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農業企業復工復產穩步走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季正是搶抓農時、發展農業生產的關鍵時期,也是抓好農業復工復產的起步之季,雖然目前還是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但無論在廣闊的田間地頭、產業園區,還是農產品加工車間、養殖基地,在春耕生產的重要時節裡,人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各項農業生產工作正在有序展開。

邯郸:农业企业复工复产稳步走

人勤春來早,農時不等人

一行行綠油油的秧苗,一排排整齊的蔬菜大棚,一個個忙碌的身影......近日,在魏縣仕望集鄉崔閣村扶貧產業園區記者看到,十幾名農民工人正在大棚裡種植優種甜瓜,該村建檔立卡戶王海英邊整理秧苗邊對記者說,春節過後,產業園區就已經恢復正常生產了,雖然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但季節不等人。“每天進入園區前,我們都會做好疫情防護措施,在園區種菜苗,一天下來就可以收入四五十元,這份穩定的收入讓我的生活有了保障。”王海英說。

“按照正常情況,每個大棚年收益在1萬元左右。”邯鄲華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經理胡瑞彬說,“公司已經投入資金30多萬元,從山東購入化肥、種苗等,現在已經種上20畝菜花和10畝甜瓜,後續準備栽種土豆、黃瓜、生菜、油菜等。”據該村支部書記崔明堂介紹,該園區佔地面積140畝,共120個大棚,帶動貧困戶60戶,現委託華瑞公司與明海種植合作社合作經營,由公司負責化肥、水電、工人等投資,合作社具體落實管理經營,經營利潤由雙方按比例分成,村集體得到利潤的2%。

在該縣沙口集鄉北辛莊村北萬畝現代農業示範園區,570畝密植梨正待萌發新芽,農民工人正在密植梨間修剪勞作,據瞭解,2019年密植梨園區全部間作了優種春紅薯,實現了密植梨與紅薯生產齊頭並進,秋後畝均增收3000元。今年,密植梨園區計劃增加套作朝天椒、菊花等作物,進一步提高生產經營效益,待明年密植梨掛果,進入盛果期後,畝收益可達萬元左右。

緊鄰密植梨園區,總投資近2000萬的食用菌大棚扶貧產業園區一期工程即將完工,工人們正在棚內鋪設通道。佔地165畝的100個食用菌大棚建好後,將由東代固鎮與河北綠珍公司合作經營,年產優質鮮銀耳600萬棒,產值5000萬元。公司、鎮村集體、入股就業建檔立卡戶、土地出讓群眾多方共贏,帶動東代固全鎮1121戶建檔立卡群眾入股受益,戶均年增收3萬多元。

春分前後,雞澤縣雞澤鎮龍泉村的辣椒育苗大戶張相波,在自家育苗基地開始育苗,撒種、覆土、插竹籤、苫蓋塑料小拱棚……張相波和鄰居們幹得熱火朝天,一派農忙景象。

去年張相波種了一百畝辣椒,今年打算再擴大規模。可剛過春節,疫情攪得人心惶惶。眼看農時來臨,張相波分析,去年辣椒貨源緊缺,辣椒價格暴漲,各大辣椒加工企業缺口仍然很大,雖然疫情讓各行各業都受到影響,但政府一直號召抗疫不能耽擱復耕,等疫情過去,今年的辣椒行情應該錯不了。

聽說張相波要育辣椒苗了,村民們都主動前來幫忙。在大傢伙的齊心協力下,一天的功夫,幾畝地的小拱棚已全部建完,白花花一大片很是喜人。“這塊辣椒苗地預計能移栽二百多畝,這還遠遠不夠。過幾天錯開時節,再育一部分晚苗,儘可能滿足各類椒農的需求。”張相波說。在幹活時他還特意發了一個小視頻,不大會兒功夫就有不少客戶評論點贊,他笑著回覆大家:“過了五一,咱們的苗就能‘綠’了你們的地。”

3月10日,位於邱縣新馬頭鎮東常屯村東的冷棚桃樹進入盛花期,朵朵桃花競相綻放。在其它大棚裡,技術人員和果農正在為樹木噴藥,為老枝受損的桃樹嫁接新品種。

正在為桃樹嫁接的技術員對記者說:“上面的老枝受損失了,幹了。再一個品種也落後了,把這個嫁接到底下,底下的丫活了這一季桃豐收後把它毛了(鋸掉)底下丫就上來了。新品種就接活了。也就是早帶一年果,不耽擱帶果時間。把這個削尖尖,削尖尖後底下這個坡茬,一對對好,跟樹皮對的很嚴實,這就活了。

