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大學生“代刷”,中小學生找名師,線上學習更要講究方式


  隨著國內新冠疫情緊張情緒逐漸緩解,繼湖北外大範圍復工後,湖北省也正有序推進復工復產。不過全國各高中院校開學仍遙遙無期,據現階段消息多地都是繼續延遲,另行通知,而疫情相對較輕的貴州、新疆等,目前僅畢業班在做好防控措施後開始返校。


疫情之下大學生“代刷”,中小學生找名師,線上學習更要講究方式


  目前線上教學仍在持續當中,但卻出現了另外一種極端現象。


大學“代刷”,中小學找名師


 疫情之下大學生要上網課,中小學生也要上網課,從百度貼吧的網課吧中,卻反應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象,一是大學生代刷網課廣告,一是高中生求名師課程。


  透過表象不難發現其兩者本質的需求,歸咎其原因,大學生代刷網課需求多,是因為其強制性的與學分、學期末成績、畢業等等息息相關,但好的課程、喜歡的課程,又僧多粥少,選不到合適的課程,無奈之下,只能隨便選擇一門,應付了事。不想浪費時間,花上5-30元就可以輕鬆解決一學期幾十個小時的網課外加期末考試,無疑成為了大多數大學生的選擇。


  而對於中小學生而言,除了畢業班外大多數班級網課都是興趣類、擴展類,不願意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家長,自然是不會讓孩子在這段時間掉隊,而安排網課、線上補習種種。


  代刷網課的潛在危害


  代刷網課在大學生中普遍存在,雖一方面為大學生提供便利,另一方面也為參與刷課者帶來可觀的收益,但殊不知其危害巨大,不僅違反了“公序良俗”的原則,更損害了教育資源,並對學生課程成績的公平客觀性造成影響。


  其次拿錢不辦事的行為也比比皆是,更有甚者打著招聘兼職刷課的幌子,利用獲取的學生信息,並以學生的名義從多個網絡貸款平臺貸款,導致學生莫名背上了貸款。


  線上學習要講究方式


  大學生的“代刷”與中小學生的尋找名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並不是中小學生更愛學,而是家長的望子成龍的心態作祟,但有時候往往適得其反。


  信息傳播越來越快,碎片化信息讓人喪失深度思考能力,所以疫情前,家長都是極力限制和阻止孩子與網絡的過多接觸,但而今網課要上,作業要查要交,孩子有時候會藉著上網課的幌子,實際則是玩遊戲、追劇……成績提升自然更說不上。


疫情之下大學生“代刷”,中小學生找名師,線上學習更要講究方式


  互聯網並非洪水猛獸,任何事物都是雙刃劍,關鍵看使用的人。過去,父母輩通過看書報、看電視來了解社會萬象,而今數碼產品眾多,各種信息觸手可及,方便快捷。雖信息爆炸、良莠不齊充斥期間,但整體而言這是時代的進步與趨勢。與其一味的以“堵”的形式,讓孩子成長中遠離互聯網;或是以“篩”的形式,自己勞神勞力的過濾自己認為不良的信息,給孩子想看到的;其實兩者都不利用孩子健康成長,“堵”易讓孩子固步自封被時代拋棄,“篩”易讓孩子失去判斷能力。


  所以不如以引導的模式讓孩子更好的學習、利用互聯網:首先家長要陪孩子接觸網絡,就如同近期線上學習一樣,在缺乏老師的監督和引導下,無疑重任就落在了家長的身上;其次自我表率,家長是孩子第一個老師,若家長沉迷遊戲孩子勢必也會沉迷遊戲、家長沉迷網絡孩子也會在耳濡目染的情況下沉迷,所以家長一定要做好自我表率;最後引導溝通,孩子有好奇心,但自制力、鑑別力較弱,家長可以讓孩子接觸真實的、多面的信息,關注一件件的時事,但要提醒孩子,注意信息的來源、闡述、論證的過程,關注結論的合理性。以此來培養孩子分辨能力,從而讓孩子利用好互聯網這一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