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浙江編導統考和播音主持統考


漫談:浙江編導統考和播音主持統考

(一)高考與藝考之間是“矛盾”的

我認為,高考與藝考是矛盾的,矛盾即對立統一,故高考與藝考之間亦是對立統一的。

高考與藝考對立的。在某段時間裡,“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在同樣的三年時光中,必須花部分時間到藝考上,而在這個部分時間裡必然會犧牲一些準備高考的時間和精力。精力有限,時間有限,在相同的時間裡,只能做一個選擇。

但高考與藝考之間同時又是統一的,兩者是共生共存,共競共變。對每個人來說,絕對時間一樣,但相對時間不同,如果在選擇了藝考後,能夠提高對自身的要求,增強對時間的控制,提高效率,那麼“魚與熊掌亦可兼得”,甚至能夠將自身的努力達到最大化,不愧於青春,從而更好的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從而走向成功。反過來說,如果在選擇了藝考後,降低了對自身的要求,放鬆了自己,那麼結果很有可能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事實上,成功的道路並不擁擠,只是想要走捷徑的人太多。因此,如果我們將藝考看作是捷徑,可以更輕鬆,那麼我們就大錯特錯了。因為文化課也絕對不能落下,而選擇了藝考,就相當於比別人多學了一門科目,這就意味著需要我們更加努力,花更多的時間學習,每一步要走得更踏實。

(二)面對藝考,我的選擇

面對藝考選擇時,我的建議是:不盲從,理性選擇。

當初,面對是否選擇藝考時,我的內心是極度矛盾的。我硬是把藝考和高考看成是相互矛盾的了,即相互對立,二者只能選其一。這種不當的想法使我陷入了深深的糾結與猶豫之中。原因如下:起初,我以為藝考是高考的退路,而我認為正當青春年少時,不應該有退,尤其是面對高考則更應破釜沉舟。是的,在平坦與荊棘之間我更願意選擇荊棘的路。我願意艱難,我喜歡挑戰,為了給自己一個交代,而所謂的退路和保底對我來說是不齒的。然而我的語文老師認為,我選擇編導類藝考很合適,因為我愛文學與寫作,文筆流暢,在這方面具有優勢。

我猶豫了,這個問題在我這裡成了是否要給自己留退路的問題,是否要向挑戰低頭的問題。我承認,我是一個很倔的人,一條路走到黑。然而當我瞭解到某某大學招藝考生的分數也富有挑戰,分數和高考生的分數相差無幾時,我感到興奮。於是帶著勇於嘗試新事物的心和條條大路通羅馬的想法,選擇了藝考。其實我內心依然是不安的,不過我極力按捺這種不安。多條路確實沒什麼不好,尤其是當這條路一樣需要破釜沉舟時,更是珍貴。而那種不安,在我上了藝考輔導課後便煙消雲散了。

上編導課與我而言是如魚得水般自在快活,我的內心是愉悅的快活的享受的。這兒真是高三學習中難得的快樂。事實證明我沒有選錯,因為我獲得了更多的知識,影視方面的知識於文學也是極有幫助的,二者本來相通,也讓我對一些文學作品和電影有了更深的認識。學習知識無疑是愉快的。我想,我相當於報了一個影視文學社團吧。我不後悔,因為獲得了知識、經歷、歡樂、友情。這為高三生活增添了精彩,不過也確實增加了文化課的壓力。

(三)裸考播音的故事

對於統考,我報了播音和編導,報考播音是因為我想去鍛鍊自己的心理素質,一直以來沒參加過面試,想體驗一番,同時在學校經常參加演講與朗誦的我,對自己的口才也有信心,想挑戰一番,測測自己的水平。我裸考播音,只是稍稍向培訓過播音的同學瞭解一下流程,準備了服裝,便上陣了。到考試場地,不緊張是假的,不過我報考本來就是想鍛鍊自己的心理素質,體驗緊張。

我們先進了一間封閉的房間,坐下,然後有人端來一個箱子,裡面是一疊文件夾,我看前面的同學都拿了,我也就順手拿了第一本,翻開一看是考題:一則古詩,一則新聞,一則材料。這時我才反應過來:原來我已經抽了簽了!我們被告知有十分鐘準備,十分鐘後收走文件夾。然後我看到周圍的播音生開始讀,我也讀,我讀的時候也稍稍聽他們的發音等,儘量模仿。他們讀了幾分鐘後便停下了,我不知道為什麼,我還是接著讀,想讀得更順,我怕時間來不及了,就看了一下評述材料,儘量記在腦海中。十分鐘後,我們又轉移陣地了。最後,我們一個個坐到走廊準備的椅子上,等待面試。

等待是煎熬的。但其實,當稿子被收走的那一刻開始,我便開始想即興評述的內容了,我也不知評述有什麼規矩。只是在腦海中構思出了一篇小議論文,又想象自己上場回答時的模樣,文章在腦海中翻來覆去,每一句在腦海中過了一遍又一遍,就這樣我走到了面試官的面前。面試每三個人一組,幸運的我是三號,考試形式是一個環節一個環節來的,例如,第一環節古詩由一號開始,再由二號朗誦,最後三號,再進行下一環節新聞,同樣由一號開始,三號結束。我看前兩人的古詩讀起來平淡,這時我覺得不應模仿他們,我將聲音儘量放大,更加有情感的去朗誦,就像我在學校朗誦比賽一樣,其實當我面對考官時,我竟不害怕了,現在想來當時的我,膽子真的很大:當一號、二號讀的時候,我在觀察房間的環境和佈置,因為我發現所有考官都低著頭,我以為沒人看我,我想好不容易來一次,環境還是要看看的,於是眼睛就在轉動,可以說我是放鬆的。突然,我發現有一個男老師抬頭了,看著我笑,我覺得他很搞笑,也就對他笑笑。事後我才知道原來攝像頭對著我們,他們可以通過看手中的視頻看到我們的舉動,所以他們不用抬頭。

而即興評述時,我發現一號的語速很快,但論述幾乎停留在表面,沒有邏輯,很著急,好像在害怕什麼,說了上一句,直接下一句,好像沒有標點似的,可是聽起來卻不那麼舒服;二號稍緩慢些,可是內容依舊平淡,沒有邏輯。我反正慢慢說,大聲說,剛開始停頓了一下,也沒覺得有什麼,繼續說下去,後來倒是沒有什麼意外的停頓。事後我才知道,原來停頓是要扣分的,怪不得他們那麼著急,不過我也慶幸我不知道這點,不然我一開始的停頓肯定會影響心態。也是後來才知道,培訓機構會讓學生儘量不要停頓,這本身沒錯。而一號大概是參加過培訓的,只是培訓後陷入了緊張之中。其實過分強調不停頓很有可能就會變成一號的緊張。我想,適當的停頓是需要的,慢慢說,剖析透,邏輯清,聲音響才是即興評述的要領吧。最後我的播音分數竟比花了三個月培訓的同學還要高了幾分,這的確是個驚喜,不過說來也只是,平時的積累和鍛鍊加上一點點的隨機應變和運氣罷了。至此,我又鍛鍊了一次。

(四)疫情下的藝考

有疫情,無藝考。疫情過,才藝考。所以現階段,抓緊時間學習文化課,抓緊時間學習文化課,抓緊時間學習文化課,抓緊時間學習文化課……畢竟,校考在高考之後,高考最重要!

總的來說,藝考給我增添了精彩和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