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的心事:我最大的恐懼是高傳染病毒

最近,世界前首富比爾·蓋茨身上發生了一次烏龍事件。

前些天,英國《太陽報》刊登一篇比爾·蓋茨公開信《新冠病毒面前人人平等》,文中列出14條新冠病毒帶給人類的教訓。

比爾·蓋茨的心事:我最大的恐懼是高傳染病毒

名人效應+時事熱點+心靈雞湯,三體合一,讓這篇文章立馬刷屏朋友圈。

之後,蓋茨基金會火速闢謠:假的。

比爾·蓋茨的心事:我最大的恐懼是高傳染病毒

雖然是烏龍一場,但其之所以能假亂真,某種程度上則是因為比爾·蓋茨長期以來對“全球公共健康”這一話題的高度關注。

早在2015年,他就曾預言:

未來的數十年裡,能夠殺死上千萬人的並非是自然災害,也不是人類恐懼的核戰爭,像大地震、火山爆發、小行星撞地球等這些發生概率是很低的。當今最大的恐懼是高度的傳染病毒。

當時有人認為他杞人憂天,但如今看來卻是未雨綢繆。

近日,當記者問及面對新冠肺炎,如果他是總統會怎麼做時,比爾·蓋茨嚴肅地回答:

“恢復經濟終歸是可以做到的,但人死不能復生。”

“有人建議我們可以兩全其美,這是非常不負責任的。”

在他心中,經濟固然重要,但公共健康更是至高無上。

而比爾·蓋茨及其妻子梅琳達·蓋茨創建的蓋茨基金會,一直在踐行這一理念。

作為世界上最有錢的人,在退休後,比爾·蓋茨的生活可以用三個字概括:捐、捐、捐

2019年11月,得益於微軟股價持續上漲,比爾·蓋茨曾重回世界首富之位。對於外界“重回世界首富有何感受”的提問,比爾·蓋茨表示:

“顯然我捐錢捐得還不夠快。”

比爾·蓋茨的心事:我最大的恐懼是高傳染病毒

在蓋茨基金會公開的《2020蓋茨年信》提到,過去的二十年中,蓋茨基金會總共捐贈了 538億美元。

而其中,用於全球健康項目的支出佔比29%。

此次新冠疫情下,蓋茨基金會先於1月27日宣佈提供500萬美元緊急贈款,2月5日追加贈款,承諾投入最高1億美元贈款,用於支持全球應對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疫情。

如此大規模捐款,足以證明他對於公共健康的重視。

這種重視,同樣可以從他的閱讀習慣中窺見一二。

比爾·蓋茨的心事:我最大的恐懼是高傳染病毒

比爾·蓋茨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書迷。

他曾在採訪中透露,自己每年大約讀50本紙質書,忙的時候每週同時看一到兩本,度假時每週多達四到五本。

比爾·蓋茨的父親在《蓋茨是這樣培養的》一書中,提到了他對知識的狂熱。

比爾·蓋茨痴迷閱讀。童年時期,他不顧餐桌就餐禮儀,邊吃飯邊看書。

成年後,雖然改掉了邊吃邊讀的習慣,但他閱讀書籍的種類越來越“怪”,用他父親的話說,“現在他感興趣的書籍越來越令人倒胃口”。

在他每年發佈的書單中,傳染病類書籍佔據重要位置。

比如2015年夏季,他曾推薦《免疫》,同年冬季推薦《滅絕:讓世界永除疾病禍患?》,2018年推薦《事實真相》……

而今天,我們要給大家介紹的,同樣是一本比爾·蓋茨非常喜歡的經典書籍《老鼠、蝨子和歷史:一部全新的人類命運史》。

比爾·蓋茨的心事:我最大的恐懼是高傳染病毒

這是一部解讀人類命運的經典著作。

作者漢斯·辛瑟爾從生物學和歷史學的角度,講述了人類的主要敵人“傳染病”從古代到20世紀的變遷史。

他從寄生現象入手,闡明傳染病不過是不同的生命形式之間的生存鬥爭。

同時,他認為傳染病對諸多重要的政治事件和軍事事件產生了巨大影響,進而塑造了人類歷史:

雅典瘟疫使雅典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敗於斯巴達;橫掃羅馬帝國的傳染病加速了羅馬帝國的滅亡;十字軍東征所遇到的困難,與其說是阿拉伯人的軍事力量,倒不如說是傳染病;因為傳染病,偉大的軍事天才拿破崙未能在歐洲建立全面的霸權。

對於現代人來說,這是一部警示之作,也是探討人類歷史與傳染病的奠基之作。

《老鼠、蝨子和歷史》的這一獨特視角,比當代最著名的歷史學家之一、全球史研究奠基人威廉•麥克尼爾1976年出版《瘟疫與人》早了41年,比普利策獎、英國科普圖書獎雙料得主戴蒙德《槍炮、鋼鐵、細菌:人類社會的命運》早了64年。

2019年12月,《老鼠、蝨子和歷史》中文版面世。此時,生活一片安寧,我們摩拳擦掌,對2020年翹首以盼。

但正如作者在書中的預言:

傳染病從未消失,只要人類的愚蠢和殘暴給它一個機會,它就會乘虛而入,重整旗鼓。

短短一個月之後,疫情席捲而來,令人措手不及。截止今天,新冠病毒已蔓延全球,成為全世界人類需要共同面對的敵人。

而《老鼠、蝨子和歷史》這本小眾類別的書籍,在此次疫情中成為焦點。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仲偉民教授在題為《瘟疫與人類歷史——傳染病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的演講中,引用了本書的一句話“人類總是以自我為中心來看待萬物。對蝨子來說,人類就是奪去它們生命的死亡使者”。

比爾·蓋茨的心事:我最大的恐懼是高傳染病毒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院文揚在《全球疫情“政治曲線”中的文明因素》一文中提到本書時感嘆:

烈火燎原,那些弱小孤立的文明,很多都在一場瘟疫之後就滅絕了,連隻言片語的記錄都沒留下;即使沒有滅絕,人口損失大半之後文明就此步入衰落。斐濟群島約15萬人口被一場麻疹消滅了4萬人,這不過是1875年一個近在眼前的事。

3月13日,這本書登上了“人文社科精選書單”。3月21日,它入選“第八屆書香昆明·全國好書書單”……

除此之外,《老鼠、蝨子和歷史》的火光也蔓延到了短視頻領域,b站up主“嘿哲學-吃書短視頻”用16分鐘全面解讀了本書。

比爾·蓋茨的心事:我最大的恐懼是高傳染病毒

如果你沒有時間和精力閱讀全書,可以到B站觀看這位up主的解讀視頻。

但如果你對傳染病史好奇,如果你想深入瞭解人類與病菌千百年的對抗共生,如果你想從另一視角審視生物進化史,我們仍然誠摯建議大家親自閱讀此書。

只有這樣,你才能真正明白作者在本書最後寫到的這句話:

我們通過傳染病,看到的是一個理想主義與野蠻主義並存的人類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