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這個耿直的老爺子,又說大實話:馬雲,你別吹牛了

曹德旺這個耿直的老爺子,又說大實話:馬雲,你別吹牛了

剛剛看了曹德旺懟馬雲的視頻,包括我也看了很多微博下面的評論。


曹德旺這個耿直的老爺子,又說大實話:馬雲,你別吹牛了

很多網友是特別氣憤,說難道那10億就不是人了嗎?是牲口嗎?其實我覺得這是大部分用戶的第一反應。


但是我理解曹德旺的本意,不是這樣子,他不是看不起大家的意思。只是說,他覺得馬雲說中國的13億市場那麼大這個事,有點對創業者的誤導。


因為實際上任何項目,都有你自己的核心目標,叫原點客戶群,或者說28原則嘛。


就是說你千萬不要按照13億人口來做市場規模、做預算啊、做計劃啊,實際上你真正的能覆蓋的,能給你做利潤貢獻的,就那一小撮人。100人當中有20人給你貢獻真正利潤,剩下那80人可能只是讓你維持生存而已,或者甚至就是薅羊毛而已。


這本來是一個商業的規律,我解讀一下:


80%的人對企業,只是維持了企業的生存,包括這80%的大部分人口,農村人口啊、四五線人口,實際上他們的消費,更多消費什麼呢?我們叫生存資料。什麼叫生存資料?很多人消費是為了活下去的生存資料,嚴格意義上來講,如果沒有國家的調控,他們是吃不起的,他可能也貢獻不了什麼利潤的。


你知道為什麼有物價局這一說嗎?是能讓所有人都吃得飽飯,這也是政府做的很大功勞。如果真是完全市場化運作,80%的10億人可能連新衣服都買不了。


很多人的對國家的稅收貢獻,其實遠遠低於國家各種基礎設施,比如交通、水電、醫療、教育普惠的平均成本。


從投資角度,很多人是“負資產” 雖然這會得罪很多人,但這是事實。


曹德旺的意思我理解,是說這80%的10億人消費的是生產資料,生存資料只是為了活著而不得不消費的業務。


比如說,他們難道都買汽車了嗎?中國汽車保有量才多少?


這是第一個我對他講話的理解:就是沒有任何歧視普通人口或者三四線城市人民的意思。


第二呢,就是剛才我開頭講過了,這80%的人口,10億的人口,其實未必對你有貢獻。


哪怕拼多多,拼多多講的還是一個資本故事,拼多多賺錢嗎?不賺錢啊,現在還在虧損呢。那如果真能賺錢,真正有貢獻的,還是那高端的,低端肯定賺不了多少錢。


曹德旺這個耿直的老爺子,又說大實話:馬雲,你別吹牛了


比如他有3億用戶,號稱3億用戶,你假設3億用戶的20%,6000萬,一人給你貢獻多少啊?給你貢獻100塊錢,哇,那不得了,那就意味著利潤很高了,可事實上呢,他們能貢獻利潤的客戶,不會超過600萬。


因為拼多多的營銷、供應鏈、平臺成本太高了,分攤下去,遠高於一個用戶對平臺的“利潤貢獻”。


所以大部分人、80%的人是消耗了企業的資源,你可以這麼理解。


我為什麼比較看好蘋果或華為啊?華為的崛起,是因為他放棄了低端機才起來的。你發現沒有?原來華為是專門和移動、聯通合作,專門做合約機的,虧得一塌糊塗。


那按照眾多網友的邏輯,我賣13億手機就能賺錢嗎?不一定。賣10臺手機賣了七八百塊錢,你沒利潤也沒用,你只是一個所謂的搬運工、搬磚。


但是現在華為賣了3千、4千、5千、8千,甚至最新的手機賣26000,是保時捷款最新的,賣26000,牛啊,那利潤有多高啊?


所以我覺得就是華為只是把目光、精力、資源,聚焦在那20%上面,他賺錢了,才走到現在這個規模。


貴不代表規模小。

對於我們做企業的創業者而言,你的目標要永遠盯著那些20%的人,哪怕你打的是三四線城市,三四線市場裡邊也有20%,二八原則。


鄉鎮裡邊有錢的人,就是鄉鎮鎮長,鎮長老婆,開小賣鋪的人,都有錢啊,當地鄉鎮的老師也有錢啊,就是瞄準他們,而不是瞄準那些無業遊民,無業遊民你能賺上他什麼錢?很難。


我為什麼喜歡曹德旺這個人呢?因為他說真話。


他曾經說句話引起個爭議,說到美國辦廠比在中國更便宜。的確是這樣的,他的故事已經被奧巴馬拍成電影了,叫美國工廠,而且確實讓當地的經濟得到了翻天覆地改變,也容納了十幾萬人的就業了,確實做到了,確實比中國低呀。


曹德旺這個耿直的老爺子,又說大實話:馬雲,你別吹牛了


大部分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認知來看一個人的言論,實際上在我看來,曹德旺是非常對的。


