓住關鍵環節,有效提升監督精準性。

“這個項目建設挺長時間了,為什麼在系統中沒有驗收記錄?”日前,江蘇省連雲港市紀委監委派駐第八紀檢監察組在“智慧監督”系統中,發現市發改委“千億糧食產業化項目”有重申報、輕監管的現象,個別項目組織驗收不及時,第一時間向市發改委黨組發出監督意見函,推動項目順利推進。

“事先沒有就這兩名人員徵求派駐紀檢監察組的黨風廉政建設意見,會議就研究人員任免不合適。”連雲港市灌雲縣科協黨組會議研究討論兩名中層幹部任職,該縣紀委監委派駐第四紀檢監察組組長在會上直接叫停。科協黨組會後按程序徵求廉政意見後,才予以上會研究。

……

選人用人、審批監管、資源開發、金融信貸、工程招投標以及公共財政支出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是日常監督的重點、難點。連雲港市紀委監委充分發揮派駐機構“派”的權威和“駐”的優勢,將監督“嵌入”到具體工作中,針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向被監督單位黨委(黨組)主要負責人反饋,督促履行主體責任,確保決策科學、執行堅決,推動權力在正確軌道上運行。

為實現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精準監督,市紀委監委專門開發了派駐機構“智慧監督”系統,系統包括人員信息庫、廉政風險庫、信訪問題線索庫、法規庫、監督執紀問責平臺等內容,通過大數據分析預警機制,使監督對象更精準,及時發現各級領導幹部廉政風險以及違紀違法問題。2019年以來,市紀委監委派駐機構共向被監督單位發出監督意見27份,提請市紀委監委下發紀檢監察建議4份,提出整改意見建議等200多條,督促建立完善相關制度52項。

各派駐機構還聚焦“人、財、物、權”等重點問題,督促被監督單位查找廉政風險點,制定防控措施,錄入“智慧監督”廉政風險庫,讓日常監督更加有的放矢。目前已排查廉政風險點5713條,制定各項防控措施11268條,通過信息比對分析發現問題38項。

針對群眾反映問題較多的領域,依託“智慧監督”系統,市紀委監委組織對國土、安全生產、農業等12個重點行政執法部門的執法案件動態開展“回頭看”檢查,共發現問題100餘個,及時督促相關職能部門整改。如,對市政府部署的國有房屋違規出租出借專項整治實施“再監督”,發現違規違紀問題19個,問責6人;在醫療領域整治中,督促重點整治高值醫用耗材採購問題,全市耗材價格平均降幅達50%以上。

在緊盯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同時,市紀委監委還注重加強“四個監督”的貫通協調,如市紀委監委派駐機構與市委巡察機構建立了日常監督的協同配合機制,65人抽調參加市委巡察工作,常態化列席被巡察單位巡察整改專題民主生活會,參加市委巡察整改量化評估檢查,探索共享共用信息資源、力量手段和監督成果的工作路徑,著力形成“1+1>2”的監督效果。

3 靶向施治做實民生領域監督

監督工作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還體現在緊緊圍繞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和領域開展監督,把解決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的痛點難點、最急最憂最盼問題作為重中之重。

在重慶,該市紀委監委內設一個“特殊”監督檢查室——第八監督檢查室,由於該室不具體聯繫區縣和部門,專司全市民生領域監督工作,重點整治群眾身邊尤其是扶貧領域的腐敗和作風問題,也被群眾通俗地稱為“民生監督室”。“重慶民生欠賬多、脫貧攻堅任務繁重,民生領域腐敗問題、侵害群眾利益不正之風易發多發。設立八室的設想就是要以深入整治‘微腐敗’凝聚黨心民心。群眾關心什麼,我們就重點整治什麼。”八室負責人說。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成立之初,八室幹部以走訪調研為基礎,進村入戶摸清群眾的“痛點”,走訪相關部門單位瞭解民生政策。發現有的基層幹部隨意插手、干預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有的學校違規收擇校費、贊助費,在教輔資料購買等方面吃回扣……問題找出來了,監督重點隨之清晰。八室確定了扶貧、教育、醫療、住房、惠民資金等十大領域開展集中整治,並印發《當前民生監督工作要點》予以明確。針對梳理出的重點領域和重點問題,由相關區縣、部門結合實際,認領1至2個最突出問題開展深度清理整頓。

這一招即刻奏效,各地區各部門紛紛把解決民生問題的“焦點”調得更準。如市衛生健康委集中整治“大處方”、過度診療等問題;市教委開展貧困區縣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資助資金使用集中整治,都是當地或所管理行業群眾普遍反映且反映最強烈的問題,用群眾的話來說:“這些都抓到了點子上、觸到了我們心窩上。”

然而,民生監督工作點多、面廣、體量大,八室10個人就是有“三頭六臂”也包打不了天下。怎麼辦?八室的一個做法就是把民生領域中的各項監督有機貫通起來,把各自優勢充分發揮起來,形成互補互促的監督合力。

首先從紀檢監察機關內部入手。市紀委監委制定紀檢監察機關內部統籌協調製度,建立八室統籌協調、其他監督檢查室劃片負責、其他廳部室協作配合的內部工作機制。同時將紀委監委日常監督與巡視監督、派駐監督、職能部門監督聯動,形成互補互促的監督合力。

以改革為契機,向基層延伸。市紀委監委建立市、區縣、鄉鎮、村社四級監督體系,加強民生監督工作。具體而言,就是在市一級,市紀委監委設立民生監督室,對全市民生監督工作牽頭抓總,加強督導檢查和複核複查,對典型案件直查直辦;在區縣一級,區縣紀委監委結合自身實際明確民生監督的內設機構,或單設或整合設置,重在緊盯扶貧項目資金、緊盯重點環節和重點區域,開展常態化監督檢查;在鄉鎮(街道)一級,區縣監委向鄉鎮(街道)派出監察室,根據授權加強對被監督鄉鎮(街道)行使公權力人員的監督;在村(社區)一級,由區縣紀委監委選聘監察監督員,根據授權加強對基層群眾自治組織中從事管理人員的監督,自下而上發揮監督作用,及時向組織報告群眾訴求,打通民生監督“最後一公里”。

系列措施落地,監督效果顯現。市紀委監委就基層群眾對幹部作風、扶貧政策等方面滿意度進行隨機走訪、電話抽查顯示,群眾滿意度大幅提升。

實踐是發展的,問題的發生也是動態的。這要求監督的重點不能一成不變,需要根據情況變化及時作出調整和部署。

2019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時指出:“總的看,‘兩不愁’基本解決了,‘三保障’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八室迅速摸清“兩不愁三保障”薄弱環節底數,靶向施治。前不久,市紀委監委公佈的數據顯示,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全市範圍內排查“兩不愁三保障”發現的5155個問題點,已完成100%。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我們要強化監督檢查,有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什麼問題突出就集中整治什麼問題,確保精準脫貧‘一個不落下’,精準監督‘一處不放過’。”市紀委監委負責人說。

(中國紀檢監察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