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後,這7類老師會被淘汰,有沒有你?

疫情之後,這7類老師會被淘汰,有沒有你?

​疫情期間,越來越多的教師成為了“主播”,學會了網絡直播和在線批改作業。


重視素質教育,善於因材施教,才是未來該有的教師!


但是,也有幾類不願意接受或者不願意改變教學方式的老師,即將被淘汰...

01

被動接接受新技術的老師


今天的學生,是數字化時代裡生活的“原住民”,他們從小就接觸和使用這些數字化產品,體驗數字化環境帶來的種種便利。


作為教師,如果不正視這個現實,堅守在固有傳統的經驗上,那麼,就會被自己的學生和先進的技術遠遠地拋在後面。


於是,今天,教師首先要開放心態,和學生們一起擁抱新技術。

02

不懂得終身學習的老師


“互聯網+教育”對於教師來講,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如今,只要接入互聯網,海量知識就會撲面而來,無論是哈佛大學的課程,還是一線科研的成果;無論是視頻教學,還是線上答疑、討論;


無論是身處著名的大學城,還是在偏遠的小山溝,都能依靠互聯網的力量學習。


“互聯網+教育”,讓學習由“套餐”變成了“自助餐”,因材施教變成了現實,同時也為教師開啟了不斷深入學習的大門。

03

僅僅與學生“面對面”溝通的老師


互聯網時代,教師對學生的“言傳身教”已經發生了改變,如何更接地氣地與學生交流,如何更具時代感地“潤物細無聲”呢?


教師藉助互聯網不但可以實現教學信息和內容的遠程傳輸和資源共享,更重要的是能通過虛擬學習社區、在線社區,和每個學生進行更全面、更密切的互動和交流,這也便於教師深入瞭解學生需求。

04

只傳遞知識的老師


傳統課堂的主宰是教師,學什麼、何時學、怎樣學、學多深、學多快、學多少都由教師掌控,學習者無論如何都擺脫不掉被動接受的學習狀態。


真正的自主學習是由學習者自己能掌控學習的內容、時間、程度、進度、方式和節奏。

05

不善於教學時空設計的老師


在北京市東城區史家衚衕小學的天文館裡,關上燈,抬頭看,一個無垠的“星際世界”便展現在了你眼前,似乎觸手可及。這種虛擬再現必將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


伴隨好奇心而來的,是一個又一個問題:這是什麼星系?那個星球叫什麼名字?星球之間是如何和諧運轉的?


主動發問的過程,伴隨著主動探究,創造能力在不經意間養成。

06

只會交給學生標準答案的老師


在“互聯網+”時代,孩子們獲取知識和尋找“答案”的途徑、方式有很多,在這樣的時代,如果還卡住“標準答案”不放,則將毀掉孩子的創造能力。

07

不懂得用創造性的方式教學的老師


一位名叫薩爾曼·可汗的大學生,接到七年級表妹的求助:有幾道數學難題不知何解。


他隨即通過雅虎通聊天軟件、互動寫字板和電話,幫表妹解答了所有問題。為了讓小妹妹聽明白,他儘量說得淺顯易懂。很快,其他親戚朋友也上門討教。


後來可汗成立了非營利性的網站,用視頻講解不同科目的內容,並解答網友提出的問題,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可汗學院”。


薩爾曼·可汗是一位典型的以創造性的方式解答“難題”的“學生”;之後的網絡分享,更讓他名聲大噪。

希望大家能夠發散思維,不要拘泥於某一點,教育是國之根本,編隨著形勢和時代變化而改變,相信教師行業未來可期。


考教師證 關注深圳教師資格考試網就夠了閱讀原文 獲取更多教師資格考試信息 助你一次通過教師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