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頻繁熔斷,金融危機之下,美國財團如何對普通人剪羊毛

美股最近頻繁熔斷,金融危機在即。但最近美國爆出的新聞,卻是多位議員早就開始拋售股票,而且大財團們早就收到了風聲。

美國普通人的大部分理財份額都在股市中,這次危機,無疑會讓很多人的財產付之一炬。

但危機到來之時,為什麼遭殃的總是普通人?我們回望歷史,就會發現美國不是第一次這樣幹了。

1929年的大蕭條之時,大銀行和金融權貴早就知情,並且提前離場,而經濟崩盤的損失要由普通民眾來承擔。這次經濟危機就是一次典型的“剪羊毛”,具體請看下文,摘錄自《美聯儲傳》。


美股頻繁熔斷,金融危機之下,美國財團如何對普通人剪羊毛


最後的泡沫

1928年春天,聯邦儲備系統對股市中的過度投機表達了關切,並以加息的方式遏制信貸膨脹。貨幣供應的增加開始放緩,股票價格的上漲也隨之回落。可以想象的是,過熱的經濟本可以實現“軟著陸”。奎格利教授已經指出,中央銀行並不擁有實權,它只不過是其他人手中的牽線木偶。投機熱看起來即將退燒,但牽線木偶背後的操縱者開始有動作了,聯邦儲備系統讓形勢再次翻轉。

控制牽線木偶的那根線來自倫敦。即使聯邦儲備系統提供了長達7年的援助,英國經濟還是陷入了衰退,而黃金則持續迴流到美國。美聯儲儘管公開譴責過度投機,卻在此時功虧一簣,在1928年的下半年購買了超過3億美元的銀行承兌匯票,這導致貨幣供應增加了幾乎20億美元。羅斯巴德教授就此有以下評論:

正如我們已經注意到的那樣,歐洲發現因1927年通脹而帶來的收益已經消失,而歐洲人大聲吵嚷著反對美國的任何貨幣緊縮政策。1928年下半年的量化寬鬆阻止了黃金進一步流入美國。大英帝國再次面對黃金流失,而英鎊更加疲軟。美國不得不把最後的希望押注在歐洲能夠自行解決通脹政策帶來的必然後果。


美股頻繁熔斷,金融危機之下,美國財團如何對普通人剪羊毛


在聯邦儲備系統政策反轉前,股票價格實際上已經下跌了5%。現在,它們已經衝破天花板,從7月到12月份就上升了20%。可以肯定繁榮已經再現。

之後,1929年2月,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蒙塔古·諾曼再次訪問美國,並秘密會晤了美聯儲官員。他同樣會晤了財政部長安德魯·梅隆。關於這些秘密會晤的內容,迄今為止也沒有詳細的公開記錄,不過我們可以確定三件事:會談很重要;會談涉及美國和英國經濟;會談當事人認為不向公眾透露會談內容是最好的選擇。英美央行已經做出結論的猜測並非毫無道理,而央行的結論是泡沫——不僅在美國,更在歐洲——很可能不久就會破裂。不同於他們過去與之鬥爭的做法,現在是時候去退讓並讓泡沫破裂、讓投機者出局、讓市場迴歸真實了。正如加爾布萊斯說的:“從美聯儲的角度看,讓一切按照自己的規律去發展,也因此讓規律去承擔過失,那多好啊。”

梅隆更是言辭鑿鑿。赫伯特·胡佛這樣描述梅隆的觀點:

梅隆先生只有一個藥方:“清算勞動力,清算股市,清算農民,清算房地產。”他堅持認為,一個人發燒了,唯一的方法就是退燒。他說,即使是大恐慌也不見得都是壞事。他說:“它會讓體系中的腐敗部分被清理掉。高昂的生活費用和豪華的生活將不再是主流。人們會更加努力地工作,追求精神上的滿足。價值觀會得到調整,而有進取心的人將在碌碌無為的人群中脫穎而出。”


美股頻繁熔斷,金融危機之下,美國財團如何對普通人剪羊毛


(赫伯特·胡佛)

