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祕緬甸少數民族武裝克欽獨立軍控區

緬甸“民地武”克欽獨立軍是一支較大的武裝。簡稱KIA,成立於1961年,是旨在依據《彬龍協議》從緬甸聯邦中脫離出來的克欽解放組織(KIO)的武裝力量,是緬甸北部克欽邦實力最強的少數民族地方武裝。總部位於我國雲南省盈江縣那邦鎮當面的拉咱。2013年1月初,緬甸政府軍與克欽獨立軍之間的戰事升級。本文由“譯江水緬甸語翻譯工作室”翻譯,記述了作者前往克欽獨立軍控區的經歷。

探秘緬甸少數民族武裝克欽獨立軍控區

從迪波向北往西藏方向,大約800多公里遠的地方就是克欽山區。1991年聖誕節前後,我曾經去過一次克欽獨立軍的控制區,那時候緬軍和克欽獨立軍正在激烈交戰。我是躲在有頂棚的貨車後面偷偷去的,那一年我25歲,已經大學畢業。這是一次大膽的冒險,我把我的護照、身份證等所有證件資料都給了克欽的聯絡人,我看到他們把所有資料裝進一個袋子裡,並仔細地上好鎖。我知道這將是我百年難得一遇的一次經歷。

探秘緬甸少數民族武裝克欽獨立軍控區

那時候中國限制國外遊客入境,所以我選擇從這片控制區進入中國。遇到檢查站時,我就說我是臨時去中國做生意的商人,只停留幾天。我在當地辦了一張身份證,忐忑不安地踏上了旅程。幾天後,我來到一個叫做巴羌的克欽軍據點,小山丘上成排地搭建著竹屋和木屋,山的一邊是中國,另一邊是緬甸。

克欽人大多信仰基督教的浸禮會和羅馬天主教。聖誕節期間,我參加了他們的慶祝活動,和克欽軍的軍人們以及他們的妻子、小孩一起聽基督教歌曲、觀看民族傳統話劇。一位軍官告訴我,他們打仗不是為了鬧獨立,而是為了改變少數民族受到的歧視性政策,爭取民族自治權。他向我列舉戰爭給人們生活帶來的破壞。他說他們不清楚未來會是怎樣,但是他們看到了中國的變化。

探秘緬甸少數民族武裝克欽獨立軍控區

我和我的房東一起登山,站在山頂,所望之處青山環繞,溪澗流淌,一片旖旎風光。山區氣候微涼,尤其到了晚上會凍得人瑟瑟發抖。在間諜無處不在的密切關注下,我穿著英國毛衣,上面套著克欽獨立軍的軍裝和中國軍大衣才得以自由行走。站在一座山崗上,可以眺望克欽邦最大的城市——密支那,那裡駐紮著緬軍的基地。遠處,恩梅開江和邁立開江在密松匯合,伊洛瓦底江自此奔流而去。我在這裡住了三週,期間還騎馬去了八莫,八莫在以前是中國的一座邊境城市。最西邊是克欽邦控制的一座有名的帕敢玉石礦,玉石是當地主要的收入來源,玉石商拿出原石給我看,但我沒法分辨其好壞。

探秘緬甸少數民族武裝克欽獨立軍控區

克欽獨立軍控制的範圍很廣,但是他們告訴我,在北邊還有幾百英里的範圍是緬軍和克欽軍都無法控制的區域,因為太過偏遠。我住在巴羌的小茅屋裡時,有種流落到世界邊緣的感覺。我聽說在喜馬拉雅山腳生活的人們,由於道路不通,所以不受任何政府管轄。其中就包括耶灣族,耶灣族的語言更接近藏語而不是緬語,他們十分貧窮,鹽對他們而言是無價之寶,為了換取鹽,他們得上山獵虎,把虎皮賣給從事非法交易的中國商人,而這些商人也要冒著生命危險穿過結冰的山路來到這裡進行交易。

探秘緬甸少數民族武裝克欽獨立軍控區

更北邊生活著亞洲唯一的俾格米人——獨龍族,他們的平均身高只有1.5米左右,女性則比這更矮一些。獨龍族是英國植物學家富林金丹烏在1934年來這裡尋找蘭花科植物的時候發現的,現在獨龍族的人數只剩下十幾口人了,而純獨龍族人可能不到半數。

探秘緬甸少數民族武裝克欽獨立軍控區

1993年,克欽獨立軍和政府軍開始進行停火談判。不久後,克欽獨立軍的領導走下山來,在中緬邊境地區——拉紮成立了一個新的總部,拉扎也因此而迅速發展成為一座喧囂的邊境城市。緬軍同意克欽獨立軍保有武裝。自此以後,克欽獨立軍控制區逐漸被人遺忘。但是,和平的願望仍然未能實現,到處都是克欽軍和緬軍的軍營。政治討論未見成效,中緬跨境經濟合作的討論也不順利。後來,克欽通過開放玉石礦收取費用,開展公路建設和木材生意找到了出路,但是利潤被掌握權力的人層層瓜分。不論緬甸還是克欽,都和中國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