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看未來,數字化轉型就是一次行業洗牌

歷史能預測未來,如果把當下的“數字化轉型”看作一次行業大洗牌,沒有跟上節奏的企業,不一定會從歷史舞臺退出,但一定會被邊緣化。

上週六(3月21日),中歐創投營校友、九合創投創始人王嘯做客中歐《創投說》線上活動,探討2020年大數據、AI、5G還有哪些創業機會。之後,與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創業管理實踐教授、中歐創業營課程主任龔焱開啟線上對話,探討企業數字化轉型大趨勢。

從歷史看未來,數字化轉型就是一次行業洗牌

以下是本次對話內容整理:

龔焱:九合創投長期關注在科技賽道,前後也投過超過200個項目。然而科技類創業公司有一個共性的挑戰,就是越來越依賴頭部技術人才。那麼對於創業公司來說,對於如何更好地激勵與管理核心技術人才,你有何建議?

王嘯:一般來講創業公司工資並不是很高,核心技術人員是靠公司的願景和期權來被激勵的,另外相對平等的文化也特別重要。

第一,建立有吸引力的願景。我最早是以工程師身份進入百度創始團隊,最開始公司是想做一個類似硅谷的搜索引擎,這相當於給了我完成夢想的機會,這個夢想就是做一箇中國或者世界上最好的搜索引擎。所以從願景上來說,我認為我確實要幹一件對社會特別有意義的事,這個事特別重要。

第二,要有可兌現的期權,建立信任。中國有很多老闆,他們真正走到上市那一天的時候,發現給員工期權發多了,心裡很不忍,再把錢要回來,這樣是不行的,創始人要消除員工尤其是核心技術人員的不確定性和不安全感,建立起信任。

第三,要有相對平等的文化。但凡有點技術能力的人,都是希望被尊重的,平等的文化和比較自由開放交流的態度,還是挺關鍵的。

谷歌、百度、騰訊、阿里,包括快手、頭條都是有自己文化特質的公司,這些公司變化比較快,你很難用規則或者部門的績效去驅動整個公司的發展。相反你得用願景、用自我驅動能力、用文化來彌補人和人之間溝通的低效。

所以核心人才的激勵必須是一個多元的立體的架構。

龔焱:有很多創業公司的激勵是由IPO驅動的,但是真到要分享成果的時候,很多公司又會反悔,這種案例其實也挺多的。那麼在你投資的過程中,有沒有一個信號,讓你覺得這家公司投資回報會出現問題?

王嘯:我認為在投資一個公司時,以下三點是比較危險的信號:

第一,這家公司相對短期利益驅動。以兩三年IPO為驅動目標的公司,根基沒有打牢,內部的管理、文化的建設、願景的設定都太短期了。從創業的本質來講,從開始到真正把這個事做成,需要長遠的打算。以短期利益作為內部驅動目標的團隊,估計不會有太好的結果。

第二,創始人格局不高。格局的本質含義就是你能站在更長的時間維度、更多的角度去看待同樣一個問題的能力。格局一旦養成,即使再牛的人也很難在未來進行改變,除非你特別有意識去塑造這方面的能力。

第三個,創始人固執、欠缺學習能力。創業公司面臨的環境是千變萬化的,創始人一旦特別固化,特別是有些經驗是已經過時了的、錯的經驗。還不如那些經驗不足,但學習快、試錯快的公司更容易成功。學習能力,或者說我們對於其他人的意見的聽取和包容的能力,也是非常關鍵的。

龔焱:王嘯校友在分享中也提到,產業數字化有可能是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非常大的一個風口或趨勢。在這個趨勢裡邊,不光是行業巨頭看到這個機會,很多創業公司也想入局,那麼創業公司應如何把握“數字化”機遇下的機會點和切入點?

王嘯:過去的歷史經驗告訴我,當一波新機會快速到達的時候,匆忙入局的創業公司都不容易成功,因此要特別注意以下兩點:

第一,創業公司要在邊緣市場崛起,而不是在主戰場。邊緣市場的概念就是沒有被注意到的市場,或者短期比較小、長期很有可能非常大的市場。很少有創業公司在這種大家都認為是機會的市場當中擁有抗衡巨頭的能力,除非你的技術特別有特殊性。

比如在視頻會議領域,像ZOOM、騰訊會議,大家都在做了,而且這個行業還有一定的技術壁壘,那麼創業公司在一些專業市場,比如一些政府的視頻會議有保密的需求,或者大的企業有組織架構的要求,像這些特殊的需求領域,也許創業公司入局是有可能的。

比如說快手剛做的時候,一線市場都沒有注意到它,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當它積累到幾億的DAU(Daily Active User,日活躍用戶數量)了,大家才發現這個市場空間這麼大。當巨頭再去做的時候,實際上還挺難。

比如說Airbnb,它一開始做的就是比較零散的家的共享,酒店業巨頭都會覺得這個市場太小了。實際上你會發現它現在變成全球間夜數最大的集團了,這是邊緣切入非常典型的例子。

第二,要提前佈局,

你不能等這個市場已經特別火熱了再進入。時間點選擇比較重要,你進入晚了沒有機會,進入早了很有可能資金跟不上,有可能斷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上。其實早於市場的機會一兩年切入是比較好的。

龔焱:往往有些做產業互聯網的初創公司,侷限於產業紮根不深。創業公司如果要在產業這塊補上短板的話,你的建議是什麼?

