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的這部戰爭電影腦洞大開,讓李世明被射瞎了一隻眼睛。


韓國的歷史劇有兩個極端,一方面不乏《思悼》這樣的精品之作,另一方面,大量忽視歷史事實,以意淫為背景的神劇也是比比皆是,比如最近所謂的大片——《安市城》。

根據韓國電影部門發佈的數據,《安市城》在韓國上映後已經連續2天蟬聯了該國單日票房冠軍,總觀影人數達到了98萬1144名,可見還是很受韓國人歡迎的。

韓國的這部戰爭電影腦洞大開,讓李世明被射瞎了一隻眼睛。


可別的不說,光是看了這部劇的簡介,就夠人吐槽的了——唐朝50萬大軍攻打安市城,城主楊萬春帶領高句麗將士與唐朝大軍進行浴血奮戰,死守88天。

What?50萬唐朝大軍?

要知道唐前期實行的是府兵制度,貞觀時,全國折衝府最多不過600餘個,其中上府兵1200人、中府1000人、下府800人,我們以平均每府1000兵計,唐太宗時期全國府兵也就是約60萬人,然後50萬都去打高句麗了?

這已經不是開玩笑,而是開出了國際玩笑了。唐太宗曾言“今中國強,戎狄弱,以我徒兵一千,可擊胡騎數萬”。你讓他老人家帶傾國之兵去徵高句麗,面子不要了?

韓國的這部戰爭電影腦洞大開,讓李世明被射瞎了一隻眼睛。


其實韓國人只要稍微查一下史料就知道了,唐太宗在公元645年親征高句麗時總兵力只有約10萬人,其中還有4萬人是水軍,其親自統領的陸軍只有約6萬人。

而當時的高句麗是個什麼概念?很多人可能覺得其不過東北一隅,有兵數萬就不錯了。這種想法可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高句麗在當時絕對是一個區域強國,而並非軟柿子。

韓國的這部戰爭電影腦洞大開,讓李世明被射瞎了一隻眼睛。


《舊唐書·地理志》所載:“高(句)麗本五部,一百七十六城,戶六十九萬七千”。這個數字還是高句麗滅國前的,再考慮到古時大量的隱沒人口,高句麗在鼎盛時期人口可到400萬以上。

後來的渤海國曾言:昔高麗盛時,士三十萬,抗唐為敵,可謂雄強,唐兵一臨,掃地盡矣。

由此也可見高句麗經常保持的軍隊就有30萬人,再加上戰爭時期的動員,在國戰中動員60萬人都問題不大。

韓國的這部戰爭電影腦洞大開,讓李世明被射瞎了一隻眼睛。


而且高句麗有個特點是喜好築城,在今我國東北和朝鮮半島北部構築有大量的山城,這遠非突厥這樣的遊牧帝國可比,這也給隋唐時期中原軍隊的進攻造成了巨大的困難。

不過貞觀時期的唐軍戰力強悍,雖陸軍僅有6萬人,但仍讓高句麗為之震顫。

在皇帝陛下的親臨督導下,東征的唐軍先後攻佔了建安城、蓋牟城、卑沙城、遼東城、白巖城等諸多高句麗重鎮,斬俘高句麗軍數萬人,唐軍兵峰直抵安市城下。

韓國的這部戰爭電影腦洞大開,讓李世明被射瞎了一隻眼睛。


不過此時唐軍的兵力可遠遠不是韓國電影《安市城》所言達到了50萬眾,據前文所述,陸軍不過6萬餘人而已。

一路勢如破竹的唐軍讓高句麗十分恐慌,於是調集了15萬大軍前來救援,光是這個數字就是唐陸軍的2倍有餘,可是跟唐軍打野戰,這不就是送人頭嗎?

唐太宗的部署是以1000餘精銳騎兵為誘敵部隊,誘使高句麗軍進攻唐軍大陣,唐大陣由李績率1.5萬名步騎兵組成,長孫無忌率精兵1.1萬側擊高句麗陣後,李世民則親率4000步騎兵在北山。

韓國的這部戰爭電影腦洞大開,讓李世明被射瞎了一隻眼睛。


兩軍交鋒,高句麗軍攻擊不克,防守不堅,迅速被精銳唐軍分割,光是被斬首就達到了2萬餘級,大量士卒逃散被俘。2天后,突圍無望的高句麗軍統帥率領剩下的近3.7萬人投降,唐軍繳獲馬5萬匹,牛5萬頭,鐵甲1萬領。

接下來就是安市城之戰了,由於唐軍曾在城外坑殺了3000戰俘,安市城的抵抗確實激烈,唐軍久攻不下也是事實。在寒冬來臨,糧秣即盡的情況下,唐軍也就撤軍了。

臨走前太宗還給安市城守將楊萬春縑百匹,楊萬春則登城拜辭。

韓國的這部戰爭電影腦洞大開,讓李世明被射瞎了一隻眼睛。


至於安市城之戰殺傷了大量唐軍?不存在的,據記載此次東征唐軍陣亡者一共不過2000餘人。而這次東征,唐軍失敗了?所謂失敗只不過是沒把高句麗打滅國而已,畢竟唐軍一戰滅國的戰例多得是。而戰場上的失敗還真談不上,因為唐軍損失並不大,而高句麗多個城池被攻下,兵員損失近20萬,也是慘的一批。

韓國的這部戰爭電影腦洞大開,讓李世明被射瞎了一隻眼睛。


至於什麼楊萬春射瞎了李世民一隻眼睛,只存在韓國人的意淫當中。一隻眼被射瞎了,李世民還心平氣和賜楊萬春縑百匹?那可真是開玩笑了。

另外最最重要的一點,高句麗跟你韓國有什麼關係?不過中國古代一地方割據政權而已。

韓國的這部戰爭電影腦洞大開,讓李世明被射瞎了一隻眼睛。

連發型都很韓國

電影中高句麗守軍一口一個思密達,這可真是開玩笑了。歷史上的高句麗跟如今韓國人的祖先是死敵,更不可能說韓語,倒是後期的高句麗漢化程度不斷加深,說漢語用漢字的情況很普遍。

所以什麼都不懂就拍意淫大片,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普天之下大概除了哈士奇國也只有思密達國幹這種亂認祖宗的咄咄怪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