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開學,如何讓孩子保持高效的學習狀態?

日子一天天流逝,屬於新學期的時間越來越短。學校老師們都坐不住了,紛紛上線各種網課和作業。居家隔離的時間,也逐漸被“在家開學”所佔據。

然而,家裡畢竟不同於學校,既沒有嚴格的規章制度,又缺少了老師的監督和指導,如何才能讓孩子保持緊張高效的學習狀態呢?父母應從哪些方面去督促和幫助孩子呢?

第一,提前做好一天的學習計劃。

“小芳,來,我們一起看看明天網課的內容,做個計劃吧!”爸爸向正在玩玩具的小芳招手。

“哎呀,明天再看吧,我現在想玩會兒!”小芳一口回絕了。

假期時間拉長,孩子們的寒假作業早已完成,長時間沒有學習任務,很容易變得閒散。

網課突然上線,拉開了新學期的序幕,但是孩子們的學習狀態卻並沒有及時上線。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作為父母應敦促或者幫助孩子提前一晚根據第二天的學習任務做好計劃,包括先學什麼,後學什麼,休息時間是多少。計劃越細緻越好,最好精確到小時。

這樣做的好處,一方面是,當孩子發現第二天的時間都被分割掉了後,就會產生一種緊迫感。另一方面是,當按照計劃完成了所有的任務時,孩子也會有滿滿的成就感,從而以更加積極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後面的學習中去。


在家開學,如何讓孩子保持高效的學習狀態?


第二,儘量按照學校的作息時間來進行在線學習。

今天是學校開網課的第一天。

一大早媽媽就來到小文的房間,“快點起床,寶貝,今天開始上課學習了!”

“急什麼呀?讓我再睡會兒!”小文嘟囔著翻了個身又睡著了。

長期居家,很多孩子的作息時間都與學校背道而馳了。有的孩子跟著大人學會了熬夜,有的孩子習慣了早上睡懶覺。

“在家開學”後,有的學校採取的是與學校作息一致的網課,有的學校則採取的是將一天的任務佈置完,具體完成時間由大家自行決定。

那麼,無論是怎樣一種形式,作為父母都應儘量要求孩子按照學校的作息時間來進行。比如,8點開始學習,中午11點半完成幾項任務。中午休息過後,下午1點半開始課程。

這樣從形式上就能讓孩子有一種在校的感覺,也便於將來正式開學時,孩子能從時間上無縫銜接。

當然,作為父母也要跟著孩子一起作息,尤其是一定要早起,讓孩子感受從家庭氛圍中汲取力量,調整自己。


在家開學,如何讓孩子保持高效的學習狀態?


第三,父母一開始儘量陪同孩子一起上課。

“好好聽課啊!”爸爸囑咐完鼕鼕,就回身來到了客廳玩手機。

眼見20分鐘過去了,爸爸悄悄地來到鼕鼕的房間一看,老師正在屏幕裡賣力地講著,而鼕鼕早已趴在了地上專注地玩著。

隔著屏幕上網課不同於在教室裡上課,老師能隨時觀察到孩子的狀態,並進行督促和提醒。在家上課,老師與孩子相互都看不到,既缺乏互動,也缺少必要的監督。作為父母應及時補位,承擔起督促與提醒的責任,與孩子一起聽課。

另外,與孩子一起上課還有助於父母親近距離觀察到孩子的學習狀態,發現孩子聽課中存在的問題,比如,孩子是不是容易跑神?哪些知識點沒有聽懂?從而及時給予幫助,提高孩子學習的效率。

當孩子慢慢形成良好的聽課習慣之後,家長再退出,讓孩子獨立聽課。


在家開學,如何讓孩子保持高效的學習狀態?


第四,多覆盤,讓孩子找出自己的問題,不斷提高。

“今天你從9點開始學習,到12點才完成上午的任務。媽媽希望明天我們能在11點完成任務,你覺得應該從幾點開始?”結束了一天的學習後,媽媽問小美。

“明天從8點開始吧!”小美回答到。

“好!另外你再想想,今天在學習的時候有沒有開小差,浪費時間?明天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完成任務?這樣省下來的時間你就可以盡情地玩了!”媽媽又啟發到。

“嗯,太好了!”小美開心地叫到。

孩子從最初的自由散漫到開始“在家學習”需要一個過程來調整自己,剛開始的時候難免會手忙腳亂,學習效率低下,學習任務完不成。作為父母要每天跟孩子一起復盤學習情況,引導孩子思考當天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可以進一步改善的地方。

如果孩子發現不了問題,父母可以直接指出來,再跟孩子一起商量如何解決。通過不斷地覆盤、調整,使得孩子學習的效率不斷提高。


在家開學,如何讓孩子保持高效的學習狀態?


“在家開學”考驗的不僅僅是孩子的學習能力,還有父母的引導和幫助。

“在家開學”考驗的是一個家庭的整體協作和配合。

“在家開學”需要的是老師、學生、家長,三方的共同努力!


【曾經的童書編輯,如今全職寫作的媽媽,與兒子相伴相愛,火花不斷,於是有了這些文章與感想。歡迎大家關注頭條號“火星寶貝與地球媽咪”,歡迎轉發、收藏,並討論。轉發請註明出處,尊重作者即尊重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