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各地送技術到田間 零距離服務春耕


春耕時節,達州各地強化技術培訓和推廣,以課堂講解、田間指導、地頭示範等方式,將農業技術傳授給農戶,指導服務春耕生產。

  臺灣果樹專家 賴五二:肥料太多了,造成土壤板結,生物菌肥,它會慢慢把土壤裡面殘留的化肥用生物菌去轉化出來,讓根系吸收,慢慢達到土壤松化。

  在宣漢君塘鎮中心校會議室,一堂水果栽培技術培訓課正在進行,來自臺灣的果樹專家為果農講解草莓、脆李、葡萄、火龍果等種植技術。果樹專家深入淺出的講解,讓石虎村脆李種植大戶陳學清受益匪淺。

  牛堆堆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陳學清:通過賴專家的這一講,對自己更加有信心了。未來,我還要在農業上面更加的努力學習。

  為確保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果樹專家還前往君壩村的葡萄園,為果農現場解疑釋惑,手把手培訓疏果技術,傳授施肥、病蟲害防治等知識。

  臺灣果樹專家 賴五二:留這兩個芽孢就好了,留強不留弱,弱的拉掉。

  近年來,宣漢縣君塘鎮著力推進優質水果產業發展。目前已種植蜜柚1500畝,枇杷1500畝,脆李2000畝,草莓1500畝,葡萄200畝,帶動全鎮2100戶群眾增收致富。

  渠縣李渡鎮新渡村村民 庹遠奎:撒這個旱育秧,必須撒均勻,來回的撒,不要一次性把它(種子)撒在地裡……

  在渠縣李渡鎮新渡村村民谷龍傑的旱育秧苗床裡,庹遠奎正在將學到的種植技術,講解傳授給村民。

  渠縣李渡鎮新渡村村民 谷龍傑:庹隊長跟我們說了,我就撒一斤半穀子,秧苗長起來就很壯實、很好的苗。

  在同村的一處玉米種植地裡,作為黨員的王祥福,也把自己學到的玉米育團技術現場教授給村民。

  渠縣李渡鎮新渡村村民 王祥福:這個眼鑽深了,玉米苗的根就容易竄到下面,鏟的時候就容易傷根。

  農技“二傳手”,春耕好幫手。渠縣李渡鎮廣泛開展“師帶徒”活動,由被稱為師傅的農技人員在田間地頭,給村裡的黨員幹部和種植大戶傳授種養殖技術,這些被稱為農技“二傳手”的“徒弟”,再將學到的知識和技術現場傳授給村民。截至目前,李渡鎮在13個村和社區培養農技“二傳手”80多名,這些田間農業匠人,也成了田間的科技普及人。

  渠縣李渡鎮農技員 王雪峰:我們通過農民夜校、現場指導(等方式),使村社幹部學到了大春栽培技術,又通過村社幹部將這些技術傳授給群眾,這樣的培訓方式,解決了我們農技人員不足的問題。

  在達川區麻柳鎮雙河村,無人機水稻直播技術讓種糧大戶夏勝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達州市平文華勝農業機械服務合作社理事長 夏勝:今年,我合作社水稻直播面積100餘畝。相比傳統栽插方式,以前要20人7到10天才能完成栽插。今天,我們採用無人機直播半天就能完成作業,相對節約成本9000餘元。

  採用無人機播種方式,不僅提高了勞動效率,節約了生產成本,而且播出來的種子密度更高,為農戶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栽培中心副主任 旭毅:這項技術再加上我們的無人機植保技術、無人機施肥技術,我們可以實現一機多用。為我們今後丘陵地區發展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提高機械化作業率奠定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近年來,隨著農業機械化的全面推廣,達川區農業生產模式逐步向“智慧農業”轉變,科技含量不斷提高,有效提升了全區農業科學技術水平。

  達川區農業農村局種植業與肥料股股長 梅壯太:我們將鼓勵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推廣這項水稻直播技術,搞好(農機)社會化服務,讓農民和專業合作社雙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