邯郸:农业企业复工复产稳步走

創新工作方式,防疫生產兩不誤

針對疫情防控階段,不適合下鄉對農戶進行種植巡迴指導、現場培訓和集中培訓的現狀,魏縣組織技術人員採取靈活多樣的指導服務,充分利用微信群、短信、電話、電視宣傳等手段,廣泛開展在線指導、在線培訓、網絡答疑、電視宣講等活動,並及時開展農情調查,指導農民因地制宜、分類管理,打好春季小麥管理“第一仗”。大力推廣無人機植保技術,避免過多的使用人工,開展小麥綠色高產高效創建活動,項目區設在牙裡、雙井、邊馬三個鄉鎮20個村共計3.096萬畝,示範帶動全縣小麥向綠色節水高產高效生產方向發展,做好農業結構調整,確保全年完成調整任務。

在邱縣,面對當前疫情情況,縣域內農業企業迅速做出調整,在保障正常就業,收入不減的前提下,通過技術扶貧,提振貧困群眾增收脫貧的信心。據邱縣香城固鎮民康菌業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陳丙偉介紹,由於今年疫情的影響,公司本來銷往上海、北京高端市場的兩個菌類品種形成了滯銷,為解決這一問題,公司及時做出了調整,新上了四臺烘乾機,把這些滯銷的產品全部進行了烘乾保存。下一步,將準備利用公司的優勢,進行技術扶貧,讓貧困群眾真正掌握到種植食用菌的技術,達到獨立操作經營的目的,幫助貧困戶增收脫貧。

據瞭解,截至目前全市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共477家,復工企業455家,復工率為95.4%。農產品加工企業170家,其中148家農產品加工企業開工,復工率為87%。

邯郸:农业企业复工复产稳步走

多措並舉助力農業企業復工復產

疫情期間,受管控影響,我市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企業復工時間參差不齊,導致企業供應鏈運轉受阻,影響正常生產,如雞澤辣椒加工企業,因受餐飲市場影響,訂單大量減少,產能較同期減少60%以上。還有的企業不能復工沒有營收,但仍需支付工資、房租、利息等固定支出,部分企業出現現金流困難。此外,受疫情影響,農產品銷售渠道不暢,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大型批發市場關閉,肉、菜、蛋等農產品出現銷售困難。

對此,市農業農村局採取多種措施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採訪中,記者瞭解到,為有效解決企業復工復產過程中的實際困難,市農業農村局採取建立包聯企業工作機制,印發《邯鄲市農業農村局關於包聯企業及復工復產指導方案》,建立市縣二級農業農村部門與農業企業的全覆蓋包聯,切實幫助企業解難題、辦實事,有的放矢地開展包聯工作。每名縣級幹部包聯1-3家企業,相關處室包聯20家企業。截至目前,農業農村局縣級幹部包聯的55家農業企業全部復工;相關處室包聯的120家企業全部復工。

為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爭取信貸資金,該局向省、市有關部門推介信貸需求龍頭企業40餘家,目前有22家企業進入農業農村部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名單及信貸資金需求名單,獲得貸款超過11億元。其中五得利麵粉集團有限公司從建行、工行、農行等銀行獲得貸款10.5億元,華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從建行獲得貸款5100萬,河北光牌面業有限公司與中行達成貸款意向4000萬,邱縣銳馬面業與郵儲銀行達成貸款意向1000萬,奧貝斯食品有限公司與工行達成貸款意向300萬,目前正在走貸款手續。

為破解農產品運輸梗阻,該局聯合邯鄲市交通局、市公安局印發《關於確保“菜籃子”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正常流通秩序的緊急通知》,對裝載飼料原料、農用物資、鮮活農產品的運輸車輛,開具相關證明,納入生活必需品應急運輸保障範圍,簡化查驗手續和程序,切實落實運輸綠色通道政策。疫情期間,共印發了“菜籃子”產品生產經營主體“通行證”1252個、農資生產資料“通行證”2870個。

在幫助企業打通農產品綠色銷售渠道方面,利用邯鄲市農業農村局網站免費發佈農產品供應信息,通過“益農鵲橋”平臺,引導、組織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及時發佈農產品相關信息,高效開展產地產銷對接,先後幫助大名縣前勸善村銷售170噸聖女果、幫助復興區惠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銷售23噸飼料。

邯報融媒體記者 周聰

原文地址:http://www.zysbs.cn/html/zhoubian/handan/2020_03/25/4549452.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