如果這已經成為梅隆、諾曼和美聯儲的共識,那麼他們會晤的目的就是確保“退燒”發生時,英美中央銀行能協調它們的政策。與其被經濟崩潰壓垮,不如指引崩潰的方向,並讓它儘量對自己有利。我們從來不知道這個猜測的劇本是否精確,不過隨後發生的事件證實了這樣一個觀點。

只給會員的提前預警

緊接著這次會晤之後,貨幣學家開始向他們金融圈子裡的同僚發佈預警信息,要求他們離場。2月6號,美聯儲建議其成員單位清空持有的股票。接下去的一個月,保羅·沃伯格在他的國際承兌銀行的年度報告中也給出了相同的建議。他解釋了做出這樣建議的理由:

如果脫韁的投機狂潮繼續蔓延開來,則最後的崩盤是必然的,而且不僅影響投機者本人,也會使整個國家陷入普遍的蕭條。

保羅·沃伯格是庫恩-勒布公司的合夥人,該公司有一份優先客戶的名單,其中有同道的銀行、富有的實業家、知名政治家和外國政府的高級官員。J.P.摩根公司也有類似的名單。按照慣例,這些客戶會提前收到通知,通知內容包括重大股票發行信息和比公眾購買股票價格低2-15個點的認購股份的機會。這是投資銀行維繫自己在世界事務上的影響力的手段之一。這些名單上的人都已經提前預知到了即將來臨的崩盤。


美股頻繁熔斷,金融危機之下,美國財團如何對普通人剪羊毛


約翰·D.洛克菲勒、J.P.摩根、約瑟夫·P.肯尼迪、伯納德·巴魯克、亨利·摩根索、道格拉斯·狄龍(DouglasDillon)——所有華爾街巨頭的傳記都吹噓這些人的“智慧”足以讓他們在華爾街股災前逃離股市。事實上,所有內部俱樂部的成員都得以逃過這場劫難。美聯儲、紐約主要大銀行和它們的大客戶之間形成的連鎖董事會中的任何成員,都沒有對隨後出現的華爾街股災表示吃驚。似乎智慧很大程度上受到這些人所處名單的影響。

給公眾的安慰消息

儘管船員們已經準備棄船,但乘客卻被告知這是一次令人愉快的旅行。總統柯立芝和財政部長梅隆依然積極地告訴公眾說經濟形勢比以往都要好。倫敦的約翰·梅納德·凱恩斯曾經積極發聲,認為聯邦儲備委員會對美元的管理是人類對貨幣的一次“勝利”。紐約的本傑明·斯特朗則在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豪華辦公室裡誇耀道:

聯邦儲備系統的存在是對類似貨幣利率引發災難的一種防範手段……在過去,心理狀態是不一樣的,因為金融形勢的現實也是不一樣的。如今,公眾恐慌導致的滅頂之災不太可能出現了。

公眾保持安逸的心態,而氣球繼續膨脹。現在是時候讓針更加鋒利了。4月19日,聯邦儲備系統在極端秘密的情況下召開了一次緊急會議。此後,《紐約時報》做了如下報道:

聯邦儲備顧問委員會緊急磋商

華盛頓會議充滿神秘色彩

聯邦儲備委員會及其下屬的顧問委員會的行動瀰漫著一種極端神秘的氣氛。顧問委員會的這次會議沒有提前對外公佈就秘密召開了,報社記者碰巧看到其中的一些人進入財政部大樓,這才發現了會議之事。即使在會議結束後,得到的也只是託詞性質的答覆……在財政部召開的會議進行期間,會場外設置了警戒,一大群記者被趕出了走廊。


美股頻繁熔斷,金融危機之下,美國財團如何對普通人剪羊毛


讓我們簡要回顧下蒙塔古·諾曼。他的傳記作者告訴我們,在他成為英格蘭銀行行長後,他的慣例是每年去美國幾次,儘管媒體很少關注到他的美國之行。旅行時他總是要喬裝打扮一下,穿著一件長長的黑色斗篷和一頂大大的寬邊帽,而且他還使用斯金納教授這個假名。

