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許可權改革後,富源集中審批事項,辦了好多事

行政許可權改革後,富源集中審批事項,辦了好多事

去年12月份,富源縣緊緊抓住全市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機遇,掛牌成立行政審批局,以行政審批制度和“放管服”有效銜接為突破口,縱深推進“一次辦好”改革,積極創建“關聯事項集中辦、劃轉事項一窗辦、進駐事項授權辦、投資項目幫代辦”模式,全縣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突顯成效。

多措並舉,助推改革進入快車道。據瞭解,為確保改革任務按時完成,時間節點不違時,富源縣採取多項措施助推改革目標不落後、工作任務不拖腿。抓組織領導。成立了以書記、縣長為組長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縣政務服務管理局,負責改革的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等工作。各有關部門實行“一把手”負總責、親自抓,確保改革的順利推進。抓協作配合。各部門增強大局意識,堅持部門利益服從全局利益,理順“審”與“管”的關係,逐步形成各負其責、密切協作的審管聯動新格局。抓劃轉到位。按照“編隨事走、人隨編走”的原則,從13家涉改部門劃轉事項153項,劃轉到位工作人員37人,人事劃轉做到了應劃則劃。抓職能歸併。按照“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有關要求,縣政務服務管理局梳理印發了劃轉事項清單、進駐事項清單、投資(項目)審批鏈條清單、企業“一窗通辦”鏈條清單、下放鄉鎮辦理事項清單等5張清單,做到“審批職能、審批人員、進駐政務大廳”3個集中到位,推動實現了“政務大廳之外無審批”,切實為企業和群眾提供“一站式集成服務”。

多頭並進,加快改革新步伐。富源縣政務服務管理局努力打造“審批最少、流程最優、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的政務服務和營商環境。截止目前,編制辦事指南249份,製作二維碼249個,減少提交材料167個、歸併交叉辦事環節36項、縮減辦件時間92個工作日。與13家涉改部門實現劃轉事項無縫對接,梳理關聯環節事項95件,系統授權到位25個,佔應授權28個的90%。完成政務服務事項管理系統新建、服務事項更新和縣、鄉、村三級網上政務服務大廳配置。統一申辦受理系統和辦理系統,完成系統內事項流程模板配置和34名辦理人員工號分配授權,開展項目辦理測試5件。加強互聯網+監管系統建設,完成監管事項承接認領995條,梳理檢查實施清單787條,推送六類數據信息11795條。

多枝併發,力保改革結碩果。富源縣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的順利實施,正式開啟了“一枚印章管審批”新時代,多枝併發,改革紅利碩果累累。政務服務“網上辦”。縣政務服務管理局實行“互聯網+政務”,全面推動企業和群眾辦事線上“一網通辦”,自開展審批事項以來,辦理審批業務182件;加強投資在線審批監管平臺運用,受理項目47個,完成事項審批56件,投資概算96.44億元。線下服務“大廳辦”。優化窗口設置,全面推動重點領域和高頻事項集中進駐政務大廳辦理,實現更多事項“一窗”分類受理,線下“只進一扇門”,大廳共進駐部門29家,春節收假後疫期現場辦理693件、諮詢458件、網上辦理1820件。投資項目“委託辦”。開闢審批“綠色通道”,設立投資項目代辦受理窗口,為企業提供諮詢服務和代辦受理服務,統一受理、審核項目單位代辦服務委託申請,全縣共受理項目代辦17個、投資概算30.87億元,其中:招商引資項目1個、社會投資項目16個。(王小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