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旅遊,雲祭掃,武大“雲賞櫻”,“雲”技術下應用的猜想

​雲不再是那個,不再是隻為降雨而存在,新增了辦公,監工,旅遊,綜藝,祭掃,上課學習等等諸多功能,這些功能之前存在,只是存在感沒有那麼多。

武大的櫻花是很多人每年的必看項目,今年特殊時期,我們將不再那麼輕鬆如意的去觀賞武大的櫻花。“雲賞櫻”自然而然的火爆起來,雖然不再是那麼近距離的感觀櫻花之美,可看到唯美的畫面,心情都會不由的放鬆,雖然我們的嚴冬是那麼的長,雖然有遲來,但春天從來不曾缺席。

雲旅遊,雲祭掃,武大“雲賞櫻”,“雲”技術下應用的猜想

因為黑天鵝的威猛,讓我們的新年生活方式改變太多,但疫情總會過去,生活總會迴歸正軌,未來疫情的結束,我們又有多少改變呢,我們的工作方式,思考方式,消費觀念等等都會因為此次疫情有很大的改變。

疫情讓絕大多數人在家宅了不止一個月,這個月除了疫情,“雲”應該是非常非常火的一個詞,不光只有學生的“雲課堂”,上班族的“雲辦公”“雲培訓”,火神山雷神山的“雲監工”,諸如“雲蹦迪”,“雲旅遊”和雲綜藝這樣的“新興”經濟模式也被挖掘出來。隨著清明的漸近,疫情的穩定還需持續,“雲祭掃”可能會是下一個火詞。腦洞大開的人們會新拓展一些怎麼樣的新應用,值得期待。

早段時間探討了一個問題,在未來的技術發展中,大數據與網絡安全誰會發展的更好,這是一個相愛相殺的命題,大數據不可避免會有網絡安全問題,網絡安全的發展是大數據的發展需要,網絡安全因大數據而存在。

大數據與網絡安全都離不開雲技術的支持,雲技術的發展讓數據的採集,運算,存儲等等都變得不再需要獨立建立“庫”,不再是一個個的信息孤島。

雲技術主要由雲安全,雲計算,雲存儲,雲服務等組成,從06年提出雲計算以來,十幾年的技術發展都獲得了突飛猛進,雲技術在運算,安全,大數據,存儲領域得到不斷的技術突破。

手機是A湯使用頻率最高的電子產品,總時間比工作筆電還要長,手機使用總是需要不斷的刪除視頻,圖片清理存儲空間,有時候會不可避免的刪除一些有用卻沒注意到的資料,各種找回,備份,刪除時一一看那都覺得很麻煩,最近幾年雲存儲的應用,很多視頻資料,圖片等佔用大量空間的數據都使用雲儲存技術,手機存儲空間感覺就不再那麼擁擠,不用一個禮拜或者三五天就需要清理手機。

雲服務是一種綜合架構和服務平臺,用戶(生產者,創業者,終端使用者等)不再需要自己來購置服務器,配置系統,維護數據,大流量網絡都不再需要每個都儲備就可以使用大量運算資源進行雲計算,有大空間進行數據存儲(雲存儲)。

雲技術服務應用是一種趨勢,各種企業和應用場景都將不斷增加。會逐漸提升開發者的資源利用效率,促進高新技術的研發,因為前期硬件投入不再需要佔比太多,技術的發展也將潛移默化的改變用戶的生活習慣。

3月1日,布達拉宮進行了史上首次直播,還在直播中展示了以往不開放的金頂群以及館藏經書。數據顯示,開通直播僅一小時,觀看直播的網友就達到了92萬,相當於接待了以往近一年的遊客量。

三月暖春,珞珈山櫻花初綻,疫情當下,為實現足不出戶實時賞櫻

3月16日至25日,每天上午10時至下午16時,咱們相約雲端,不見不散哦,武漢大學聯合眾多平臺,開啟線上5G“雲賞櫻”模式。


雲旅遊,雲祭掃,武大“雲賞櫻”,“雲”技術下應用的猜想

疫情總會過去,每一次人類大考,災難與機遇並存,因為都會有大的改變,雲辦公,雲監控相對於製造企業而言,還是有些遙不可及,畢竟技術的發展還沒有達到無人操作的級別,車間生產是需要工人在崗才能有產出,即時是自動化設備也是需要人開機,黑燈智能車間也是需要人維護和巡查的。

