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隆陽:種下“搖錢樹”,收穫“金果果”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保山市隆陽區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中,將產業發展作為帶動貧困群眾增收的有效途徑。隆陽大地上,隨處可見收穫的景象。田間地頭、工廠車間,老百姓收穫希望,幸福洋溢在臉上。

蒲縹柿子成致富“金果果”

甜柿成熟的季節裡,在隆陽區蒲縹鎮楊三寨社區,成片的柿子林裡掛滿了綠中有些透紅的柿子,柿農穿梭於林中,心中不免喜滋滋的,因為這些“金果果”將換來一張張“紅票子”。

保山隆阳:种下“摇钱树”,收获“金果果”

在楊三寨社區的西山紅甜柿子種植示範基地,一棵棵果樹枝繁葉茂、碩果累累,果農楊雲永正在自家的果園裡忙活,說起這些年種植甜柿給家裡帶來的變化,他總是喜笑顏開,“靠這個‘金果子’,車子有了,房子也有了,經濟條件更好了。”

西山紅甜柿種植專業合作社是隆陽區具有一定規模的甜柿種植專業合作社,自2009年成立以來,通過多年的發展,現已種植甜柿近2000餘畝,並帶動周邊貧困群眾發展甜柿產業,極大解決了貧困群眾增收難的問題。

保山隆阳:种下“摇钱树”,收获“金果果”

合作社採用“合作社+農戶+科技部門+基地”的運行模式,實現了生產銷售一條龍的訂單農業。“我們做合作社就是要為更多的柿農辦事,讓柿農增收,”西山紅甜柿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周雲說,“合作社把千家萬戶的小農生產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連接起來,在品種、面積上按照市場需求,指導柿農種植,與柿農簽訂收購合同,進行訂單收購。”

甜柿從無到有,從有到優,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歷史。2012年隆陽區成功申報“中國甜柿之鄉”,現如今,甜柿產業成為了當地農戶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科技助力 小山村種出“金芒果”

盛夏的潞江壩,驕陽似火。剛到村口,便見滿山坡的芒果綴滿枝頭,果農忙著拆袋、摘果,四處飄來陣陣果香。這就是潞江壩百花村,保山市芒果種植“第一大村”。

保山隆阳:种下“摇钱树”,收获“金果果”

7月是保山市潞江鎮芒果品種“帕拉英達”大量上市的時節,才是6月,果形、皮色均好的“帕拉英達”就吸引了大量外地客商前來收購。對百花村來說,這些芒果,是結在樹上的“黃金果”。

從1988年開始自給種植,經過30多年的發展,現在百花村是名副其實的”芒果村”,芒果已成為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小金果”。這與當地獨特的“乾熱河谷”氣候密不可分,它給熱帶水果帶來特別的生長環境,其果肉飽滿厚實、味香濃甜蜜。

當地果農李升和回憶,20多年前,這裡唯一的經濟作物是甘蔗,芒果種植面積還不到100畝。2000年前後,當地農民在相關部門的大力引導下,不斷調整優勢產業結構,熱帶水果才普遍興起。

保山隆阳:种下“摇钱树”,收获“金果果”

在田間地頭、在集市,隨處可以看到網絡銷售的村民。他們通過網絡平臺,將這些芒果銷往全國各地。

“現在我們的產量多了,品質優了,也通過電商渠道將優質產品推廣出去。只有建立起自己的品牌,才能使我們的芒果越種越優。”李升和說。

曾經的貧困戶羅自翔收著芒果,開心地說,“現在,我們一家人打理著20多畝芒果地,熱經所芒果專家每年會對我們進行技術指導培訓,像“無公害芒果栽培技術”、“芒果果實套袋技術”、“芒果病蟲害及其防治技術”等,芒果出產質量越來越好。去年我全家年收入12萬元,家裡建起了平房,買了車,還開了個小商店。”“黃金果”給他家帶來的不僅僅是生活的變化,更多的是滿滿的幸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