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市出臺方案進一步加強河湖管理保護確保“每一條河湖都有河湖長”

本報3月25日訊(記者 張園 園 通訊員 時麗豔) 為進一 步加強河湖管理保護,近日,東 營市出臺《加快河湖治理進程 不斷提升河湖管理保護水平工 作方案》,提出縱深推進河長制 湖長制,從全面建立向全面見效 轉變,促進河湖治理體系和治理 能力現代化,持續改善河湖面 貌,讓河湖造福人民,努力打造 “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 河湖環境。 方案還提出切實做好重點 水利工程建設、著力加強農村河 湖治理保護、加快構建河湖管護 長效機制、努力打造一批美麗示 範河湖等四項主要任務。其中, 在重點水利工程建設方面,確保 2020年主汛期前完成小清河干 流及分洪道防洪綜合治理工程 及預備河、淄河、塌河、支脈河、 武家大溝、新廣蒲河等8條河道 治理主體工程。汛前完成水毀修 復工程、病險水閘除險加固工 程,開工建設抗旱調蓄水源工 程。 在農村河湖治理保護方面, 健全完善農村河長制湖長制組 織體系與制度體系,實現河湖長 制管理全覆蓋,確保“每一條河 湖都有河湖長”。發揮好村“兩 委”、老黨員及“民間河長”作用, 加強日常巡河巡湖檢查與治理 保護,明確農村河湖管理責任主 體和管護人員,建立健全農村河 湖管理維護、清潔保潔、巡河護 河等制度,確保河湖長制在鄉村 推進。以恢復河湖基本功能為目 標,實施河湖清障、清淤疏浚、生 態護岸護坡等治理措施,2020年 7月底前完成花官大溝清淤、淄 河故道治理工程,推進水系連通 項目,鼓勵村居開展近村溝渠美 化綠化,加快改善農村河湖整體 面貌。加快推進全市農村生活汙 水治理工作,建立完善農村生活 汙水治理長效管理運營機制。從 源頭上治理農田退水汙染,堅決 遏制農村河湖水汙染多發重發 趨勢。以保潔清潔為重點,突出 農村河湖亂堆問題治理,儘快徹 底解決農村河湖“四亂”問題。 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農村河湖 劃界,基本建立起農村河湖管理 長效機制和政策保障體系。 加快構建河湖管護長效機 制,深入推進河湖清違清障常態 化、規範化,加大管護力度,鞏固 河湖清違清障成果,堅決遏制新 增河湖違法問題。充分發揮河長 制湖長制管理信息平臺作用,加 強河湖日常監管。完善河湖基礎 信息和管理信息,建立“一河一 檔”臺賬,加快推進河湖岸線保 護與利用規劃編制工作。 在鞏固好“無違河湖”的基 礎上,2020年底前全市建成廣利 河、支脈河、溢洪河、神仙溝、東 營河、淄河、新廣蒲河、天鵝湖等 8條(處)美麗示範河湖,以點帶 面,示範引領。滿足安全要求,防 洪標準達標,增強水旱災害綜合 防治能力,提升沿岸人民群眾安 全感。落實生態要求,達到《山東 省生態河道評價標準》要求,具 備水源調度條件,最大限度保障 生態水量、水質達標,維持好河 湖自然生態。達到景觀要求,河 湖空間乾淨整潔,沿岸造林綠 化,結合地域文化合理打造濱河 (湖)景觀,基本達到水清、岸綠、 景美標準。具備宜遊條件,在符 合防洪要求前提下,適當搭建親 水便民配套設施,合理佈設健身 娛樂器材,實現宜遊能遊,增強 居民幸福感、獲得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