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婆媳之間的矛盾,是可以這樣有利緩解

#情感話題解讀#帶您走進正向情感世界!我是你的情感解憂人,但,你一定要懂得放過你自己!

文章插圖:《婆婆來了》

原來,婆媳之間的矛盾,是可以這樣有利緩解

文 | 風停夜泊




01

“婆媳是天敵”這樣的說法,一直都存在,那在文章開始前想問一下廣大的讀者,婆媳為什麼是天敵?她們從來都不是仇人,為什麼卻演變成了這樣的極端關係呢?

女人嫁人前,都會和婆婆有過幾次或多次的接觸,在此期間,幾乎90%以上的婆媳都會顯得很融洽,而且彼此的默契在於一個共同的目的:

婆婆想兒媳能夠好好孝順自己,拿自己當做親媽一樣;

兒媳想婆婆能夠好好疼愛自己,拿自己當做親女兒一樣。

這樣的默契按常理應該是不謀而合的,閉眼想一下就是一片祥和的狀態,只是,為什麼在相處後,彼此都會認為自己看錯人了?

原來,婆媳之間的矛盾,是可以這樣有利緩解

而且,我們不難發現,婆媳矛盾越多的家庭,往往都處在婆媳共處一個屋簷的家庭中,整日相互的生活習慣、誰多幹了家務、誰把東西放的找不到了,照顧孩子的方式不相同,等等,這些看似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成了矛盾的根源。

尤其,還有雙重身份的男人,一邊是丈夫,一邊是兒子,當婆媳矛盾爆發時,男人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女人便在之前的矛盾基礎上增加了“吃醋”的勁頭。

兩個女人,導致夾在中間的男人好歹都是兩邊不討好,母親覺得兒子“妻管嚴”什麼都聽媳婦的,妻子覺得男人根本不和自己站在一邊。

原來,婆媳之間的矛盾,是可以這樣有利緩解

02

我聽過很多關於婆媳關係處理的講堂課程,都說婆媳矛盾如果夾在中間雙重身份的男人做的好,婆媳矛盾就會減少,曾經我也深信不疑,可漸漸地我發現,能夠完全通過自己就把矛盾解決掉的男人,實在是太少了。

更有甚者,明明自己想好了一切解決的好的方式,可實際操作起來後,發現兩個女人根本不按照套路出牌,也就應了那句“看花容易繡花難”。

人們總是在別人出現問題的時候,講解的或者出的主意都頭頭是道,放到自己身上屢戰屢敗,也百思不得其解。

原來,婆媳之間的矛盾,是可以這樣有利緩解

非常和諧的婆婆和兒媳,都是成對出現的,而且佔比非常小,那麼針對於諸多的婆媳矛盾,你要相信是無法完全消失的,只有緩解罷了,或者說能夠緩解這樣的矛盾已然不易,別奢望過多了。

前不久,一位讀者私信給我,告訴我他曾經一度的認為只要自己做的足夠好,自己的母親和妻子之間就會和諧,結果他發現,很多時候現實和自己想的真的完全不同,尤其共處一個屋簷,母親和妻子的矛盾每天都存在,他問我該怎麼辦?

我回答他:分開住。

後來,他和妻子搬離了母親的住處,從那以後他發現,妻子會時不時惦記母親,總張羅著去探望,而母親也一改從前的強勢,當妻子回去的時候,也不像從前那樣事事揪著妻子的瑕疵,並且,兩個女人也幾乎很少或者沒有像從前一起同住的時候那樣向自己相互告狀了。

原來,婆媳之間的矛盾,是可以這樣有利緩解

03

記得大約10年前,沙溢主演的一部熱播劇叫做《婆婆來了》,劇中的婆婆和兒媳矛盾就是不斷的升級,而且升級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婆婆帶著一大家子搬進了兒子兒媳的家中,剛住下來的時候還好,可沒幾天矛盾大爆發,最後搞得雞飛狗跳。

看過這部劇的人都知道,婆婆雖然可恨但也還是個好人,兒媳雖然嬌氣但也是天真無邪,但就因為同住,無論從代溝上還是從做事方式上,都存在著極大的差異。

但如果當初沒有住在一起,所有的矛盾大概不會發生也不會那樣激烈了。

看吧,很多時候我們在腦子裡固話概念裡,一直以為婆媳就是永遠的天敵,矛盾永遠都是巔峰的,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點小事,都可以讓彼此更加厭惡對方、埋怨對方。

但方式用對了,哪有什麼仇恨?

原來,婆媳之間的矛盾,是可以這樣有利緩解

婆媳之間的矛盾和所謂的“仇恨”,不過是兩代人的代溝問題,我想距離產生美這一說法,用在婆媳關係上最為貼切不過。

老年人有老年人的想法,年輕人有年輕人的習慣,所謂代溝雖然不是格格不入,但也很難融合,老人覺得應該受到年輕人的尊重,年輕人認為自己嫁人又不是為了委屈自己,這站在誰的一邊都是有自己的道理。

情感結語:

清官難斷家務事,雖然說婆媳關係最大的責任人,是那個雙重身份的男人,但最難的真的也就是這個男人。

而且事實證明,婆媳是真的不能住在一起,再好的婆媳也會有矛盾,化解不能,但緩解卻是可以做到,分開住的距離,總會為婆媳之間創造一些美,彼此的矛盾也是可以有利的減少。

你認為呢?

原來,婆媳之間的矛盾,是可以這樣有利緩解

情,是人在世間的煉獄。愛情也好、友情也罷,對的時間遇上對的人才能修成正果,若你認為文字能夠帶出的能量是正向的,並恰巧讓你喜歡,點擊右上方“關注”,和我一起探索情感的真諦!

今日探討話題:

你認為婆媳之間的矛盾,一般都來自什麼問題?歡迎談談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