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成都市雙流區融媒體中心“融”出最強音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成都市雙流區融媒體中心全員應戰,用鏡頭定格大愛,以筆觸彰顯擔當,在內容生產上“融”出精品,在隊伍建設上“融”出精英,為雙流抗疫“融”出最強音。

戰“疫”,成都市雙流區融媒體中心“融”出最強音

“融”入疫情 吹響戰“疫”集結號

“關鍵時刻,媒體人不能缺席,一定要發揮媒體融合優勢,做好宣傳,發揮輿論引導作用。”在1月24日的疫情防控宣傳工作部署會上,雙流區融媒體中心主任徐麟發出動員令。

自疫情發生以來,雙流區融媒體中心領導和一線採編人員從大年三十起全部取消休假,策劃、採訪、編輯、平媒、視覺、製作等12個部門全員上崗待命。

戰“疫”,成都市雙流區融媒體中心“融”出最強音

區委常委、宣傳部長李建多次對區融媒體中心工作進行督查,要求打好主動仗,唱好主旋律;中心主任靠前指揮,指導策劃選題,審核把關稿件;中心各副主任全天候對接區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調度安排採編發工作……

在這個特殊的春節假期,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雙流融媒體人毫不猶豫,全員應戰,將新聞觸角延伸至全區的每一寸土地。

“融”出精英 逆行“融媒體人”的身影最美

這場新聞戰“疫”也是雙流區融媒體中心一對新婚夫妻難忘的“蜜月之旅”。

焦裕理、羅倩兩位年輕人在雙流融媒體中心既是主持人,又是記者。年底剛結婚的小兩口對婚後的第一個春節早就做了規劃:在瀘州生活的焦裕理父母到雙流和兒子媳婦過年,初二焦裕理再陪父母到羅倩的老家南充看看。

戰“疫”,成都市雙流區融媒體中心“融”出最強音

然而,疫情襲來,這一切都成了不可能。大年三十早上,小兩口一人吃了一碗湯圓就奔赴單位,採訪、寫作、配音,出口播……與一道值班的同事像陀螺一樣地轉動,以確保當天的新聞能夠正常播出。中午,小兩口吃了碗泡麵,又趕到區一醫院採訪一線醫務人員,直到晚上九點多才回到單位,兩人在辦公室吃了泡麵,又開始寫稿、配音、播新聞,回到家已是深夜12點半。

戰“疫”,成都市雙流區融媒體中心“融”出最強音

接下來的日子異常忙碌,採訪醫院、社區、機場、堅守崗位的警察、環衛工、出租車司機……“沒想到整個春節就是在單位、採訪、泡麵中度過,已經連續一個多月沒休息過了,更別說好好跟家人吃個飯、陪陪父母……”說到這裡,羅倩眼含淚花。

製作中心編輯譙嬌遠在巴中家裡過年,接到歸隊通知,大年初二開車400多公里趕到單位;採訪中心主任鄧文伯提前結束休假從深圳趕回,採訪中心副主任王興川春節期間全天候值班;編輯中心劉婷堅守崗位,每天完成大量發稿,眼睛看得直流淚……

戰“疫”,成都市雙流區融媒體中心“融”出最強音

在這個特別的春節,“白加黑”“五加二”,從疫情防控宣傳戰役打響的那一天開始,雙流融媒體中心全體員工都成了戰士。

“融”出精品 奏響戰“疫”最強音

“你好,請問是雙流區融媒體中心嗎?我是東昇街道永福社區的,我們剛收到5大件洗手液,希望宣傳下,傳遞正能量。”

“聽說成都要封高速,這是真的嗎?”

“雙流有哪些應對疫情的優惠政策?”

