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設安檢、配備警力,北京專門立法彰顯“以法護醫”決心


醫院設安檢、配備警力,北京專門立法彰顯“以法護醫”決心

醫院將建立安檢制度;對高風險就診人員陪診監督;公安機關在二級以上醫院設警務室配備警力……今天上午,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對《北京市醫院安全秩序管理規定(草案)》進行了一審。據悉,這是北京首次專門立法保障醫院安全。

一段時間以來,“醫鬧”、暴力傷醫事件一直牽動人心。2018年中國醫師協會發布的《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顯示:在中國,有66%的醫師曾親身經歷過醫患衝突事件,超三成的醫生有被患者暴力對待的經歷。有醫生現身說法,感慨“被踹幾腳、扇倆耳光”已習以為常。一些惡性殺醫傷醫案件,更是讓人觸目驚心。

在這種背景下,去年年底《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經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該法特別規定,“擾亂醫療衛生機構執業場所秩序,威脅、危害醫療衛生人員人身安全,侵犯醫療衛生人員人格尊嚴”都要受到法律嚴懲。如今,北京又專門出臺地方法,無疑釋放出嚴懲“醫鬧”的強勁信號。

醫院設安檢、配備警力,北京專門立法彰顯“以法護醫”決心

再具體來看,上述草案堅持“小切口”立法,全文共三十二條,細節十分紮實。其中明示了現實中常見的侵害醫務人員人身安全和人格尊嚴、破壞醫院安全秩序的七大類具體行為,任何人不得為之。同時在制度設計上,草案也提出醫院將建立安檢制度,高風險人員就診可安排治安保衛人員陪診監督,建立全市醫院安全保衛信息平臺等……簡要、明瞭、精細,具有比較強的針對性、可操作性,可以說是說清了法理、講明瞭是非,給醫院又上了一道道小而實的“安全門”,讓醫護人員也更加心暖、心安。

保護醫務人員,就是保護我們自己。這次疫情,也讓我們對這句話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白衣戰士們捨生忘死,以實際行動踐行了“疫情不退,我們不退”的承諾,以醫者仁心詮釋了責任擔當。當此之時,專門立法守護白衣戰士,傳遞的是堅決捍衛英雄的價值導向,更有助於進一步強化時下全社會尊醫重衛的氛圍,為白衣戰士創造長久的良好安全工作環境。

醫院設安檢、配備警力,北京專門立法彰顯“以法護醫”決心

當然,徒法不足以自行。就現實來看,有法必依、執法必嚴是必須努力的方向。眼下,很多涉醫事件中法律救濟渠道並不通暢,醫療機構以及部分執法者仍然存在息事寧人的心態,迫於輿論壓力、負面影響等,往往一再退讓。可殊不知縱容遷就,只會讓“醫鬧”者更加肆無忌憚,形成惡性循環。對此,相關方面必須積極行動,一旦發生傷醫辱醫事件,堅決依法從重懲治,絕不姑息,用法治剛性給全社會敲響警鐘。

疫情終會過去,但白衣戰士們的奉獻與付出我們當永遠銘記。近些天,全國各地以最高禮遇迎接英雄凱旋的場景,讓人動容。有法治護航,有真情相伴,期待醫患雙方能在每一個日常裡,相互關愛、攜手向前。

*本文由樹木計劃支持,長安觀察出品,首發在今日頭條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