名字為“自控學途與車間”,我們當然得關注與車間相關的技術發展,很多有先見之明的企業是有實現無人化生產的存在,那還是有很多的侷限性,生產的產品特殊性,工廠配套的完善,不是佔比最大的中小企業可以比擬的,進行遠程技術指導是現在很多企業的生產設備維護的應用,雲技術的智能化服務,可以對設備進行設備狀態實時監控,可以進行相關故障預警。

遠程運維還是有很大的侷限性,只是適用於某些特定項目,對現場技術人員的能力要求比較高,如果是一些簡單的問題能夠通過線上解決,一些稍微難一點的問題,現場人員能力不能滿足要求,那麼遠程運維將被限制住,不能解決問題。

雲旅遊,雲祭掃,武大“雲賞櫻”,“雲”技術下應用的猜想

作為自動控制從業人員,在工作中,能夠很直觀的感受到很多小微企業對於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有點事不關己的太多,不是必須就不作改變的態度,而疫情使大量員工的缺席,讓生產線甚至工廠停頓,會讓很多企業意識到自動化,信息化的重要性,會是自動化企業的一個契機,也是一個關口。

數字化的實行會讓數據採集可以上雲,不再需要人工記錄,大數據的積累也促進雲計算,雲存儲的發展,自動化會減少人工的使用量,減少人員的數量,相對應受到的限制也會減少,如果生產線原來需要十人,自動化後只用兩三人,恢復生產的成本和效率將會大幅度降低。

企業的數字化智能化之路還很漫長,只能一步一步進行,企業都希望能通過大數據,物聯網,雲技術,全自動控制設備等降本增效,因為行業的不同,位置的限制,對應工作內容的不一樣,還有企業本身的自動化程度,這些都是企業數字化轉型提速的影響因素,我們不能還不會走就想跑,那會摔跤的,工業4.0的發展是需要建立在工業2.0,3.0的基礎上進行。

大數據,物聯網,5G,雲技術將會促進數字化轉型的速度,但是實現過程還是非常漫長,製造業的購買力更加理性,供應鏈條和供應週期還有應用適應過程都是有規律的。

現在中小企業車間的自動化問題還有很多,我們現在需要先行一步的是傳統生產工藝的改造,舊設備的升級,添加PLC,數字採集與顯示系統,步進,變頻,伺服電機的控制及參數讀取,溫度,壓力,流量等各種參數傳感器的新增及通訊。

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是工業4.0的必然,企業的發展還是需要綜合考慮,一股腦的上全自動設備,雲模式,大數據會讓工藝和工人都會水土不服,很多生產工藝的傳統因為有人工的參與,會把控質量與數據,而新工藝的實行基礎是大量數據積累,我們很多企業需要從數據採集開始做起。

我們需要綜合考慮,企業本身的承受能力,資金壓力,智能化技術能減少人工的依賴,還是需要量體裁衣,個性化配置,只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只有在生產,倉儲,物流,客戶,技術人員,設備改造及工藝人員都配合協調的情況下打造最好的系統。

雲旅遊,雲祭掃,武大“雲賞櫻”,“雲”技術下應用的猜想

雲應用的增多,我們首要考慮的是雲安全,如果自己建立雲平臺,那麼費用和人員將會是很大一筆數字,是很多中小企業不能承擔的,而云安全又是在項目起始就需要考慮的問題,也是需要全員配合,只有將風險降低到最小,並進行風險防控,我們才能更好的應用雲技術。

雲市場的逐漸孕育成熟,中小企業還是會很關心的幾個問題是需要考慮,數據安全,運維成本,將數據交付第三方把控,會存在安全隱患,會感覺不踏實。

而數據安全關聯到整個流程,接觸人員的素養,硬件的安全(接口,串口協議等等),數據加密技術,公司運行數據會不會被監控,雲服務的穩定性,運營公司的企業壽命風險。

如果企業的機密數據出現洩密或者其他問題,對於企業來說是無法承受的壓力,會是滅頂之災。

安全是“雲”上線的首要考慮因素,對於數據的安全,暫時保留態度,只能逐步推行,也不能因此而不去做,這是大趨勢,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只能在可控範圍內,不斷加碼,伴隨雲技術的不斷成長。

疫情總會在春暖花開當中退卻,科技的發展是不會停下腳步,風險,機遇,挑戰並存,“雲”才起步,我們期待它的精彩.....

雲旅遊,雲祭掃,武大“雲賞櫻”,“雲”技術下應用的猜想

一個喜歡胡思亂想的工科直男,歡迎大家關注,“工控學途與車間”,記錄想法與分享學習總結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