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量產華為14納米芯片,中國終於擺脫對歐美芯片的依賴

中芯國際量產華為14納米芯片,中國終於擺脫對歐美芯片的依賴

導讀:由於近代歷史原因,中國工業一直落後。雖然現在互聯網行業有阿里巴巴、騰訊、百度這樣的霸主企業,但是芯片一直是中國的人的心病。特別是中興被斷供芯片事件後,中國人開始意識到芯片的重要性。

中芯國際量產華為14納米芯片,中國終於擺脫對歐美芯片的依賴

芯片的發展基礎是半導體產品的發展。而我們半導體產業最後實力的是臺積電和中芯國際。而這次,中芯國際傳來好消息,實現了芯片的量產。中芯國際這是量產的是14納米的芯片,接受了華為的訂單,計劃明年將會量產7納米芯片。芯片一直掌握在發達國家的手機,這次中芯國際的芯片訂單將是一大突破。

14納米芯片是什麼水平?

中芯國際量產華為14納米芯片,中國終於擺脫對歐美芯片的依賴

芯片巨頭英特爾在 2019 第四季度才實現 10nm 量產,但 14nm 製程一直是其 CPU 的主流工藝,且產能一直處於滿載狀態,還要在全球各地的主要晶圓廠擴大 14nm 產能。就當今市場來看,14nm 製程承載著市場上絕大多數中高端芯片的製造,特別是工業、汽車、物聯網等,擁有龐大的市場空間。所以,中芯國際量產14納米芯片可以說製造工藝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是國際主流的芯片技術。

依然有很大差距,既是挑戰又是機遇

中芯國際量產華為14納米芯片,中國終於擺脫對歐美芯片的依賴

晶圓代工作為金字塔行業,利潤高度集中,臺積電佔有高端芯片代工 52% 市場份額,三星 17%,中芯國際的市場佔有率只有 4.3%。中芯國際的14納米芯片才剛剛起步,良品率已經達到 95%,但是臺積電目前 5nm 工藝良率已經做到 80%,中芯國際的跟芯片製造一線品牌的差距還是蠻大的,但是差距逐步縮小。即使挑戰又是機遇。

中芯國際量產華為14納米芯片,中國終於擺脫對歐美芯片的依賴

綜述,隨著華為等民族企業的崛起,國產芯片的銷路已經逐步被打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加碼了對芯片企業的扶持力度,將會給予中國芯片產業創造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相信不遠的將來,中國芯片技術會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中芯國際量產華為14納米芯片,中國終於擺脫對歐美芯片的依賴

本文由銀行科技小哥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不得抄襲。違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