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萬存銀行租房和貸款100萬買房,30年後有什麼差距?

放在以前,先不說一百萬這個詞彙是不是一組天文數字,但對當時的絕大多數群體而言,對於這個數字蘊含的體量,基本上連想都沒去想過。畢竟,早期中國的經濟並不發達,例如在某些地區出現個“萬元戶”,在影響範圍上基本都能傳得家喻戶曉。

到了如今,隨著經濟的騰飛,“萬元戶”、百萬富翁這種經濟上的譽名詞,早已被時代推進的洪流演變如常。對於目前的消費水平來說,100萬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但對於時下仍佔據多數的工薪家庭來說,100萬仍然是一個較大的追求目標。

而在家庭的消費去向中,無論是傳統觀念促成,還是財富增值慾望促使。時下,價格昂貴的房產,已經成為了家庭必要的剛需品。畢竟,在投資的市場上,普通人的選擇不多,要麼買房,要麼把錢存銀行。那麼,依照兩種投資選擇,以100萬為例,貸款100萬買房和100萬存銀行租房,在30年後誰好誰壞?

從現實層面來看,30年後兩個選擇有多大的差距,主要取決於未來30年房價可以漲多少。但是目前隨著國家的政策與樓市調控,房地產行業在未來的走向逐漸趨於穩定,短期內樓市整體不會出現大漲,也不會出現大跌。但從國家的長期發展方向入手,國家肯定是希望房子能迴歸到正常的居住屬性當中,30年很長,時間足夠改變很多東西。

100萬存銀行租房和貸款100萬買房,30年後有什麼差距?

貸款100萬買房

且不提未來房價的漲跌趨勢,以兩個選擇30年的生活質量優劣作為對比。

以首套房貸款利率上浮10%(5.39%)為例,100萬貸款30年的還款期限,沿用等額本息還款。在30年的還款過程中,每月需要還貸的數額為5609元,其中100萬貸款總共產生約102萬元利息,本息202萬元,再加上首付款總計302萬元。

在貸款買房上,明顯可以看到30年內,每月還貸帶來的壓力。但房子是用來剛需自住的話,明顯要比租房更有安全感,同時房子屬於不動產,在傳承上,自己將壓力抗下之後,不僅能給後代的成長提供更多生活上的便捷,同時也能免於沒有房子帶來的各類阻礙。

100萬存銀行

以大額存單作為存款選擇,利率按4.2%的收益率來計算。在收益上,100萬元每年能為自己提供4.2萬元的利息,在複利30年後,本息合計約為343.5萬元,但考慮到生活上存在的各類支出,暫不適用複利這種本息連存30年的計算方法。如果單是統計30年存款帶來的利息,本息合計為226萬元。

在租房上,假設租一套房每月3000元的房租,考慮到房租不是一成不變的,假設租金每年以2%的利率上漲。也就意味著,第一年的年租金為3.6萬元,第二年的年租金為36720元,在30年後年租金為63930元,當中30年期間共產生約146萬元租金。

在複利的方式下,除去30年的房租開支,手上本金還剩197.5萬元;在存款利息的方式下,除去30年的房租開支,手上的本金還剩80萬元。同時考慮到通貨膨脹因素,手上這些錢剩下的購買能力將大打折扣。舉個例子,時間往前翻30年,“萬元戶”可以做很多事,因為這個時期的物價不高,1萬元的購買力很強。到了現在,1萬元基本買不到什麼東西,如果往後翻30年,或許滿大街都是百萬富翁也說不定。

因此,對比以上兩個選擇,貸款買房雖然前期的還款壓力大,但到了30年後會比租房更有安全感。而把錢存在銀行裡選擇租房,雖然沒有還貸壓力,但在通貨膨脹等因素導致下,所需要面對的生活壓力會越來越大。

當然,對於兩種不同的選擇,只是基於數字上的推算,並未將其他風險因素考慮在內。誰好誰壞,在未來的變化中誰都說不準,要怎麼去選擇,我認為主要取決於自己所向往的生活方式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