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大學:百年前,我和哈佛是一家

01.

耶魯從何處來

耶魯大學:百年前,我和哈佛是一家

美國早期是英國的殖民地,很多大學都是當時的殖民者為了傳播宗教信仰、穩固殖民統治而建立的。耶魯大學也不例外,它是美國曆史上第三所建立的大學,第一所是哈佛大學,建立於1636年,第二所是威廉瑪麗學院,建立於1693年。


在17世紀 40年代,康涅狄格的殖民地教士們建議開辦一所學院,用於在當地培養牧師、維持歐洲的教育傳統。1701年10月9日,康乃狄格殖民地法院通過了《自由建立大學學院法案》。很快,有10位基督教公理會教士在其中1位拉塞爾教士的書房中相聚,每個人把各自帶來的藏書,共計40本放在桌上,並鄭重地宣誓:我為大學的創建而獻上這些書籍,耶魯大學就這樣成立了,而這10位教士,也被公認為耶魯的創始人。值得注意的是,他們都是來自哈佛大學的校友,這也昭示了這兩所美國最古老的大學之間必然要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耶魯大學最開始成立時,並不叫做“耶魯”,而是被叫做

“大學學院” (Collegiate School),並在1716年正式搬到了紐黑文市。與此同時,哈佛大學的第六任校長英克利斯·馬瑟與學校神職人員之間出現了觀念上的分歧。英克利斯辭職之後,他的兒子兼同事科頓·馬瑟請求繼任校長,但他的請求屢遭拒絕,於是馬瑟父子轉而進人大學學院工作。科頓·馬瑟幫學校與伊萊胡·耶魯取得了聯繫,請求他為學校提供經濟幫助。耶魯是一位成功的威爾士商人,時任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代表。他向學院捐助了9捆貨物(出售所得超過560英鎊)、417本書,還有一幅英王喬治一世的肖像。為了感謝耶魯,科頓·馬瑟提議將學院名字變更為耶魯學院。


19、20世紀,一批專業性更強的學院的建立,使得耶魯成長為一所真正意義上的大學:1810年的醫學院、1822年的神學院、1824年的法學院、1847年的藝術和科學研究生院(並於1861年授予了美國曆史上的第一個博士學位)以及1869年的藝術學院等等。1887年,耶魯學院在校長蒂莫希·德懷特五世的帶領下,更名為耶魯大學,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綜合性大學。


耶魯大學:百年前,我和哈佛是一家


02.

與哈佛的恩恩怨怨

耶魯大學:百年前,我和哈佛是一家

耶魯與哈佛,一直以來都是“友好的對手”。在前文中我們提到,耶魯大學的創辦者們其實都是哈佛大學的畢業生,而他們之所以想要另外開辦一所新學校,正是因為哈佛的辦校理念,逐漸從宗教統治演變為學術自由,並開始大力發展自然科學教育,而這恰恰是虔誠的清教徒們不願意接受的。可以說,耶魯大學的創辦是為了維護宗教的聖潔,自成立起,耶魯就要求學生們必須住校,嚴守校規,系統學習古典文學和神學,必須到教堂做禮拜。直到1823年,耶魯才開始出現世俗化現象,到1926年才不強制要求師生們做禮拜,1968年才開始聘用女教師,1969年才實現男女合校。


此外,兩所學校在課程設置上也各有立場。19 世紀初,面對自然科學和工藝技術快速發展,美國大學的古典學科受到了很大沖擊,哈佛大學通過多次課程改革,已經奠定了堅實的自然科學研究基礎,並實行了課程選修制,而耶魯大學對哈佛的做法嗤之以鼻。1827 年,時任耶魯大學校長的傑裡邁亞·戴組織了一次大型研討會,討論是否應該淘汰那些古典學科,並形成了著名的《耶魯報告》。報告指出:大學教育必須提供心靈的訓練和修養,每一門古典學科都具有心靈訓練和教養的獨特功能,而職業技術科目則沒有這項功能。《耶魯報告》充滿著保守的色彩,散發著古典的氣息,也確立了耶魯大學守護傳統的自由教育風格。耶魯大學從 19 世紀 40 年代才開始漸進保守的課程改革,在本科教育階段增加了微積分等知識,古典語言如希臘語和拉丁語雖然減少了課時,但一直是保留學科,修辭、邏輯和精神與道德哲學課程的要求基本上沒什麼變化。

