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雲南普洱公務員考試申論技巧-古代經典名言積累

2020年雲南省公務員考試申論考什麼?怎麼備考?各位同學在申論的學習中總會遇到積累不足的問題,同樣一句話為何別人就能引經據典,而自己只能寫大白話呢?其實積累很簡單,比如一句話“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這句話誰都知道,當年在考場上做相關表述的時候出了這句話其他都想不起來了如果能在表述中加上這句話的出處實在《左傳》中豈不是與用同一句話的對手高下立判。這就是積累,簡單卻能帶來回報,現在將平時我們經常用的古代經典名言整理如下:


2020雲南普洱公務員考試申論技巧-古代經典名言積累


1、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管晏列傳》

強調了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築的決定作用,一方面物質文明對精神文明起決定性作用,另一方面精神文明反過來也會促進精神文明,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2、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論語》

跟道德高尚的人比,就有高的奮鬥目標,跟落後的人比,標準要求降低了,其所作所為就會越來越落後。

黨員幹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僥倖,要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念之害。

3、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不難於聽言,而難於言之必效。 ——明 張居正

關於政策、法律落實方面可以引用。

4、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論語》

幹活搶重的,有過失主動承擔責任。對別人多諒解多寬容,這樣就不會互相怨恨。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個人層面做法。

5、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

6、 不以一眚(sheng)掩大德

——《左傳》

評價一個人時,不能音位 一點過失就抹殺他的功勞。

7、人一之,己百之;人十能治,己千之。

——《中庸》

8、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 《韓非子》

不注意細節,不在小處消除隱患,最終必將釀成大禍。(道理論證)

9、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周易》

在積累力量(量變)的同時通過學習和實踐提高自己的判斷能力(質變的催化)。

10、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

——《孟子 梁惠王上強調實踐的重要性,凡事只有親身經歷了才有更深的體會。

11、物有甘苦,嘗之者識;道有夷險,履之者知。——劉基

12、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治失者在草野。

——漢 王充《論衡》

為政者要走出廟堂,到草野和江湖中去視察,聽取百姓的聲音。

1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西漢 司馬遷《史記》

14、法令既行,紀律自正,則無不治之國,無不化之民。

——包拯

包拯“以法律提衡天下”的法治主張及其執法如山的法治實踐,給後人提供了極為珍貴的歷史借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