馬雲是我非常尊敬和崇拜的一個人,他的話就是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啊,鼓勵眾多創業者創業啊。但是我可以告訴你們一個事實:


80%的天貓商家、淘寶商家,都是血本無歸的、甚至是家破人亡。


沒有賺錢啊,因為頭部原則啊,淘寶上,有網友做電商的、做淘寶直播的、做淘寶店的,天貓店的,80%都不會賺錢,都是在虧錢。


曹德旺這個耿直的老爺子,又說大實話:馬雲,你別吹牛了

他只是在搞什麼呀?搞蠱惑,讓所有人覺得有希望。


實際上真正賺錢的並不多。我們經常講,牛人的套路是什麼呢?真話不全說, 假話全不說。他們很聰明,有些事他故意不說而已,只是曹德旺是一個耿直boy,什麼都說。


這是第二點,就是說我們的精力和資源要放在20%的用戶身上,才能賺到錢,否則賺不到錢。華為手機的崛起也證明了這一點。


相反,你看賣低端機的,有幾個活下來了?你想做農村市場的,你想賣超級性價比的,都很難。為什麼小米現在賣的手機越來越貴啊?因為它知道打低價思維是不對的。


包括我原來賣車的時候,賣10萬的車當時,那是在2004年左右,是最難的,我們叫艱苦奮鬥的小白領是最難搞定的,因為他們又讓你便宜,又讓你送東西,又動不動就投訴你。


你在他身上很難賺到錢,看起來賺到的錢,實際上最後你的服務成本、各種成本太高了。


當然,我不是歧視這些人。是這些人的生活習慣造成了他沒有錢,導致惡性循環。


P2P雖然不對,雖然騙了很多人錢,但是很多人就投了1000塊錢,還去操場上、到大街上、市政府門口靜坐,你就為了1000塊錢就去靜坐,你為什麼不想辦法賺2000塊錢去呢?


所以為什麼P2P不行啊?因為他賺的都是那些沒錢人的錢,所以導致不行。


相反你看信託、大的保險公司、大的私募基金,為什麼倒閉得少啊?因為他們賺有錢人的錢。


賺有錢人的錢才能賺到錢嘛,其實我覺得曹德旺講的是這一點。


就是說有錢人的錢才能賺得到,沒錢人賺不到的。即使你賺了100塊錢,比如說賣10萬塊錢車我只能賺6000塊錢,他可能讓你促銷,讓你打折優惠,讓你送倒車雷達,讓你給他的各種服務,各種維修,讓你虧本。


所以說,只要你賣便宜東西就陷入惡性循環。


奇瑞汽車你們現在還見到嗎?越來越少了吧,越來越便宜,奇瑞QQ沒有未來的。


所以說我覺得曹德旺老爺子告訴我幾點:


第一點就是說,大部分人其實為社會的稅收、為企業的生存,就是作為一個普通的10億用戶而言,你並沒有為中國的企業的盈利創造多少貢獻。


為什麼呢?因為所有的公路、所有的醫療、所有的教育,如果這個成本分攤下來,國家的稅收絕對入不敷出的,我可以百分百保證。


就是你對國家的貢獻一定比不過國家對你的補貼,因為我們公路要分攤的,我們的教育、我們醫療、我們這個公共交通、公共設施,高鐵、飛機這都是要全面公攤的。


分攤到你身上的錢比你為國家賺的錢少多了,你交的社保有多少錢?都是富人納稅養活你。話糙,但是理不糙。


第二點就是告訴創業者,我們不要把目標設定在13億,要定某個群體裡邊的,不管再小的群體,你都要定28原則,定20%,不要說得那麼大,沒意義。


支付寶你以為他能賺13億人的錢?不可能,真的不可能。全宇宙最大的工商銀行的都賺不了那麼多。哪怕我開了卡,我不用卡,對於銀行來講都是損耗,都是成本。因為你營銷成本可能50塊錢/卡,製作成本也要錢,但是你用這張卡你又不消費,這就是要浪費。


其實大部分人對銀行也沒貢獻的,你又不取錢,又不存錢,沒有存款,只借貸,或者說你只存款,不借款,對銀行也是負擔。


第三點就是有錢人的錢才能讓一個企業持久,不要想辦法賺窮人錢,思路不對。


大家做電商的可以反駁我,是不是80%的淘寶、天貓商城都不賺錢,我可以接受你們的證偽,這個肯定都不賺錢。


就我知道的,在女裝排名前幾位的都不賺錢,你想想你能賺到錢?太難了,最終都被阿里巴巴賺了。


阿里巴巴的財報告訴大家,它的淨利潤將近40%,比毒品利潤都高。為什麼呀?他賺到錢,別人沒賺到錢,他並沒有做到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他讓生意做的更難、更難做了,很多人都血本無歸。


所以說,還是我們的曹德旺老爺子耿直boy,我們這些老百姓可以向他學習,不要說動不動說現在小目標是先完成一個億啊,這些都是靠政策。


曹德旺這個耿直的老爺子,又說大實話:馬雲,你別吹牛了

我是張桓,你認可曹德旺的觀點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