耶魯大學:百年前,我和哈佛是一家


不過學術方面的迥異已是舊事,雖然風格不同,但兩所學校都用高質量的教學成果為社會貢獻了巨大的價值。而今,兩所學校似乎更願意在體育運動上一較高下。橄欖球是美國人最愛的運動之一。哈佛大學的深紅橄欖球隊(Harvard Crimson)與耶魯大學的鬥牛犬橄欖球隊(Yale Bulldogs)每年都會舉辦橄欖球賽,簡稱“The Game”。比賽在哈佛所在地波士頓和耶魯所在地紐黑文之間輪流舉辦。無論雙方球隊各自的戰績如何,這場球賽總會吸引大批學生、教師和校友觀看。


雖然耶魯與哈佛橄欖球賽非常有名,但耶魯與哈佛的賽艇比賽才是兩所學校之間最早的比賽。第一次耶魯與哈佛的賽艇比賽與1952年8月3日舉辦,比橄欖球賽要早辦23年,是美國曆史上最早的大學之間的體育比賽。就像橄欖球賽一樣,賽艇也是兩所學校之間每年都會舉辦的比賽,比賽地點在康涅狄格州新倫敦附近的泰晤士河。


耶魯大學:百年前,我和哈佛是一家


03.

住宿學院與院長茶會


和很多學校一樣,耶魯大學也有自己獨特的校園文化,其中最讓人稱道的,就是住宿方式。耶魯本科學生住宿方式很特別:通過抽籤的方式,新生被隨機分配到一個住宿學院,並且整個大學期間,都屬於這個學院。這聽起來是不是很像哈利波特的故事情節?目前,整個住宿系統共包含

12所住宿學院,每個學院均以耶魯大學歷史上的重要人物、地點,或著名校友而命名。住宿學院的形式,使得學生在享受整體學校文化、學術資源的同時,又能感受小規模學院的凝聚力與親密感。


每所住宿學院都有一位院長、一位教務長、隸屬於該學院的教員,以及常駐的工作人員。每個學院建築也各具特色,幽靜的庭院、公共休息室、會議室、教室、餐廳等一應俱全;此外,有的學院還有自己的小禮堂、圖書館、壁球室、檯球桌、咖啡店、暗房等。耶魯大學的每所學院均會舉辦各自的研討會、社區活動等等,而且大多數活動都是對其他住宿學院的學生開放的。


每所住宿學院的院長,通常是資歷較深的教員。院長攜其家屬住在學院裡,與學生一樣在食堂就餐。作為住宿學院的首席行政官,院長會給予學生學術和生活上的建議或意見,也會負責學生的人身安全。此外,院長還會牽頭組織學院裡的各項活動,比如舉行院長茶會、娛樂活動、聚餐等。其中,院長茶會是最為有趣的一項活動。


院長茶會是由院長們舉辦的階段性的下午茶聚會。你可能會在電視上看到著名的政治家、企業家、作家或是影星,卻未必有機會與這些傑出人物見面或是交流。不過,來到耶魯,說不定就會在某場院長茶會上親眼看到某位大人物。院長茶會為學生們提供了私下認識成功人士的絕好機會。與那種非個人的大型講座與演講不同,學生們可以見到成功人士,問問他們是什麼給了他們動力,他們在關注些什麼,或者怎樣才能進入他們所在的領域。這些對於學生們而言,都是很寶貴的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