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一畢業就回老家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些一畢業就回老家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你問過自己這樣的問題嗎?對畢業之後的選擇,去大城市奮鬥,還是回到家過相對安逸的日子?


這是一個無解的選擇題,每個人只能根據自身客觀情況,理性抉擇。


那些一畢業就回老家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些一畢業就回老家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週末發了一條和朋友去玩的朋友圈,高中同學小慧給我留言,表示羨慕廣州豐富多彩的生活。


小慧一直很聽她爸爸的話,從她給我的印象就是她爸爸很嚴厲,她從來不敢反抗她爸爸,但是其實小慧骨子裡又有點叛逆,高中揹著她爸偷偷談戀愛,後來被她爸發現了,很慘烈的分手了。


大學畢業後,小慧就聽她爸爸的話,回老家考進了鎮上的小學,當了一名小學老師。


她說:“其實我也不知道我想要幹嘛,那就聽我爸的,當個小學老師挺好的。”


回去沒多久,小慧開始懷念城市的生活,家裡很清閒,可是也很無聊,到了晚上九點多,周圍就很安靜了,更沒有夜生活之說。


學校裡也沒有幾個年輕的老師,都是已經結婚生子的老師,和她們也沒有共同語言,小慧喜歡熱鬧,愛玩愛鬧,但是她又不敢反抗她爸爸為她安排的人生。


小慧說,在老家待久了,人也變得如同溫水裡的青蛙,什麼鬥志都沒有,每天盼著早下班,下班後卻不知道幹什麼,因為周邊的人都是這麼過日子。


其實替小慧做選擇的不是她爸爸,而是她自己不想選擇。


她嚮往大城市的熱鬧繁華,可是又害怕大城市的的艱辛和壓力,所以就乾脆讓別人來替她選擇。


人生美好的地方在於,你經常需要自己做出選擇,這有點冒險,卻趣味橫生。


世間道路千萬條,沒有哪條路是唯一的一條,許多時候,大城市又或者小城市也不過就是圍城,真正應該選擇的,應該是自己能接受的,最適合自己的。


說到底,在哪裡生活都一樣有苦有樂,有遺憾、有抱怨,只是,

請不要再以父母為藉口,因為,無論人在哪裡,你都可以盡孝。


那些一畢業就回老家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些一畢業就回老家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丹丹大學畢業就去了深圳工作,野心勃勃的表示要在深圳幹出個人樣讓我們看看。


她拿到了一家廣告公司的offer,實習期工資四千,轉正後六千,住著狹窄的出租房,每天擠著早班地鐵,活脫像沙丁魚罐頭,六千的工資生活過得緊巴巴的。


丹丹說:“深圳是一座加班的城市。”


丹丹見過24小時的深圳,加班是常態,每天下班都累得精疲力盡,都說世界上同一款父母,同一款媽媽,父母是最見不得孩子吃苦的。


每次打電話就是:


“工作不順心,就回家吧”


“家裡有熱飯熱菜,還有人等待”


“在家裡至少不用交房租。”


丹丹想:沒事,我還可以再堅持下,哪個年輕人不是這樣過來的呢?


直到有天,丹丹爸爸打電話說她媽媽高血壓犯了,在醫院住了一星期,怕影響她工作,沒敢告訴她。


丹丹爸爸心疼丹丹媽媽,想讓女兒回來看看老伴,丹丹瞬間淚如雨下。


她一年到頭難得回家一次,家裡的情況只能通過電話瞭解,媽媽住院一星期了,自己什麼都不知道。


擦乾眼淚就寫了一張請假條交了上去。


半小時後被退了回來,不予批准。


丹丹去了經理辦公室一趟,出來後就遞了辭呈上去,當天就收拾好東西回家了。


丹丹說:總是說讓父母等著,等著我賺好多錢,等著我給你好生活,他們有多少時間可以等呢?我不想以後後悔,趁現在他們還在,就多陪陪他們。


現在丹丹在在家裡找了份不錯的工作,工資有五千,每月除去開銷,還能存下一筆錢,每天回家和爸媽吃吃飯,放假就和爸媽出轉轉,丹丹表示很享受現在的生活。


那些一畢業就回老家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些一畢業就回老家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剛畢業時,阿杰的父母希望他回家工作,憑他父母的人脈,也能在家鄉為他找一份很不錯的工作。


阿杰不想在家鄉過這種一眼可以望到頭的生活,他喜歡挑戰,喜歡大城市的包容和可能性,他決定留在廣州工作。


剛開始幾年,他在廣州努力奮鬥,升職,加薪,然後自己開始創業,27歲那年,他接到家裡的電話,最疼愛他的爺爺去世了,他沒能見到爺爺最後一面。


阿杰回到家參加爺爺的葬禮,他的媽媽哭著讓他回家工作,過安定的生活,他的爸爸只是抽菸,一言不發。


那一刻,從未有過的內疚讓阿杰痛苦不堪,他甚至已經想要放棄在廣州的一切了。


第二天一早,阿杰爸爸對他說:“去做你想做的吧,我和你媽還沒老呢。”


阿杰當時眼眶就紅了,他心裡暗暗發誓,再過兩年,一定要把爸媽接到廣州一起生活。


回到廣州,他更加努力工作,終於,在他30歲那年,在廣州買了一套房,把父母都接來了廣州,一家人終於可以一起生活。


現在,每天晚上阿杰都能和他的父母在一起,而他的父母也開始融入到廣州的繁華,開始享受到在小縣城裡所沒有的快樂。


而他沒有失去他的事業、他的自由,也沒有失去他的父母。


真正的孝順是互相理解,爸媽理解你的夢想,你也該懂得爸媽的牽掛。


每個選擇都是不同的人生,每個選擇都有不同的風景和痛苦。


生活最殘酷的一點就是,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而無論你怎麼選,都不會有讓你內心非常滿意且還不費力的選擇。


那些一畢業就回老家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些一畢業就回老家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有人說:父母在不遠游。也有人說:生活不止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有人說:父母尚在,談什麼詩和遠方?也有人說:好男兒應該志在四方。


有人說:落葉要歸根。也有人說:不能讓父母保護我們一輩子,要自己闖出一片天地。


有人說:人生最遺憾的事情就是,子欲養而親不待。也有人說:你沒有財富和地位,怎麼去贍養父母?


有人說:父母不求你多富貴多成功,只求你常回家看看。也有人說:要讓自己成為父母的驕傲。


生活要向前看,總是回頭看的人是走不遠的。


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未來變得更好還是更糟,誰說了都不算,只有你自己努力實現了才知道。


畢業後是留一線大城市,還是小城市或回家鄉,這肯定是一個各有利弊的問題。


大城市不只是燈紅酒綠,小城市的生活也不見得就平淡如水。


選擇大城市你就要遵循它的規則,適應它,融入它。


迴歸小城市不是退縮,是選擇了家庭、陪伴。在這裡你還可以奮鬥,這裡凝固的人群體系,穩定而踏實的情感。


無論是選擇留在北上廣還是回家,都取決於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選擇沒有對錯,望不負於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