王嘯:我覺得產業的know-how對於這樣的創業是非常關鍵的。如果這個產業當中所有東西都不能改變,都是成熟的經驗,實際上你沒有創業機會,但是如果這個產業當中所有東西都是可以被改變的,也就意味著這個產業當中原來的那些運營規則你完全不熟悉,你也很難去在上面改良和革新。

本質上來講,創始人本身要對產業的理解度夠高,如果他只有技術能力,實際上進到一個產業裡邊去,基本上50%甚至60%以上的決策都是錯的。不論是創始人還是聯合創始人,必須在這個產業中至少有三年以上甚至更長一點的從業的經驗,具備針對這個產業比較深度的理解,這非常重要。

龔焱:在數字化大轉型發展趨勢下,中國創業公司與美國創業公司有何差異和相通之處?

王嘯:首先,我覺得目前中國產業整個的門類其實是非常豐富的,上下游協同的能力比較強,這是我們產業化非常好的基礎。

另外,數字化這部分也是近兩年的技術,我們也具備。5G我們也比較高速在推進,國家有強大的動力和意志把5G佈局。

我覺得我們的產業數字化的機會是比美國要好的。而且現在已經開始有比較好的公司在這方面創業,已經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

龔焱:5G其實這一塊有過很多討論,基本上可以說各個大的互聯網公司都發過白皮書,不管這些白皮書怎麼變化,以下幾個利好方向,大家基本形成了比較明確的共識:

一個是自動駕駛,這個是一個相對比較明確的方向,自動駕駛下一步馬上會和5G比較緊密關聯起來。

第二塊就是VR,VR大概在三年前,算是當時的行業風口。整個VR領域的發展,也是沿襲了一條經典的Gartner曲線,它有一個非理性的繁榮,每個人都在談VR,對VR這個行業有著非常不切實際的期望。接下來經歷一個幻滅期,一個斷崖式的下跌,再到這個行業進入遺忘期,基本上沒人再談。現在三四年已經過去,5G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和VR應該是能夠有一定的結合點。原來VR在算力上、傳輸上、通訊上的一些瓶頸,現在隨著5G的到來,包括隨著整個計算能力的發展,有可能會給整個VR行業帶來比較大的產業機會。

第三個領域,就是IoT,也就是所謂的物聯網。物聯網原來在很多的應用上,存在著算力的瓶頸,邊緣計算方面也存在瓶頸,現在看來這些瓶頸跟5G的發展會有很好的結合點。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領域,但是我自己個人理解,現在能夠比較清晰可見的這幾個領域,應該是比較大概率的利好行業。

我再補充一句,雖然5G這個概念非常熱,另一方面5G只是過程中,我們如果把它看作一個高速公路的話,這只是信息高速公路發展過程中的階段。因為5G下邊還有6G,還有7G,是不斷的前進。但是高速公路本質上是我們整個數字化生活方式的一個基礎設施,這個基礎設施越好,就會幫助把整個數字化生活方式往前推進一步。

王嘯:是的,5G背後如果沒有光纖的話也無法發揮作用。

我們中國光纖鋪設還是比較厲害的,我們底下埋了大量帶寬沒有使用,我們高速路已經很寬了,5G就是把它前端的口開大一點。實際上本質上還不完全是5G很厲害,整個基礎的架構,包括我們的數據產生能力、雲端處理能力、雲計算能力、數據中心和光纖的交換能力等一系列的能力都在提升。

5G只是一個代名詞,它包括了傳感、光纖、數據中心,不能僅僅盯在5G的基建建設這樣一個簡單的概念上。

龔焱:如果我們往未來投射五年到十年,對產業數字化這一波趨勢或格局做一個預判,你的最終判斷是什麼?

王嘯:我有一個簡單的看法。

現在的傳統產業當中每個人的市場份額都很低,因為大家做的事都差不多,存在惡性競爭。

我認為所謂的產業數字化之後,很有可能可以形成每個傳統行業的龍頭公司,有可能市場佔有率可以達到10%、20%、30%。它雖不會像互聯網頭部公司可以達到50%、60%以上,因為互聯網公司數字化程度太高,但凡第一名比第二名好一些,第二名完全無法生存。可能在傳統行業當中,數字化程度最終也不會達到這麼高,好一點的市佔率達到20%,30%,差一點的10%,剩下的每人幾個點,這個是有可能性的。

其實在任何一個傳統產業,佔到10%以上的市場份額,都應該是大幾百億人民幣以上,甚至是千億人民幣的公司,這是產業數字化所帶來的從商業價值上的模型上的機會,它能一定程度上產生龍頭公司,提高市場集中度、減少摩擦。

龔焱:沒錯。每家傳統公司都會有特別強的意願做數字化轉型,事實上我們其實很難找到今天能夠轉成功的案例。很多都有意願,除了意願之外得要有能力,而且要有機會窗口。這三個點全部都要打通,這對絕大部分的傳統企業來說都非常難。

我們如果把整個數字化轉型看作一次大的行業洗牌,其實能從歷史中預測未來。行業洗牌歷史上已經發生過很多次,不一定是以數字化的方式,但每一波洗牌都有類似的規律,那就是沒有跟上節奏的企業不一定完全倒閉或清盤,但是絕大多數會退出中心舞臺,長期在整個生態圈裡扮演一個相對邊緣化的角色,拿到邊緣性的利益。

但這個舞臺可能就得讓出來,主角不是永恆的,能力是加法,機會是乘法,舞臺會暫時讓給那些兩者兼備的企業,這個也是行業發展的普遍規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