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單疫情防控知識產權ABS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成功發行

12家企業50項專利!

首單疫情防控知識產權ABS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成功發行

——中金浩助力深圳高新投構建知識產權專業化服務鏈條


首單疫情防控知識產權ABS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成功發行


2020年3月25日,在國家知識產權局指導下,深圳南山區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深圳市高新投集團發起的“南山區-中山證券-高新投知識產權1-5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首期疫情防控專項計劃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正式成立,本項目從立項到發行全程不到兩個月,涉及12家抗疫企業共50項專利,企業融資成本2.98%,發行規模3.2億元。本次發行以專利質押模式為參與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企業實現融資需求,為當前我國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攻堅戰做出了重要貢獻。


本次疫情防控專項計劃的底層知識產權為來自12家抗疫企業的50件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項目首期入池企業包括興森科技、開立醫療、海能達、菲鵬生物、創維數字、翰宇藥業、安智捷科技、麥科田生物、潤貝化工、康美生物、新綸科技、瑞沃德科技。專利主要涵蓋生物醫藥、醫療設備、醫用通訊和電子設備等領域。其中,深圳市興森快捷電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紅外測溫儀、熱成像等產品及服務為新冠病毒肺炎的檢測提供了巨大幫助,為早診早治爭取到寶貴時間;海能達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專業領域優勢,為抗疫醫療應急通信設備及系統提供幫助,賦能抗疫企業。本項目底層企業全部為疫情防控和治療物資生產相關企業,此次正式發行可以進一步改善疫情防控和治療物資生產企業現金流,降低疫情防控和治療物資生產企業資金成本。


多年以來,深圳高新投積極構建知識產權專業化服務鏈條助力知識產權與資本有效對接。作為中國知識產權融資服務領域的創新領跑者,早在2012年,深圳高新投就開展了第一筆知識產權質押業務,是深圳最早進入知識產權質押領域的金融服務企業之一。近年來,從探索開展知識產權質押業務,到牽頭成立深圳市知識產權投融資領域首個基金——深圳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深圳高新投正逐步構建起知識產權領域的專業化服務鏈條,搭建知識產權與資本有效對接的平臺。


截止目前,高新投已實現項目數579個、金額32.86億元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疫情期間,深圳高新投積極支持受疫情影響企業,已審批受疫情影響企業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共計41筆,審批額度共計10.32億元。


在探索知識產權證券化創新產品方面,深圳高新投通過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首單知識產權證券化項目,構建起知識產權證券化先行示範的“深圳模式”。針對此次疫情影響,“深圳模式”在南山區迅速推廣落地,惠及到南山區12家疫情支持相關企業。下一步,深圳高新投將繼續發揮知識產權領域的專業服務優勢,搭建政府、擔保、銀行、企業、專業機構等多方合作平臺,大力推進知識產權證券化“深圳模式”的複製推廣和落地實施,不斷放大創新成果,力爭惠及到更多創新型企業。2012年以來,北京中金浩從服務深圳高新投開展第一筆知識產權質押業務,到首單知識產權證券化項目,努力助力深圳高新投構建知識產權證券化先行示範的“深圳模式”,助力知識產權與資本有效對接。本次疫情防控專項計劃的基礎資產梳理和篩選工作於2020年2月正式啟動,北京中金浩受深圳高新投委託,組建專業團隊,在規定時間順利完成了12家抗疫企業50項專利的梳理篩選、風險識別、價值評估、動態監控、質押登記事務辦理等一系列知識產權相關工作。中金浩團隊工作組根據入池企業的知識產權情況、行業特點以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對上市公司及其他信息披露義務人的所有信息披露行為的規範要求,制定和實施符合項目特點的工作計劃。在堅決落實國家對本次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的同時,通過電視電話、互聯網、視頻會議等形式,與深圳高新投及相關企業積極溝通,持續推進專利價值評估等相關工作進度,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保障項目進度如期完成,賦能抗疫企業,助力首單疫情防控專項計劃成功發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