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背後有因果,缺點背後是苦難


性格背後有因果,缺點背後是苦難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


生活中,許多人都會有抱怨的習慣,殊不知抱怨的惡果很重,會給我們帶來很多的麻煩。


古人云:以德報怨。


當你生起了抱怨的念頭,千萬要警覺,不要被這樣負損耗的情緒所控制,迴心反省,以一種歡喜心淡然面對塵世煙雨,切莫因此而造下無可挽回之業。


性格背後有因果,缺點背後是苦難


消除抱怨心理


生活中,有些人特別愛抱怨,你抱怨別人也好,抱怨自己也罷,這都是由於我們自己的嗔心所致,抱怨是造業的起因,世間諸多鬥毆、毀壞、嗔殺等惡行,皆因抱怨。愛抱怨的人,內心會越來越陰暗,壞事不斷,與好事無緣。


一天,有兩個年輕人同時在一家公司求職。


經理先把第一位求職者叫到辦公室,問道:“你覺得你之前的公司怎麼樣?”


求職者面色陰鬱地回答說:“那裡簡直太糟糕了。同事之間勾心鬥角,很難相處;部門主管粗野蠻橫,以勢壓人;整個公司死氣沉沉,工作令人感到十分壓抑,所以我想換個理想的地方。”


經理聽後,說:“我們這裡恐怕不是你理想的樂土。”然後,這個年輕人滿面愁容地走了。


經理同樣問了第二個求職者這個問題,而他這樣回答道:“之前的公司很好,同事們待人熱情,互相幫助;主管們平易近人,體貼下屬;整個公司氣氛都十分融洽,工作的很愉快,如果不是想發揮我的特長,我真不想離開。”


聽到這個回答,經理笑吟吟地說:“你被錄取了。”


凡事莫抱怨。抱怨是一種負能量,猶如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於人無益,於己不利,於事無補。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窮,怨天者無志。抱怨是成功的天敵,抱怨是快樂的剋星,抱怨是弱者的標籤,抱怨是人生的毒藥。


物隨心轉,境由心造,萬法唯心。


你的世界是由你創造出來的。你是陽光,你的世界就充滿陽光;你有愛,你就生活在愛的氛圍裡;你快樂,你就生活在笑聲裡。同樣,你每天抱怨、挑剔、指責、怨恨,你就生活在地獄裡。


一念到天堂,一念下地獄。


生活,不會因你抱怨而改變。人生,不會因你惆悵而變化。反而你抱怨多了,愁的是自己;你惆悵多了,苦的還是自己。


既然如此,何不微笑?既然這樣,何必惆悵?人生在世,快樂是一生,憂愁也是一世,何不看開,愉快一點。


性格背後有因果,缺點背後是苦難


一切都是因果


每一種性格的背後都是一種因果,每一個優點的背後都是幸福,每一個缺點背後都是苦難。


一天,佛陀講經說法,忽然叫起弟子阿難說道:“你拿個桶子,到前面五里路遠的一個村莊裡,向在井邊洗衣服的老婦人討一桶水回來,態度要和善。”


阿難聽後點點頭,拿著桶向佛陀指的方向走去,過了一會兒,阿難走到了佛陀所說的村莊,果真有位老婦人在井邊洗衣服。


於是,阿難作揖問道:“老人家,我可以向您討一桶水嗎?”


老婦人抬頭看了阿難一眼,竟怒從心生,說道:“不行!這井裡的水只給村子裡的人用,任何外人都不可以!”說完便趕阿難走,阿難苦苦求了半天,老婦人也無動於衷,阿難只能提著空桶走了。


回去後,阿難把經過和佛陀說了一遍,佛陀聽後示意阿難先坐下,然後又讓弟子舍利弗再去討水,舍利弗同阿難一樣,到了村莊便看到井邊有一位老婦人洗衣服,也作揖問道:“老人家,我可以向您討一桶水嗎?”


老婦人抬頭看到舍利弗心生愉悅,彷彿是看到了親人一般,高興地說道:“可以,我幫你打水!”不僅如此,水打好後,老婦人還給舍利弗拿了一些食物,讓他路上吃。


舍利弗拿著食物和水回到了寺廟,也將經過告訴了佛陀,阿難問佛陀為何如此差別。


佛陀開示道:“前世,這位老婦人是隻老鼠,它死在路邊被烈日整日暴曬。當時阿難是個商人,路過看到死老鼠,心中起了嫌惡之心,掩鼻而過;而舍利弗當時是個讀書人,看到死老鼠,心生憐憫,便順手捧了一把土,將其掩埋了。”


前世因,今生果。


別人今天所能擁有的,都是前世造的善業;你沒有得到,是你過去造的善業還不夠。


佛經上說:“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


世間萬法都是由心念所產生的,所以,無論何時都不要輕易去抱怨什麼,而是要學會心存感恩,慈悲待人,要有一顆隨喜的心。感恩和隨喜是消除抱怨的最佳方法。


要知道,帶著抱怨心做事,即使是好事,也無功德;常懷歡喜心行善,即使沒成功,也有功德。


每個人生活環境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機遇情況不同,所以活法也不同,所以,無論處於何種境地,都不要抱怨世態,不能放棄底線,不必嫉恨他人,以感恩,慈悲的心面對生活,生活才會充滿陽光。


心靈是一面鏡子,裡面裝著什麼取決於你面向哪裡。收起抱怨的心,讓心靈的鏡子照向光明,讓黑暗躲到角落裡,眼不見心不煩。


凡事都是優劣並存,多看好的一面,心就不會流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