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全球長期價值窪地的優勢料將逐步顯現-華創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

同花順專家團傾力打造的大型專題《未來機會在中國》,

邀請多家大型機構的宏觀首席,從他們各自的專業角度,解讀當下全球經濟狀況及對中國未來機會的看法,力求能在一片恐慌和迷茫中,為投資者帶來信心!本期為該專題第六期。

本期嘉賓:張瑜,華創證券宏觀經濟研究主管、首席宏觀分析師。曾任民生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曾獲2019年首屆新浪金麒麟宏觀新銳分析師第一名、2019年上證報最佳宏觀經濟分析師、2019年水晶球最佳宏觀分析師入圍。

A股全球长期价值洼地的优势料将逐步显现-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

一、在外圍恐慌和疫情之下,為何堅定“看好中國”?

從流動性角度看,目前全球離岸美元流動性緊張,歐日在恐慌中流出,而中國在買入。美元指數衝破100,美聯儲重啟三大金融危機時期工具增加流動性、並增加多家央行作為美元互換對手方的背後,是全球離岸市場的美元流動性緊張和不計一切代價擁抱現金的恐慌,如歐日美元掉期點走闊到危機高點,而以歐日持有為主的負利率債券規模,3月至今一度縮水40%。反觀中國,復工後許多企業開始重新海外採購增加了購匯,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或也隨復工開始執行帶來購匯需求,原油價格暴跌下我國也在增加原油戰略儲備進口。我們和歐美其他國家的情況本質是不同的。

從疫情控制看,目前中國的疫情防控與境外處於不同階段。目前歐洲成為重災區,美國確診人數也進入快速攀升期,而湖北已十餘日無新增,企業復工復產也在加快推進。

從資產價格看,中國呈現出先調整、先修復的特徵,資本市場對疫情是最早開始定價消化的。春節結束開市後我國金融市場一度劇烈波動,我們是對疫情最早開始定價以及消化的。在疫情呈漣漪狀擴散至海外過程中,美股多次熔斷,VIX恐慌指數創新高,全球資本市場風險偏好急劇下降,但同期我國金融市場總體較平穩,A股市場展現出較強韌性和抗風險能力,波動幅度相對較小,雖然短期波動仍在,但全球長期價值窪地(市盈率不超12倍)的優勢料將逐步顯現。

從貨幣政策看,中國貨幣政策冷靜程度與獨立性領先全球。本輪美聯儲迅速降息至0,海外央行集體掀起降息潮背景下,中國央行仍維持MLF利率不變,3月LPR也保持穩定,貨幣政策的冷靜程度與獨立性領先全球。政策工具層面看,美財政部提議美聯儲採用的貨幣市場共同基金流動性工具(MMLF)也有中國SLF、MLF的影子。

從政策兜底空間看,縱向對比自身固然有約束,但橫向比較全球仍有較大空間。近年來無論是央行不搞“大水漫灌”,房地產市場堅持“房住不炒”,還是財政對地方政府債務的從嚴監管,中國的政策兜底空間都已有了明確邊界。但放眼全球橫向比較,美聯儲貨幣政策信用漸失、美國財政赤字年年攀升,歐、日貨幣政策早已步入負利率位置區間,日本央行親自購買ETF已成日經“大股東”,歐元區財政政策則因缺乏統一中央政府的天然缺陷而難以發力,橫向對比來看我國貨幣與財政政策的協同仍有較大空間。

從改革空間看,實體經濟與金融市場均大有可為。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國內產業鏈與潛力最深的內需市場,二次人口質量紅利靜待釋放。同時金融開放多項進程正穩步推進,以科創板、註冊制試點為代表的資本市場改革舉措陸續推出。無論是產業限制的減少、國企的改革空間、土地的改革空間、還是對外開放的空間,都給予了我們極大的迴旋餘地。

二、我們會遇到哪些挑戰,如何克服這些困難?

如何保持穩增長和財政紀律的平衡?穩增長需要財政逆週期發力,積極的財政政策需要“開前門”和“堵後門”並舉。開前門方面,中國政府負債率低於主要經濟體與新興市場國家水平,3%赤字率在國際上並非硬約束,疫情衝擊下今年可以“破3”穩增長。同時,專項債新增發行規模可以適當增加至3.5-3.6萬億,並提升投向基建比例(一季度提前批專項債投向基建直接相關領域約為70%);堵後門方面,近年來不斷出臺嚴格措施限制地方政府違規舉債,地方政府擴大隱性債務的衝動已受到極大抑制,下階段仍需繼續嚴格執行預算法和擔保法。

如何促進信貸和槓桿率之間的平衡?貨幣信貸、社會融資增長應同經濟發展相適應,穩住宏觀槓桿率。總量方面,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廣義貨幣 M2 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可以略高於GDP名義增速,以防止信用收縮再到經濟下行的負向循環。結構方面,應集中支持三個方向,一是疫情防控相關,重點關注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遊等行業,二是有利於支持經濟質的發展的,比如先進製造、民生建設、基礎設施短板等領域,三是中小企業、普惠金融。地產信貸方面,“房住不炒”,與短期內適度放鬆地產融資並不矛盾,應在因城施策框架內靈活調整。

如何處理降成本和脫實向虛的平衡?當下關鍵在於及時扭轉過強降息預期,更加強調LPR改革落地。疫情第一階段情緒領先經濟,貨幣政策強調領先性和及時性。當前已進入疫情以來貨幣政策的第二階段,貨幣政策與經濟形勢是伴生性:警惕脫實向虛,適當管控社會的貨幣寬鬆預期,主要側重點在LPR改革(3月LPR不動已驗證定力,貨幣寬鬆的過度預期將拖累LPR換鉤進度)。未來海外仍有諸多不確定性,改革儘早完成才有利於後續的貨幣政策調整的有效性。目前我國貨幣政策內外掣肘都很低,貨幣也需等待經濟內生需求的修復效果和財政外生逆週期的發力效果靈活調整。短期內快速大幅降息概率降低,貨幣政策價格工具沒必要過度急切,而需合理引導社會的貨幣寬鬆預期。

如何把握高質量和短期就業壓力的平衡?疫情衝擊下,一季度增速或大概率為負。 “保就業”或是更為務實的選項,而穩就業(全年解決1100萬新增就業)對應的增速目標是4.7%-5%左右。節奏上全年經濟增速前低後高,1季度增速在負2至0%左右,2季度回升至5.5%左右,3-4季度回升至6%或略高。全年經濟增速努力達到4.7%-5%這一區間,但即便是這一情景,也需要付出不小的努力。

三、您看好哪些行業和領域?

我們認為在高質量增長與擴大內需兩大發展思路導向下,高端製造和消費升級將成為引流中國經濟的兩大行業方向: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包括推進消費升級,發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支持社會力量增強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服務供給”;“全面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推進與國際先進水平對標達標,弘揚工匠精神,來一場中國製造的品質革命”。展望未來,5G、醫療、養老、教育、消費、高端製造等行業都擁有引流中國經濟的廣闊前景。

同花順專家團,是由同順號團隊傾力打造的行業專家訪談專欄。關注同花順專家團,把握經濟熱點,洞悉市場變化,深入產業分析,與專家面對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