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是否存在購房良機?那些年我們一起錯過的買房窗口期

很多時候,我們都在糾結買房的時機,有些人還會抱著“湊齊首付款說不定房價就降了”的心理,而一再錯過買房的最佳時機。正因為錯過,又開始羨慕那些看準買房時機的購房者。

房價確實存在一定的窗口期,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年,我們錯過的那些絕佳購房機會。

2003年 非典

突其來的“非典“,使得發展本就不充分的中國樓市按下了暫停鍵,但在非典之後,中國房地產市場就此進入一個拐點,上漲程度甚至徹底改變國人對於地產的觀感。

疫情過後是否存在購房良機?那些年我們一起錯過的買房窗口期

2003年8月,國務院下發了《國務院關於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的通知》。文件第一條就是:“房地產業關聯度高,帶動力強,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這明確房地產業的定位,無疑是給仍在掙扎中的地產行業吃下一顆定心丸。

同年,國土源部發布了《緊急調控土地市場的通知》、《進一步治理整頓土地市場秩序工作方案》兩個文件。土地出讓自由度下降,土地供應量減少,房屋價格開始走高。另外,多地開始降低首付比例,亦是一大利好,不少地方的購房首付甚至只需2成!

樓市狂飆突進房地產行業的黃金年代正式拉開大幕。也就是這年,溫州炒房團出現了,中國人第一次感受到原來買房也能賺錢。

同年,中國住宅資歷史上首次突破萬億大關。

2008年 次危機

受美國“次貸危機”響,這一年瘋狂飆漲的房價突然下滑,市場交易量不斷萎縮。全國性媒體的房地產版面上“開發商跑路”、“降價促銷”的新聞大版面出現。

疫情過後是否存在購房良機?那些年我們一起錯過的買房窗口期

畢竟“買漲不買跌”少的購房者開始選擇繼續等待,等待房價再度下探,市場回到買方市場。

10月中旬,4萬億元經濟激計劃重磅出臺。當天,A股指數上漲10%,集體漲停。劫後餘生的地產商紛紛走貨出量,在次年的春節活生生製造出一波小陽春。這時候,市場仍然給予了所有的購房者慷慨的時間機會。

2011年 銀行收緊

211年是房地產市場最不平的一年。

從年初開始,中央政府連續出臺系列調控政策,加大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力度。在調控措施的作用下,投機性需求基本得到抑制,市場交易量明顯下降,保障房建設速度加快,市場供求關係進一步改善。

疫情過後是否存在購房良機?那些年我們一起錯過的買房窗口期

面對國家的房地產調控政策,為了切防範房地產貸款風險,根據房地產市場形勢變化,銀行紛紛主動壓降房地產貸款規模,對房地產行業的貸款已經出現趨緊的跡象。

在銀行收緊帶來的資金壓力下,全國多企實行降價促銷,造成房價大面積下降。

結果很快,中國樓市歷史上第一個連續2個月的上漲週期悄然來臨,房價至此進入飛速增長時期。

2014年 地產寒冬

這一年,報紙頻現房地產行業寒冬”、“全國宅銷量持續下滑”、“全國性房地產日益低迷”等標題。

很多所謂的專家開始放言:大漲之後,必定大跌,中國房價還將持續下降。

疫情過後是否存在購房良機?那些年我們一起錯過的買房窗口期

但是,2015年初,國家推出“3.30新政策”後降息降準、地方解除限購、調整公積金等政策不斷刺激樓市,到年末,一些人當初買入的房子價格甚至已經翻了一番。

2016 狂飆前夜

2016年是房地產市場發展最為殊的一年。

這一年初,國家調整了首付比例、公積金貸款、限購、戶籍眾多政策,引導房產消費。

同時,國家層面支持農民工進城買房,鼓勵人才購房政策,以各地風起雲湧的首付貸等各類金融槓桿直接點燃了年初沉寂的房地產市場,空前寬鬆的購房環境使得三四線樓市回暖,部分一二線樓市走向過熱。

疫情過後是否存在購房良機?那些年我們一起錯過的買房窗口期

中國的房地產在2016年走出了一條真正的大陽線,實現了V形的神話,在房地產開發投資反彈的同時,銷售額和銷售量破歷史記錄,銷售面積突破了15億平大關,銷售額超過了11萬億的大關。

2020年 現在?

受疫情影響,短期內樓市表現低迷,或在所難。但從長期看,疫情只是時延緩了購房需求,最終決定房價漲跌的仍然是供需關係和調控政策。

過去的事實告訴我們,不跌或者微跌時往往就是一個比較不錯的購房時機指望大跌才買房的往往最終面對的是房價越來越高的殘酷現實。

第6次購房的絕佳時機是否已經來臨,尚無論斷,但此次疫情與2003年發的非典多少有些相似。

所以,參照以往,此次疫情過後,又會否是一個絕佳的購房窗口期呢?

疫情過後是否存在購房良機?那些年我們一起錯過的買房窗口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