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情緒接近尾聲 中國平安是否迎來抄底機會?

全球市場持續大幅回調,A股市場也不能倖免。恐慌情緒下,一向抗跌的白馬股,藍籌股股價也出現大幅回調。

作為“最牛價值股”之一的中國平安一直備受投資者青睞,但2020年以來,中國平安股價回調幅度最高超過20%。股價從90元附近一度跌至60餘元。股價表現不佳,也令投資者對其信心下降。

恐慌情緒接近尾聲 中國平安是否迎來抄底機會?

而隨著近幾日全球恐慌情緒逐漸緩解,中國平安是否迎來新的底部建倉機會呢?

我們不妨看看以下幾個指標:

其一,從2月底開始,中國平安已經開啟了新一輪的回購計劃。

3月1日,中國平安公告稱,2月24日至28日期間,採用“2020年度核心人員持股計劃”(下稱為核心計劃)和“2020年度長期服務計劃”(下稱為長期計劃),買入公司A股股票,共計46億元。其中核心計劃共購得公司796萬股,成交金額為6.38億元;通過長期計劃共購得公司4,976萬股,成交金額約為39.89億元。長期服務計劃存續期為10年(核心計劃存續期為6年),期限長於核心計劃。規定參與員工需在退休時方能提出申請,激勵員工長期服務公司;參與長期計劃的員工達32,022人,覆蓋範圍包括公司高管及其他員工。主旨為強化內部激勵,提高核心人才長期留存。

其二,外資機構也開始增持中國平安。

中國平安在3月24日獲北上主力資金淨流入,淨買入規模達6.32億元。

近期摩根大通多次增持中國平安。3月10日,摩根大通斥資21.28億港元增持中國平安H股。不過,3月11日,摩根大通多頭倉位小幅地減持了一部分中國平安。

隨後在3月19日,據港交所信息披露網站“披露易”信息,摩根大通當日買入中國平安(H股)47734303股,以當日平均股價計,斥資33.99億港元。增持之後,摩根大通的多頭倉位持有中國平安19.15%的股份。這是摩根大通連續第二日增持中國平安。3月18日,摩根大通通過衍生工具增持中國平安,增持之後摩根大通多頭倉位持有中國平安18.51%的股份。

其三,財務狀況上看,中國平安業績依然非常堅挺。

2019年,中國平安集團歸母淨利潤和營業歸母淨利潤分別增長 3 9%和 18%至 1494 億元和 1330 億元,歸母淨資產同比增加 21%至 6732 億元。其中壽險業務是中國平安主要的收入來源。中國平安2019年年報信息顯示,壽險及健康險業務實現營運利潤889.50億元,同比增長24.7%,佔總營運利潤的66.9%。

恐慌情緒接近尾聲 中國平安是否迎來抄底機會?

險資入市再度寬鬆

值得注意的是,3月25日,銀保監會正式下發《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作為規範保險資管產品的綱領性文件,本次《辦法》旨在落實資管新規,明確三類保險資管產品的共性要求。

該《辦法》規定,保險資管產品中固定收益類產品投資於債權類資產的比例不低於80%,權益類產品投資於權益類資產的比例不低於80%,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產品投資於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的比例不低於80%,混合類產品投資於債權類資產、權益類資產、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資產且任一資產的投資比例未達到前三類產品標準。

此前,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表示,對於符合條件的保險公司,可以放開30%的權益投資比例上限。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指出,保險資管新規重磅出爐,這可能會給A股市場帶來長期資金。這次保險資管新規的出臺具有重大的意義,新規明確了產品投資範圍,禁止投資銀行信貸,但是可以投資非標和ABS,這也打消了之前市場的擔憂,保險資管投資非標債權,要求銜接資管新規,投資餘額不得超過全部組合類產品淨資產的35%,保險資管新規還放開了合格自然人購買,新規表示保險資管產品的銷售對象包括符合條件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這將會擴大保險資管產品的銷售範圍,而在銷售渠道方面也進行了拓寬,補齊了保險資管的短板。保險資產管理機構可以自行銷售保險資管產品,也可以委託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以及銀保監會認可的其他機構代理銷售保險資管產品,這相當於發放了一張新牌照,有利於增加保險資管產品的規模,保險資管產品在新規之下,可能會有更大的發展,同時為資本市場引進了長期資金。

不過,近年來,中國平安業績增速有所放緩。以其最核心的保險業務為例,中國平安2018年年報顯示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業務全年實現營運利潤713.45億元,同比增長35.1%。與此相比,2019年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業務營運利潤889.50億元,同比增長24.7%,增速下滑10.4個百分點。

對於當前中國平安的股價表現,有分析指出,目前仍舊是以市場恐慌性下跌為主,長期來看,中國平安股價表現仍然是基於業績和發展前景,價值投資者不必過於擔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