在這些不公開的旅行中,他邂逅了一位名叫W.C.溫特沃斯(W.C.Wentworth)的澳大利亞年輕人。60年後,溫特沃斯給悉尼一家名為《澳大利亞人》(The Australian)的報紙寫信,披露了這次偶遇:

1929年,我是牛津和劍橋運動隊的一名成員,隨隊去美國跟美國大學生隊打比賽。7月下旬,我們準備返程,於是,我和我們隊伍的其他隊友登上了紐約港的一艘小型客船(當然,那時候還沒有跨大西洋商業航班)。

一個同行的乘客是“斯金納先生”,我們隊中的一些人認出了他。他實際上是蒙塔古·諾曼,他剛剛結束了對美國中央銀行的一次秘密訪問,也準備返回倫敦,這是一次匿名旅行。

當我們告訴他我們知道他是誰時,他請求我們替他保密,因為如果他的行程細節被公開的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金融後果。自然,我們同意了,之後的跨大西洋航行中,他很坦白地向我們披露了很多東西。

他說:“接下去的幾個月裡將有一場震盪。不過不要擔心——它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8月9號,即在輪船上偶遇後的幾周,聯邦儲備委員會就收緊了它的寬鬆信貸政策,並把貼現率提高到6%。幾天後,英格蘭銀行也隨之提高了貼現率。這兩個國家的銀行準備金都開始收縮,伴隨而來的是貨幣供應收緊。同時,美聯儲開始在公開市場拋售股票。

這是一種收緊貨幣供應的方法。保證金貸款的活期貸款利率已經到了15%的水平,之後又攀升到20%。針已經插入氣球。


美股頻繁熔斷,金融危機之下,美國財團如何對普通人剪羊毛


鴨子晚宴開始

證券市場在9月19日到達高點,之後開始一路下滑。公眾仍舊沒有意識到即將“劇終”。之前過山車已經開始下行,但公眾認為它無疑還要往上衝。五個多星期裡,公眾在股市下行階段還是重度買入。在這期間超過100萬份的股票被交易。之後,10月24日,星期四,就像一群數量龐大的魚群因為看不見的信號而突然轉向一樣,數以萬計的投資人蜂擁而至去賣出股票。股票行情顯示系統徹底癱瘓。每個人都說市場已經跌穿底部。他們錯了。五天後,它才真正跌穿。

10月29日,星期二,交易所由於一邊倒的賣出而崩潰。根本就沒有買方。到交易日結束,超過1600萬股股票被拋售,大多數的成交價格就是買方報價。單單一天的時間,數百萬投資人破產。在持續下跌的幾個星期內,30億美元的財富煙消雲散。在12個月內,400億美元的財富消失。那些計算自己的賬面利潤並認為自己很富有的人突然發現自己一貧如洗。

硬幣都有兩面,有賣方,就有買方。已經把他們的投資兌換成現金和黃金的內幕知情人就是這場浩劫的買方。必須記住的是股票價格下跌並不一定表示這些股票有什麼問題。那些優秀的公司仍舊在派發股息,它們是很好的投資對象——以實際價格看的話。在這場大恐慌中,股價遠遠低於其應有的水平。那些手持現金的人用遠遠低於其實際價值的價格收購這些被低估的股票。巨型控股公司就是因此應運而生的,比如海豐有限公司(MarineMidland Corporation)、雷曼公司和公平公司(Equity Corporation)。J.P.摩根設立了名為標準品牌(StandardBrands)的食品托拉斯。就像鯊魚吞噬鯖魚,小型投機商成為大投機商的盤中餐。


美股頻繁熔斷,金融危機之下,美國財團如何對普通人剪羊毛


沒有證據表明華爾街股災的目的是為了獲利。事實上,有很多跡象表明貨幣學家採取了有力的措施來避免這場股災出現,如果他們不是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本來他們的努力已經見效。不過,一旦他們意識到股市的崩盤不可避免,他們就不再恥於利用自己的有利位置去賺錢。在這層意義上,富蘭克林·羅斯福的女婿柯蒂斯·多爾(CurtisDall)寫得很形象:“這是世界貨幣權力巨頭算計好的以公眾為對象的‘剪羊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