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有話說|未來十年,你的錢袋子可能會由人工智能“支配”

中國財管市場將實現跨越式發展,AI緩解“中產焦慮”

看過《西部世界》的人,都會感嘆人工智能技術的強大,可以讓用戶進入沉浸式的抉擇扮演體驗。

儘管這部劇裡面的場景短時間內比較難在現實生活中出現,不過,用人工智能精細化算法進行投資理財,其實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

根據目前已有的資料顯示,世界上第一個以人工智能驅動的基金Rebellion,預測了2008年的股市崩盤,並在2009年9月給希臘債券F評級,而當時惠譽的評級仍然為A。通過人工智能手段,Rebellion比官方降級提前了一個月。

目前全球上知名的金融公司都在發力這塊,比如富國銀行、美銀美林、富達國際、高盛、先鋒、嘉信、貝萊德等。當然,中國目前也快馬加鞭進軍該領域,目前一些頭部的金融公司均在發力。

人工智能的優勢不言可喻,可以憑藉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和深度學習能力,對歷史上各種經濟數據、市場數據甚至政策文本數據進行復盤,然後歸納、總結市場當中特有的運行機制和幾率,提供更多客觀的數據,能夠實時根據市場情況用算法調整投資策略,不斷地對投資理財決策進行修正。

而對於普通的投資者而言,我們沒有過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投資的評估上,也不願意支付鉅額的投資顧問費用,那麼勢必需要藉助工具——人工智能。

近日波士頓諮詢(BCG)聯合陸金所發佈的《全球數字財富管理報告2019-2020》中披露,未來整個財富管理市場資產管理規模實現25-50%的增長,讓各類機構實現15-30%的收入提升及25-50%利潤”,而這一切皆因技術演進帶來的組織形式、行業格局、市場趨勢的進化,正深刻影響財富管理行業全部鏈條。

毋庸置疑,智能化將成為下一個十年全球財富管理行業發展的最為重要的發展方向,併成為全球趨勢。而在全球範圍內受到此次新冠疫情的影響,無接觸服務需求劇增,包括財富管理行業在內的整個金融行業線上化與智能化進程都將加速。

資管新規下的中國財富管理市場正開啟全面轉型。中國財富管理機構面對市場轉型所需的專業化能力不足,同時大眾客戶投資理念不甚成熟、但愈發需要專業的財富管理服務,全球市場波動和不確定性加劇,這讓以AI為代表的智能化技術與工具在中國財富管理市場上獨具價值。

BCG在報告中指出,AI等智能化技術能夠在加速投資者教育、個性化的服務普惠大眾和實現更加穩健的風險管理這三個領域推動中國財富管理市場實現從缺乏人工投顧、到智能投顧普惠大眾的跨越式發展。

此外,中國有著龐大而迅速崛起的中產階層,將服務門檻大幅變低的智能理財,對於解決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國特色“4-2-2”式家庭的理財焦慮,滿足其對財富管理及中長期財務規劃服務的需求,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BCG認為,最近以新冠疫情為代表的黑天鵝事件頻出,所導致的劇烈金融市場波動,給專業投資者都帶來了極大的挑戰。此時,作為非專業投資者的普通大眾,更加需要專業、可得的投資顧問服務。

要實現個性化投資者教育、緩解中產焦慮,能深度瞭解客戶需求將是機構開展業務的基礎。以陸金所為例,陸金所通過KYC、KYP體系的超過400個標籤,已經可以實現平臺14個品類7000+產品與平臺4400萬用戶的精準匹配;獨家研發的KYI意圖預測模型系統通過10萬+神經觸點,已經可以動態識別和預測客戶的潛在意圖,為客戶提供更為個性和精準的金融服務。據瞭解,陸金所自2016年起已對超過4萬億產品與投資者進行了匹配,並累計對超過150萬人、300萬筆交易進行風險超配提示、攔截,涉及金額超過3900億元。

陸金所方面認為,智能化在中國的發展才剛剛開啟,目前的市場規模僅佔5%~6%,相信中國市場極有機會從過去缺乏人工投顧躍升至去人工化的智能時代,實現跨越式發展。(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