……

戰“疫”,成都市雙流區融媒體中心“融”出最強音

自1月24日四川省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應急響應以來,市民的各種諮詢和疑問不斷湧來,雙流區融媒體中心發揮媒體融合優勢,積極回應社會關切,中心21個傳播平臺聯動發聲,為群眾答疑解惑、疏導情緒。

戰“疫”,成都市雙流區融媒體中心“融”出最強音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雙流融媒體中心交出了優異答卷:作品累計閱讀量達5億人次,“10萬+”爆款作品達127條。其中微博“空港融媒”“雙流網”共計閱讀量達4億人次,廣播收聽日均達1.2萬人次……一系列好作品、好故事,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凝聚起共克時艱的精神力量。

戰“疫”,成都市雙流區融媒體中心“融”出最強音

成績背後,凸顯的是雙流區融媒體中心前期精心建設帶來的生產力、傳播力的巨大提升。2019年5月22日,在新華社的支持下,雙流區融媒體中心正式掛牌運行,成為全省較早建成的縣級融媒體中心之一。此後,作為走在全省最前沿的區級主流媒體,雙流融媒體中心不斷加強平臺建設,堅持內容為王、創新為要、移動優先,“新”“全”“融”成為雙流融媒體中心轉型的航標燈塔,爆款文章和優質融媒體產品源源不斷推出,全平臺粉絲量超過140萬。

防控疫情的號角吹響後,雙流融媒體中心迅速行動,各大新聞平臺高速運轉,創作出大量口碑、流量兼具的精品力作。

戰“疫”,成都市雙流區融媒體中心“融”出最強音

《雙雙提醒您》《不信謠,不傳謠,勤消毒,雲聚會,拒絕野味,健康過年》等系列九宮格海報,刷屏微信朋友圈;《不出家門,就是對疫情防控最大的貢獻》《怎樣做好疫情防護?58秒動畫告訴你!》《成都小夥快板助戰,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大無畏 待迴歸》《出發!武漢!》《復工·不負你》等100多條原創微視頻、推文,在新華社客戶端、央視新聞移動網、學習強國等平臺廣泛傳播,成為戰“疫”融媒作品爆款,每條播放量都達到10萬+。短視頻《肺炎快板》《勇士出征》更是入選2020年四川短視頻創作傳播活動第一季度優秀作品。

戰“疫”,成都市雙流區融媒體中心“融”出最強音

《成都雙流90後黨員志願者棲身無人工地 背後的故事令人淚目》《成都15萬袋“雙流造”血液濾過置換基礎液馳援武漢》《滯留雙流的武漢旅客手寫感謝信:我們記住了成都人……》《“把錢捐給武漢!”老人留下萬元悄然離去》《溫暖地留在成都》《武漢遊客:四川照顧很暖心》……一個個暖心感人的故事,匯聚成愛的海洋,傳遞出信心和力量,迸發出滿滿的正能量,奏響了雙流戰“疫”的最強音。

戰“疫”,成都市雙流區融媒體中心“融”出最強音

截至3月24日,雙流區融媒體中心各平臺共刊發、轉載防疫相關新聞、政策信息7302條,發佈防疫知識2650條。此外,還推出疫情防控線索徵集平臺,製作“消滅‘病毒’”等小遊戲,豐富市民的“宅家生活”。

戰“疫”,成都市雙流區融媒體中心“融”出最強音

今年前兩月,雙流融媒體中心在《學習強國》四川省平臺刊發稿件87條,全國平臺刊發5條,位居成都市各區(市)縣第一。西航港經濟開發區復工復產等新聞登上央視《新聞聯播》。1月23日至3月19日,共有200餘條稿件被中央、省市媒體採用。

戰“疫”,成都市雙流區融媒體中心“融”出最強音

除此之外,雙流區融媒體中心還提升政治站位,通過使用新華社等稿件,第一時間傳遞黨中央對疫情防控工作的決策部署,傳播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感人故事,傳遞中國信心和中國力量。

戰“疫”,成都市雙流區融媒體中心“融”出最強音

郡縣治,天下安。有容乃大,深“融”致遠。疫情來襲,在廣都大地,雙流區融媒體中心主動“融”入城市肌理,“融”入人民群眾,成為市民“指尖上的服務窗口”,在戰“疫”新聞精品生產、平臺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展現了媒體融合的創新作為和獨特魅力。(楊顯雲)

【來源 新華社客戶端四川頻道 攝影 朱戈 王鴻明 丁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