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最大蔬菜基地復工九成 蔬菜供應充足價格處低位

東莞最大蔬菜基地復工九成 蔬菜供應充足價格處低位

一菜檔檔主正在銷售蔬菜

羊城晚報訊 記者秦小輝攝影報道: 隨著東莞加快復工復產,外來務工人員陸續返崗,最大蔬菜基地復工復產達到九成,蔬菜市場也漸漸恢復了昔日的熱鬧。連日來,記者走訪東莞萬江、南城等鎮街農貿市場、生鮮超市發現,進出市場的人均自覺地戴有口罩,根菜、瓜菜等供應充足,價格明顯下降,菜價普遍處在2元-3元/斤,而葉菜類價格小幅上漲。

長勢好供應足

3月25日,陽光明媚,在東莞萬江街道銀龍路邊的一處開闊菜地上,本地菜農李伯正在打理嫩綠的小白菜菜苗。

“現在隨著人流回升,各大農貿市場要貨的人多了。”李伯告訴記者,今年以來,自己盤了10畝地,種上了生菜、小白菜、空心菜等熱銷蔬菜,主要供應附近農貿市場。記者看到,李伯身後兩側滿是各類蔬菜,成排成畦的紅莧菜、南瓜藤、生菜、茄瓜、西紅柿等長勢喜人,頗為誘人。

同樣,在石碣沙腰蔬菜基地,本地菜心、皇帝菜、油麥菜、芥藍等熱銷葉菜鬱鬱蔥蔥。據國內最大的供港蔬菜基地——石碣鎮沙腰蔬菜種植基地相關負責人袁玉鈞介紹,由於疫情期間,外來務工人員沒有回來,本地消費市場未回溫,加上東莞市政府保供應等措施,總體來說,蔬菜還是供大於求的。

菜價總體處低位

南城塘貝市場是東莞市城區的平價市場之一。25日,記者在塘貝市場發現,這裡除了出入口的體溫監測崗以及戴著口罩的市民等疫情“印記”外,已經恢復了往日的熱鬧。

楊女士是塘貝市場一位菜檔檔主,從事零售、批發蔬菜。疫情期間,周邊餐飲食肆沒開張,零售客流稀少,菜價回落,“至少每月少賺了六七千元”。楊女士說,但是隨著復工復產的加快,客流回升,生意開始向好。但即使如此,相比疫情前,菜價仍然處於低位。

連日來,記者走訪東莞萬江、南城等鎮街市場發現,葉菜類像菜心、空心菜、西洋菜、黃心白菜、紅莧菜等普遍在3.5元-5元/斤,相比今年1月,價格持平。而根類、瓜菜類價格則明顯下降,像白蘿蔔、冬瓜為1-1.5元/斤,土豆、紅蘿蔔為2元-2.5元/斤,青瓜、苦瓜、茄瓜、苦瓜為2元-3.7元/斤,番茄、豆角等在4元-6元/斤。根據東莞市發改局3月23日發佈的監測數據顯示,3月16日-20日全市30種監測的蔬菜平均價格為4.18元/斤,環比下降0.01%,相比1月下旬下降0.03%。

復工率達九成

“我們蔬菜基地的人員復工復產已經達九成,生產已經基本恢復正常。”袁玉鈞表示,但是總體來說,種(養)植業還是缺工。至於工資方面,袁玉鈞表示,其基地與周邊的蔬菜基地持平,並不低。

袁玉鈞表示,因為接下來的天氣和疫情等不確定性因素較多,未來蔬菜價格走向還不好估計,有待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