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提速工業互聯網發展,培植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

經疫情考驗,工業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2020年以來,我國多次提出加快新基建進度,工業互聯網恰好是新基建主要領域。工信部進而發佈《關於推動工業互聯網加快發展的通知》,培植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據測算,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增加值2020年將達3.1萬億元。

短短一月時間,我國迅速把口罩日產能從2月初約2000萬隻增至2月29日1.1億隻,彰顯中國速度,強力支撐中國戰疫,並源源不斷馳援全球各國,為全球戰疫貢獻中國力量。事實上,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口罩生產國和出口國,年產量佔全球約50%。由於口罩生產涉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聯動,我國能有如此神速,離不開深厚的工業基礎。

我國已在2010年成為第一製造業大國,截至2019年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形成獨立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而且,我國工業增加值已從1952年120億元增至2018年30多萬億元,按不變價計算增長約971倍,年均增長11%。

同時,我國口罩生產神速,也離不開工業互聯網加速。疫情發生以來,我國迅速建立國家重點醫療物資保障調度平臺,積極調動重點醫療物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復工復產;阿里防疫直採全球尋源平臺、海爾COSMOPlat新冠病毒戰疫供需平臺、用友防疫物資緊急採購需求發佈平臺等紛紛上線,及時準確聯通供需信息,實現高效協同生產、資源合理配置。

經過疫情大考,工業互聯網在口罩生產、調度等方面表現出眾,加速建設勢在必行。2020年以來,我國多次提出加快新基建進度,工業互聯網恰好是新基建主要領域。3月20,工信部進而發佈《關於推動工業互聯網加快發展的通知》,著力推動工業互聯網在更廣範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創新,培植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支撐實現高質量發展。

此前,國務院於2017年印發《關於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2019年首次把“工業互聯網”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工信部已發佈《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及推廣指南》《工業互聯網平臺評價方法》《工業互聯網網絡建設及推廣指南》等文件,力推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工業互聯網國家示範區等的建設,成果顯著。

以疫情為契機,我國在工業互聯網發展已有基礎之上,進一步提升其發展速度。按照工信部最新部署,我國將從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拓展融合創新應用、健全安全保障體系、壯大創新發展動能、完善產業生態佈局、政策支持力度等六個方面入手,由全國工信系統主管部門、四大電信運營商、各有關單位共同參與,加快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

從工業大數據視角來看,我國將利用5G等技術升級已有工業互聯網,推動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依託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雲平臺匯聚工業數據資源,深化工業大數據應用,從而充分發揮工業互聯網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連接優勢,實現跨地域、跨行業資源的精準配置與高效對接,支撐主導產業鏈做大做強,助力工信部門提升監管服務效率。

可以說,工業互聯網是工業數字化轉型,賦能工業企業加速流程再造、提升生產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助力工業協會、主管部門重塑產業鏈,提升全球價值鏈地位,支撐“兩個強國”建設。工業互聯網催生的工業數據,已成為工業全新的生產要素,激發出全新的生產力。寶武集團、海爾集團等工業企業已成為貴陽大數據交易所會員,深入釋放工業數據價值。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增加值規模2018年、2019年分別為1.42萬億元、2.13萬億元,佔GDP比重分別為1.5%、2.2%;預計2020年將達3.1萬億元,佔GDP比重為2.9%,同時可帶動約255萬個新增就業崗位。所以,我國工業互聯網不僅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更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