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溪“一網情深”跑出扶貧加速度

納溪“一網情深”跑出扶貧加速度

納溪“一網情深”跑出扶貧加速度

劉華強(前)在搬運沃柑。

自2月下旬以來,瀘州市納溪區豐樂鎮馬村的1000畝沃柑產業扶貧基地裡,漫山遍野留樹保鮮的柑橘掛滿枝頭,香氣沁人。三兩個農民穿梭其中,忙著採摘沃柑。63歲的貧困戶趙世珍一邊將裝滿柑橘的揹筐裝車,一邊喜滋滋地介紹:“多虧了電商扶貧的好政策,在村裡設立電商工作站,才能讓我們村的柑橘遠銷省內外。而我們在此打工,每天也有80元的收入,一年下來也要實現務工收入1萬多元呢!”

納溪電商中心豐樂鎮馬村工作站負責人劉華強介紹,3年前他參加了區裡組織的電商培訓後開起了網店,賣起了土特產,現在有了自己的品牌和公司,去年網絡交易額達到200餘萬元。

如今,農戶“觸電”、電商進村,在納溪區已不再是新鮮事。納溪區2019年電商交易額達9469萬元,同比增長107%;全年快遞發件5.86萬件,同比增長5%;電商產業直接或間接帶動就業2萬餘人,同比增長30%以上。

納溪區是典型的丘陵農業縣區,農產品資源豐富,品質優良,全區護國柚、茶葉等“三品一標”認證超 100個。2016年以來,納溪區建立了以納溪特產電商中心為核心的區、鎮、村三級電商綜合便民服務網絡,制定《農村電商網點建設方案》,通過整合郵樂購、便民超市等資源,打造綜合服務型農村電商網點。依託“趕場天”平臺,已建成鎮村級電商網點201個,實現全區鎮村100%覆蓋。

為解決農村物流配送慢問題,納溪電商中心買斷瀘州藍田片區和納溪區“宅急送”物流快遞,組建了完備的農村電商物流網絡,全面推行倉配一體化、城鄉統一配送,建立覆蓋區、鎮(社區)、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實現“快遞到鎮,配送到村,服務到戶”,徹底解決農村物流市場“最後一公里”難題。

“要提升‘納溪農特產品’的知名度,品質保證是前提。”納溪電商中心副總經理苟小強表示,電商中心在網上建立起有機產品館、農產品質量追溯平臺和農產品質量檢測室,讓全國的採購商在網上就能實時瞭解納溪農特產品的生產和檢測情況,引導專合社(家庭農場)全面實施標準化生產,註冊商標,申請地標保護,打造“納溪產”品牌。目前,電商中心入駐企業(合作社)28家,精選“納溪產”產品200多種和8個全域旅遊景區上網,實現納溪現代農業的升級,形成了標準化生產良性循環。

如今,經過4年多的探索,納溪區電商產業與脫貧攻堅實現了深度融合,有效帶動了創業就業,增強“自主造血”能力。納溪區供銷合作社副主任楊興博介紹,通過“電商企業+合作社+貧困戶”“電商站點+貧困村+貧困戶”“電商培訓+貧困戶”等模式,目前已培育了鄒斌、古幫澤、汪光權等一批納溪農村電商脫貧致富帶頭人,帶動全區1200多戶貧困戶走上“網上致富路”,戶均增收2000元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