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12年後再升級,山東這些魯股被關注

“限塑令”12年後再升級,山東這些魯股被關注

原標題:財經速遞|“限塑令”12年後再升級, 山東這些魯股被關注

綠色發展概念持續釋放的當前,2020年,白色汙染治理迎來集中整治時刻。

最為代表性的是,時隔十二年後,升級版“限塑令”再度襲來。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以下簡稱限塑令),其中,對於一些地區、行業的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製品提出了禁止使用的要求。

這意味著,時隔12年之後,國內對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再次提出的新要求。

我們注意到,與12年前的“限塑令”不同,這次升級版的“限塑令”中,多次直接提出了“禁”字。從“限”到“禁”,一字之差凸顯官方對白色汙染的治理力度。

政策自上而下,地方版的“禁塑令”也緊跟出臺。

繼日前海南省生態環境廳發佈公告稱,《海南省禁止生產銷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名錄(第一批)》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外,正就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向社會徵集民意的濟南也在徵求意見稿中向餐飲營業者提出不得在經營活動中主動免費提供一次性用品的要求等等。

分析人士指出,國內“禁塑令”全面升級的當前,未來,隨著更多的地方政府持續跟進,國內的塑料袋製造企業將迎來新一輪變局。

來自天眼查數據顯示,若將經營範圍和行業分別限定在“塑料袋”和“製造業”,國內目前則共有14223家塑料袋製造公司。其中,浙江省最多,共擁有3896家相關公司。排名二、三的是河北省和山東省,分別擁有2167家和1603家企業。

當然,市場從來不缺乏政策之下“此消彼長”的片段。

對於升級版“限塑令”下的限制塑料製品而言,如同12年前一樣,如何積極地尋找相關替代品可能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對此,海通證券山東分公司一名人士表示,中國乃至全球限塑、禁塑戰如火如荼的當前,塑料的替代品將被催生,環保、綠色、可降解塑料產品將迎來新的發展空間。而這期間,那些具備一定體量的企業將在市場形成的過程中形成先發優勢。

事實上,這樣的跡象已經顯現。

就魯股而言,除具備卡紙生產能力的造紙企業太陽紙業、博彙紙業外,從事高檔裝飾原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的齊峰新材在日前回答投資者關於升級版限塑令話題時表示,擁有裝飾原紙、表層耐磨紙、無紡布壁紙原紙三大系列產品、600多個品種的這家企業也在積極研發新的用途的特種紙。

同樣,來自中國經營報的報道稱,“限塑令”再次升級下,替代性最大的白卡紙或將引發市場關注。而這期間,“擁有200萬噸白卡紙產能,產品市場佔有率約20%” 的中國紙業龍頭晨鳴紙業或被關注。

上述紙企引發外界關注的同時,新版“限塑令”也催生了生物降解塑料的發展空間,一眾魯股中,瑞豐高材正聚焦於此。

日前,該公司發佈公告稱,公司擬投資不超過3.2億元,在現有廠區內建設年產6萬噸PBAT(聚己二酸、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物)生物降解塑料項目。該項目建設週期15個月,預計於2021年6月30日前竣工投產,項目全部達產達效後,預計可實現年營業收入12億元、利稅2.5億元。

這表明,主要從事PVC助劑的研發、製造和銷售的瑞豐高材已將拓展到合成材料領域的瑞豐高材正致力於生物可降解塑料市場,進而培育新的增長點。

瑞豐高材聚焦於此的同時,齊翔騰達、聯創股份也擁有可降解塑料業務。

其中,早在8年前,靠中石化齊魯分公司、青島煉化,擁有豐富碳四來源的齊翔騰達就已經決定涉足這一領域。

彼時,該公司推出定增方案,擬向包括大股東在內的投資者增發募資約20億元,投建15萬噸/年PBS項目。

而聯創股份也擁有可降解塑料年產兩萬多噸。

我們注意到,魯股涉及改性塑料、生物降解塑料等相關產業的公司中,除上述企業外,還有賽託生物、國恩股份以及道恩股份等等。

而這些魯股未來走勢如何,市場正在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