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流砥柱"中的"砥柱"在哪嗎?砥柱、漕運與大唐長安的衰落

每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段有趣的故事,也許還有它的地理出處,就像”天涯海角“一樣。今天我們就圍繞著“中流砥柱”這個成語聊一聊。

01.關於中流砥柱的故事

據百度百科解釋:“中流砥柱”,比喻堅強獨立的人能在動盪艱難的環境中起支柱作用,就像屹立在黃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樣。

那麼黃河中的砥柱山在哪裡呢?

中流砥柱位於距市區約30公里的三門峽大壩下方的激流之中。冬天水淺的時候,它露出水面兩丈多;洪水季節,它只露出一個尖頂,看上去好像馬上就被洪水吞沒,驚險萬分。


你知道

三門峽大壩下方的砥柱山

相傳砥柱是大禹治水時留下的鎮河石柱,大禹治水時將阻擋河水的砥柱山劈出人、神、鬼三門,對水路進行疏通,解決了水患。北邊是人門,中間是神門,南邊是鬼門。因此,那裡的峽谷就有了非常形象的名稱叫三門峽,這也是後來三門峽市名的由來。


你知道

大禹治水

又說是一位黃河老艄公的化身。很久以前,一位老艄公率領幾條貨船駛往下游,船行到神門河口,突然天氣驟變,狂風不止,大雨傾盆。剎那間,峽谷裡白浪滔天,霧氣騰騰,看不清水勢,辨不明方向。老艄公駕船穿越神門,眼看小船就要被風浪推向岩石。老艄公大喝一聲:"掌好舵,朝我來"。他縱身跳進了波濤之中。船工們還弄不清是怎麼回事,就聽到前面有人高呼"朝我來,朝我來",原來是老艄公站在激流當中為船導航。船工們駛到跟前正要拉他上船,一個浪頭將船推向下游,離開險地。船工們在下游將船拴好,返回去找老艄公,見他已經變成了一座石島,昂頭挺立在激流中,為過往船隻指引航向。因此,人們把這座石島--“中流砥柱”也叫“朝我來”。


你知道

黃河老艄公

02.三門峽中流砥柱成為古代漕運的障礙

三門峽是黃河沿線的最後一道峽谷,河道狹窄,水流湍急,加上亂石暗礁密佈,這裡行舟非常困難。

比如《新唐書》中就曾記載了一個與此有關的故事:王世充平,得隋舊書八千餘卷,太府卿黃遵貴監運東都,浮舟溯河,西致京師經砥柱舟覆,尺亡其書。

要知道這可是隋朝皇家的藏書啊,其價值不言而喻,只因過三門峽砥柱而盡亡,說起來這也是對中華文化的一個損失。

你知道

《新唐書》

而且此處也是經水路去長安的必要之地。而長安是西漢、北齊、北周、隋唐的都城,統治者為了保障長安的糧食及經濟供應暢通不得不想辦法繞開此處。比如到此處前先上岸把貨物糧草經陸路繞過此處,在下一個地點再重新裝上舟船。

可以想象這樣中途轉運,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效率很低。隋文帝時由於長安發生災荒,糧食一時又運不來,他不得不帶領百官及後宮佳麗浩浩浩蕩蕩集體前往東都洛陽,號稱天子就食,說白了就是皇上帶頭討飯、逃荒。

03.中流砥柱對唐朝政治的影響

到了唐代,尤其是貞觀之治之後,人口開始復甦,長安城常住人口達上百萬,如此龐大的消費性群體,單純靠本地農業是無法供經的,但是從外地供應長安穀物既困難,費用又極大。但是供應洛陽卻方便的多,因為洛陽是隋朝修建的大運河的中樞,更加便利江南的糧食供應。所以皇帝們時不時的便去洛陽常駐,漸漸長安成了事實上的陪都。

比如唐太宗時,曾三次搬遷到洛陽辦公,歷時兩年有餘。

657年唐高宗把洛陽定為永久性的東都。每個部和每個衙門都在洛陽設分支機構,662 年甚至還在那裡辦起東都國子監。從此,整個朝廷經常遷往新都去處理公務,長期成為定製。高宗時期,朝廷遷往洛陽不少於七次;高宗統治在建立新都後的26 年中,儘管幾次來往於兩京之間,但他主要在洛陽居住。

683 年後期高宗死在洛陽後,武后永久性地把首都定在洛陽,一直到701 年。691年,武則天遷雍州、幷州等地十萬戶充實洛陽後,洛陽成為成為人口第一大城市,經濟繁榮程度非長安所及。

皇帝們之所以常駐洛陽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因為漕運困難,而漕運困難的關鍵又在中流砥柱。

04.天險變

1957年,隨著三門峽大壩工程的建設,人的力量終於戰勝自然的險阻,天險變坦途,自此經常氾濫的母親河變得更加溫順,黃河的“腸梗阻”三峽也變得通暢了,拋開它的爭議不談,那個象徵中華民族堅強精神的中流砥柱保留了下來,成為三門峽的一道風景。


你知道

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