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楊萬里《傷春》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宋代楊萬里《傷春》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蘇軾、黃庭堅的詩歌將宋詩的發展推向了高峰,體現了一代特色。但以黃庭堅等人為首的“江西派”提倡的“點鐵成金”、“奪胎換骨”的作詩主張卻忽略了詩人的思想感情和對生活的觀察、體驗和積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楊萬里為“誠齋體”詩歌作為對江西派的一種修正,是有其積極意義的。而這首詩便是“誠齋體”的典型作品。楊萬里簡介: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男,漢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南宋傑出詩人,與尤袤、范成大、陸游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南宋四大家”。


傷春註釋:


準擬(nǐ)今春樂事濃,依然枉(wǎng)卻一東風。原來預料今春許多活動其樂融融,到頭來卻依然辜負了可愛的東風。準擬:預料,滿以為。濃:多。枉卻:辜負。東風:春風。

年年不帶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連年以來未能去欣賞似錦的繁花,因不是愁緒滿懷便是在病痛之中。不帶看花眼:沒有遊春賞花的眼福。



楊萬里的主要作品有:

小池、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舟過安仁、宿新市徐公店、傷春、小雨、過鬆源晨炊漆公店、稚子弄冰、新柳、桑茶坑道中、秋涼晚步、初秋行圃、昭君怨·詠荷上雨、宿池州齊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處、桂源鋪、閒居初夏午睡起·其一、曉行望雲山、舟過謝潭三首·其一、閒居初夏午睡起·其二、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萬花川穀望月作、舟過謝潭三首·其三、泊平江百花洲、插秧歌、初入淮河四絕句·其三、八月十二日夜誠齋望月、憫農、宿靈鷲禪寺、浯溪摩崖懷古、昭君怨·賦松上鷗、春晴懷故園海棠二首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